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護士資格>

護士執業資格兒科護理學知識點

護士資格 閱讀(1.37W)

兒科醫院是指綜合性兒童專科醫院,主要負責兒童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保健和康復、開展保健門診、隨訪門診、預防接種、智慧測定、營養諮詢、心理諮詢、弱視斜視訓練等工作。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整理的護士執業資格兒科護理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士執業資格兒科護理學知識點

 新生兒護理分三個等級:

不同的醫院負責三種不同級別的新生兒護理。即低危護理、專門護理以及輔助護理。這是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來劃分的。嬰兒出生後,母親和新生兒可能需要接受不同的護理,但是會盡量讓他們待在同一家醫院裡。但是,某些病情嚴重的新生兒必須轉到其它醫院接受更高一級的護理。

  低危護理(I級)

這類醫院負責護理低危分娩的產婦。分娩後,醫院可以為母親和嬰兒提供產後護理,必須能夠在必要時幫助嬰兒復甦及穩定,檢查及護理母嬰直到他們出院。或是將有需要的母嬰轉到專業的護理醫院或輔助性醫院。

新生兒轉院

某些患重病的早產兒和新生兒出生在基層醫院,無法接受所需的護理。他們應由轉運小組通過適當設施轉入專業護理醫院或輔助性醫院。轉運小組通常至少包括以下兩類人群:

轉運醫生

轉運護士

所有這些人士都必須具備新生兒緊急轉運知識。轉運小組在新生兒從出生醫院轉到專業護理醫院或輔助性醫院的途中負責穩定轉運的新生兒的病情,並提供新生兒重症護理。

  專業護理(II級)

專業護理醫院跟低危護理醫院的職責一樣,但他們也提供其它一些服務。他們護理高危的母嬰,有些是從其它醫院轉過來的。專業護理醫院護理妊娠32周的早產兒和/或體重達到1500克(3磅5盎司)或以上的新生兒。他們還護理那些有健康問題但能很快康復的新生兒。有些專業護理醫院有新生兒重病監護室(NICU),有專門照顧新生兒的兒科醫師和兒科醫生。

將新生兒從低危護理醫院轉到專業醫院的原因有:妊娠32周後早產,因子宮內羊水偏少而導致胎兒發育受限,估計有輕微的先天性異常,母親有嚴重的高血壓(即子癇前症),胎盤有問題(即胎盤前置),胎膜發炎(即絨毛膜羊膜炎)。

專業護理醫院也能夠穩定病重新生兒的病情,並在需要時將其轉入輔助性醫院。

  輔助性護理(III級)

提供輔助性護理服務的醫院護理所有風險類的新生兒。包括那些從低危護理或專業護理醫院轉入的新生兒。在輔助性護理醫院治療的新生兒包括:

分娩時需要進行復雜護理的嬰兒

有嚴重先天缺陷的嬰兒

妊娠少於32周的早產兒

出生時體重輕於1500克(3磅5盎司)的新生兒

有時母親分娩後還需在輔助性醫院接受治療,而嬰兒卻很健康地待在別的醫院裡。相反,有時母親分娩後可以待在寶寶出生的醫院裡,而新生兒卻被送往輔助性的醫院接受護理。

這就使得母親、寶寶和父親相互忍受著分離。父母也許會不適應這樣的'分離,但是要清楚這種分離可能要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直到寶寶康復回家。這也許會涉及很多困難,比如要來往於不同的醫院,要在就近住在嬰兒入住的醫院附近,還有要照顧寶寶的哥哥姐姐們。

  寶寶蛀牙護理法

一項來自全國牙病預防指導組的全國口腔健康調查顯示,兒童患齲齒率在90%,不少兒童因此而“歡笑不再”,蛀牙無情地纏上了兒童。另外,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的孩子牙齒不整齊的也越來越多。

在門診中,奶瓶齲的孩子並不少見。新生的嬰兒食物主要以牛奶為主,乳牙萌出後,因為自己還不會清潔牙齒,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代謝產生酸性物質,將牙齒齲壞。因此,家長最好每次喂完奶後能夠給嬰兒喂點白開水,保持口腔清潔。

