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護士資格>

護士資格《內科護理學》知識點精講:血液一般檢查

護士資格 閱讀(2.39W)

為了幫助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順利複習好《內科護理學》科目,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護士資格《內科護理學》知識點精講:血液一般檢查,供參考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護士資格《內科護理學》知識點精講:血液一般檢查

  一、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測定

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參考值。

其臨床意義如下:

(1)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

①生理性減少見於妊娠中、後期孕婦,部分老年人。

②病理性減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礙或紅細胞丟失、破壞過多等原因引起。

(2)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①相對性紅細胞增多見於連續嘔吐、頻繁腹瀉、多汗多尿、大面積燒傷等。

②絕對性紅細胞增多主要見於各種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如胎兒、新生兒、高原生活、劇烈的體力活動、嚴重的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

  二、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參考值為:

白細胞分類計數:

(1)中性粒細胞,桿狀核0.0l~0.05,分葉核0.5~0.7。

(2)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

(3)嗜鹼性粒細胞0~0.01。

(4)淋巴細胞0.3~0.4。

(5)單核細胞0.03~0.08。

臨床意義如下:

(1)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

①中性粒細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見於新生兒、妊娠5個月以上的孕婦、劇烈運動或勞動後。病理性增多見於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膿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敗血症等,也見於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惡性腫瘤、嚴重的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

②中性粒細胞減少:常見於某些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應用某些藥物如氯黴素、抗腫瘤藥物、放射線損害以及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等。

③中性粒細胞的核變化:核左移常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應;核右移常見於造血物質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減退所致等。

(2)嗜酸性粒細胞:

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蛔蟲病和鉤蟲病;面板病,如溼疹、銀屑病等;也可出現在淋巴系統惡性腫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異反應前期。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及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病例。

(3)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增多較少見,主要見於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4)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增多見於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結核病等。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則淋巴細胞明顯增多。

(5)單核細胞:單核細胞增多見於某些感染,如活動性結核、瘧疾、急性感染恢復期、結締組織疾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