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職稱英語>

2017職稱英語考試閱讀理解考試技巧

職稱英語 閱讀(4.07K)

閱讀理解是職稱英語考試的第四大題,共有15道小題,總計45分。本部分共有3篇文章,每篇300——450詞,每篇文章對應5個題,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本部分是試卷中分值比重最大的題型。由此可見,想要通過全國專業技術職稱英語考試,必須掌握基本閱讀技能,努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017職稱英語考試閱讀理解考試技巧

全國職稱英語考試大綱就閱讀理解的考核目標規定如下:

 ·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

 ●瞭解闡述主旨的事實和細節;

·利用上下文猜測某些詞彙和短語的意義;

·既理解個別句子的意義,也理解上下文各句之間的意義關聯;

·根據所讀材料進行判斷和推論;

 ●領會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意圖。

根據大綱的考核要求,該部分閱讀理解的題型主要包括主旨題、細節題、態度題、詞彙題、推斷題、判斷題等。考生在備考時就必須熟悉相應的考試題型並總結出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儘管職稱英語考試允許查閱詞典,但鑑於閱讀量較大、題目數量較多、題型多樣,加之在職考生對英語的熟悉程度遠不及在校全職學生,故提高解題的速度和精確度相當重要。

 考點分析

從考試分析可以看出:

1.五大閱讀理解題型中,考查最多的是細節題,其中包括3道左右依據原文進行對錯判斷的判斷題(true or not true),所以考生在備考時要注意掌握細節類閱讀理解題目的解題技巧。

2.五大閱讀理解題型中,2010——2013年主旨題、推理題和詞彙題都略有涉及,考生在備考時也要注意這幾類閱讀理解題目的解題技巧。2014年推理題型有上升趨勢,這個訊號提示,考生在備考閱讀理解時,要加強推理題的強化練習。

3.五大閱讀理解題型中,態度題的考查比較少。

 技巧點撥

1.閱讀題解題流程圖

2.定位原句的方法

1)利用題幹關鍵詞在原文中定位相關句子

*利用數字資訊定位:題幹中的時間、價格、比例等數字資訊都是很好的定位資訊,因為數字在文中十分明顯,容易尋找。

*利用人名、地名和機構名稱定位:人名、地名和機構名稱等一般都是以大寫字母開頭,它們在文中比較突出,容易定位。

木利用生詞及專有名詞定位:題幹中的生詞有時是一些專業術語或專門含義的特殊表達,大都也是以大寫字母開頭,這些一般都是照搬原文資訊,有利於定位。

*利用題幹中的核心詞定位:如果沒有上述的明顯詞彙,就要利用題幹中的核心詞彙(如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以及短語來定位。

2)利用選項關鍵詞在原文中定位相關句子

有時候題幹中沒有關鍵詞,特別是判斷類的題目,如which ofth following is true/not true?

或者which of the following…except __________ 。這類題目利用選項關鍵詞未定位反而更容易,從而迅速地判斷出選項的對錯與否。

3)利用題目順序與段落順序一致的原則定位

閱讀理解的出題順序和原文的順序基本一致,即第一題的答案應在文章的前部,第二題的答案應在第一題的答案之後。換句話講,靠前的題在靠文章前面的段落尋找答案。這個規律有助於考生確定題幹所對應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

 (四)注意事項

1.閱讀測試的四個認識

·對單詞的認識。單詞是構成篇章的基礎,考生必須先解決“識字”問題,積累相當的詞彙量,打好基礎,才能正確理解文章內容;

●對句子的認識。句子是地基和大廈之間的橋樑,只有正確理解句子的含義、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才能把握重點資訊,從而不與作者的觀點發生理解上的偏差;

·對篇章的認識。職稱英語考試閱讀部分強調對文章語篇層次的理解,要求考生不僅要定位文章的主要資訊,而且要不侷限於對單詞和句子的字面意思的理解,還要對上下文的'中心詞以及段落話題有正確的理解。只有理解這些巨集觀資訊,才能把握文章的整體行文思路,忽略無效資訊。職稱英語考試不乏推理題和主旨題之類的巨集觀題型。這些題的正確答案都跟文章的中心和段落的話題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因此找準中心詞會使應試事半功倍。中心詞得以確立後,剩下的細節和事例起的只是支援作用;

●對應試的認識。不要盲目做題,一味追求習題量。要學會總結和反思,對失誤的原因細心分析,留意自己常常出錯的題型,確定自己捕捉資訊能力方面的欠缺,留意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發現和把握規律,做到舉一反三。

  2.閱讀測試的兩大禁忌

為了能攻克閱讀測試這一分值比重較大的題型,考生在真正進入強化練習之前應該先了解做題時要避免的問題:

●要避免主次不分,通篇全讀。職稱英語考試閱讀測試中一篇文章大都在400詞左右,而答題時間有限,如果通篇全讀,就會忽略主要資訊,導致做題時間不夠,且答題準確度不高;

·避免用自己的背景知識答題。有的考生(尤其是理工科)認為自己在某一領域裡是專家,做題時不自覺地從自己的角度審視問題,拋開原文,殊不知作者的立場可能與其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