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小,不會刷牙,其實,孩子口腔清潔應從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開始,也就是大約從6個月開始就要給寶寶“刷牙”了父母用乾淨的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淨水幫寶寶清洗口腔,這種口腔護理方法一般要持續幼兒兩歲半;從兩歲半開始,父母應替幼兒選擇此年齡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兩次,站立於幼兒身後,手把手教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到3歲幼兒經過半年的訓練,應能獨立完成刷牙動作了。醫'學教育網|整理但此時的幼兒還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家長不可疏於監督指導作用,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樣才能使孩子擁有一副健康美麗的牙齒。另外,如果母親能在孕期注意多吃促進牙齒髮育的食物,孩子出生後乳牙萌出時鈣化程度就高,不容易形成齲齒。

●4歲後半年查一次牙。

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齲,且調查顯示,患齲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尤以4歲後患齲率增長明顯。很多家長不解,每天早晚都會督促孩子刷牙,為何還是有蛀牙?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到了3歲以後,大多喜歡吃零食喝飲料,這些都是導致牙齒齲壞的主要原因。雖然現在家長都會監督孩子早晚刷牙,但由於孩子零食不斷,又不能保證隨時清潔口腔,食物殘渣容易附著在牙齒上,另外,許多孩子在晚上刷牙後又會進食,睡前還要喝瓶奶,日積月累就會引發齲齒。

因此,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應從飲食、衛生和定期檢查三方面做。讓孩子儘量減少吃零食,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零食,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孩子4歲後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因為對口腔醫療懷有恐懼感,孩子有口腔疾病一般不易表達,家長也容易疏忽,通常在孩子牙疼時才會就醫,如果能定期檢查口腔,及早發現齲齒,就能避免齲齒對恆牙有影響,最後影響全身發育和牙齒美觀。

●咀嚼退化齙牙多了。

平常生活中,你會發現許多孩子都帶著牙箍矯牙齒,“現在孩子牙齒不整齊的怎麼這麼多?”

孩子的牙齒不整齊通常俗稱為錯牙合畸形,包括齙牙、牙齒稀、地包天、虎牙、擁擠、歪臉、小下巴等等症狀。一方面,與父母遺傳有關,尤其是牙齒“地包天”的父母,極可能將之遺傳給孩子。還有許多後天因素不容忽視,如餵養姿勢不正確、張口呼吸、吮拇指習慣、吐舌習慣、不良吞嚥習慣、咬脣習慣、偏側咀嚼習慣、乳牙期或替牙期出現的問題等都會導致錯牙合的發生。現在許多孩子很大了還在依賴奶瓶,這也是導致錯合牙的原因之一。

另外,牙齒擁擠、疏鬆和齙牙等牙齒畸形的小孩數量不斷增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小孩的食物越來越精細,一日三餐幾乎難見粗糧,米越來越白、越來越精細;肉越剁越碎,許多食物幾乎不需要咀嚼就可以輕而易舉下嚥。久而久之,導致孩子的下頷骨退化,牙齒長成畸形。

●反頜最好4歲矯治。

孩子長到10歲左右,不少家長帶孩子來看看能不能把長得東倒西歪的牙齒排整齊。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外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牙齒矯形的問題,但矯形並不僅僅是將牙齒排整齊這樣簡單,矯形方式的選擇因人而異,因病而異。

如果孩子有反頜,應該在4歲左右孩子能配合時就進行矯治,由於口腔不良習慣等導致的開牙合、反牙合、齙牙等,應及早就醫破除不良習慣。如果是單純的牙齒不整齊在乳牙期不用矯治,一般等到12歲左右乳牙脫落恆牙萌出後矯治,但對奶牙提前脫落造成的缺隙,應該及時就醫,預防日後出現錯牙合,而上頜後縮、下頜後縮等骨性的錯牙合畸形的生長改良則必須把握好時機。下頜後縮畸形,最好在兒童生長髮育高峰期前進行骨性改良矯治,由於女孩比男孩發育較早,女孩生長髮育高峰期為10-11歲,男孩為12-13歲。而上頜後縮畸形則應在8-10歲左右進行校正。但具體的問題要具體對待,建議孩子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