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影視戲劇>

戲曲臉譜的起源和種類

影視戲劇 閱讀(6.72K)

中國戲曲是一種融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藝術。而臉譜藝術,則是中國戲曲最鮮明的特色之一。

戲曲臉譜的起源和種類

臉譜是戲曲的一種化妝手段,主要是指“塗面”化裝,粉墨登場,以塑造戲中某個角色的形象。

遠古時,戲曲的幼芽是伴隨著祭祀活動中的巫、儺而萌發的,可以說,巫、儺的假面,就是臉譜的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戲,就有戴著面具表演的。漢代的角抵百戲中,假面和臉譜已經廣泛運用。《舊唐書》記載,北齊世宗高澄的兒子高長恭,雖然勇敢善戰,卻面 如敷粉,脣若施丹,長相俊美像少女一般。他為了威懾敵人,每出戰必戴一副凶狠猙獰的假面。隋唐時,就曾據此編成歌舞《蘭陵王入陣曲》,時稱“大面戲”。當 時來自西域各國的藝人,也有戴面具表演的。詩人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道:“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 耳……”從中可以看到假面歌舞的熱鬧場面。

唐代的參軍戲已經具備了戲曲的雛形,臉譜藝術得到進一步發展,詩人王建寫過一首詩:“舞來汗溼羅衣徹,樓上人扶下玉梯。歸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裡潑銀泥。”這“銀泥”,應該就是化裝所用的油彩之類。

中國的戲劇形式,到宋雜劇開始確立。

發軔於開封的宋雜劇,在表演中採用了粉墨化裝藝術,也就是“塗面”。

塗面化裝可分為兩類,既“俊扮”和“花扮”。

俊扮又叫“素面”、“潔面”,花扮又叫“花面”、“大面”。

俊扮以演員的本色臉為主,或描眉勾眼,或敷粉施朱,重在美化;花扮用粉墨改變五官的正常位置,把面目勾畫成滑稽詼諧的樣子。

宋元時期,俊扮、花扮因行當而別,末泥、引戲、裝孤、裝旦用俊扮,副淨用花扮,類似於後來戲曲表演中的丑角小花臉。

《宋史·奸臣傳》中,記載王黼、蔡攸等人曾穿上戲衣,臉上“塗抹青紅”,和倡優侏儒一起,在市井中淫狎謔浪,追蜂逐蝶,或者“塗抹粉墨作優戲”,在徽宗面前獻媚取寵。《水滸全傳》的第八十二回,也有一段對宋徽宗宮廷雜劇表演的詳細描寫,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扮相。

明清時期,戲曲進一步繁榮發展,形式日臻成熟,臉譜也逐漸程式化。

早期的豫劇興起在鄉野農村,條件比較簡陋,化裝臉譜也相應簡單,通常小生、小旦僅用化妝品作濃妝豔抹,老生和老旦基本上不塗脂抹粉。小丑和彩旦是用水粉 色塗畫眉眼、臉蛋和鼻子,淨角則是用食用油調粉子色的油粉化裝,基本上形成了白、黑、紅三色為基礎的三色臉譜。紅臉多表現關羽等忠正者,黑色多表現張飛、 李逵等性格剛直開朗者,白臉則多表現曹操等虛偽奸詐者。同時,還出現了整色臉、象鼻臉、斜破臉等多種臉譜形式。

隨著豫劇的發展繁榮和登陸城市,其臉譜也趨同於程式化。比如,武生的'印堂處可塗抹個粉紅的箭頭,而文生則只能在印堂處揉一紅團。

臉譜的設色與構圖,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也有相應的規範。如兵丁匪徒就只能用揉臉勾畫。民間人物則不畫三塊瓦,是以粉白臉構圖;妖孽精靈面部點銀,仙佛神聖面部點金,顯示了人、鬼、神的不同。彩旦臉上勾畫的豆芽紋,有左淫、右毒、中火辣的區別。

早期的豫劇旦角勾臉,相比其他角色是經常化的,如鍾無鹽的半女半男的花臉,彩旦臉上的貼膏藥、火鞭痕、三角眼、紅臉蛋,小旦臉上的貼花,三仙妹額頭上的圖案,常壽花額頭上的花紋等,是這些戲曲人物的特殊標記。

翠花臉是豫劇的獨創,在正常小生臉的基礎上,加畫誇張的眉毛、立柱紋、笑嘴窩等,更鮮明地表現了人物性格。

戲曲的臉譜藝術絢爛魅人,以其豐富多彩而又獨特別緻的色彩和線條,準確而又誇張地表現特定人物的忠勇、肅穆、剛強、耿直、粗莽、彪悍、猙獰、殘暴、奸 邪,以及美麗、純情、活潑、嬌豔、嫵媚、淫蕩、狠毒、殘忍等等不同的性格,使戲曲一代代地傳承發展起來,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