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如何化解身上僵勁

太極拳 閱讀(6.53K)

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掌握太極拳的基礎,鬆在太極拳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無法做到鬆就不能更好的掌握太極拳,也不能起到養生的目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練習太極拳如何化解身上僵勁吧!以下僅供參考!

練習太極拳如何化解身上僵勁

其一、要明畫大圈之理

練習太極拳要掌握好太極拳的拳架,還要知道怎樣達到標準,要明白畫大圈之理,一般要經過一個從畫大圈,到畫中圈,再到畫小圈的過程。

因此,練圈者必須認認真真地走好畫大圈這個環節,要用一至二年的時間認真地畫好大圈。

只有畫好大圈,才能把身體內的重要骨環、關節畫開、畫活,達到身肢放長的目的,才能畫好中圈。誰對這一點領會的快掌握的早,誰就能在練拳過程中不走彎路,高人一籌。

其二、要明三節之理

人體全身有根節、中節、梢節三節之分。即:臂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

三節之中又各有三節。臂之三節,即: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

身之三節,即:頭為梢節,腰為中節,腹為根節;腿之三節,即: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練拳者要認真走好用好三節勁。

如在用兩臂走圓畫圓時,開時肩、肘、手依次相開,合時手、肘、肩依次相合;發勁時,一定要做到根催、腰達、梢發。通過這樣久而久之的練習,就能達到節節貫通,周身一家,一動無不動,鬆活流暢之目的。

其三、要明纏絲運動之理

螺旋纏絲是陳式太極拳特有的練功方式,也是化掉身上的僵勁產生太極拳彈性掤勁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在行拳走架中,一定要把上下纏、前後纏、左右纏、進退纏、正斜纏的一順一逆、雙順雙逆的五對纏絲做到位。開合時,要做到順纏合、逆纏開,均衡、對稱、協調,無所偏倚,無過無不及。

久而久之地練習,就可以達到渾身俱是纏絲圈,全身上下左右無一處不纏絲,而又以身軀纏繞為主宰,通過腰脊的'螺旋運動和胸腹摺疊運化來帶動貫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纏絲,進而達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纏絲,溝通周身奇經八脈、十二經、十五絡,使氣血流注,營衛周身,調解三焦,和平陰陽,內壯五臟,而又柔活骨節、肌腱、筋韌,外強筋骨。

練習太極拳的要求

練拳的過程是氣滿開竅通三關,以意行氣通經絡的過程。人體是一個以臟腑經絡為記憶體聯絡的有機整體。經絡遍佈全身,是人體氣、血、津液運動的通道,有如網路一樣聯絡周身,將人體所有的內臟器官、孔竅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組織緊密地聯結起來,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而且又有陰陽之分,各有所繫和循行位置,宛如一陰陽太極球體。經絡具有通行氣血,營衛全身,溫養臟腑組織器官,濡利筋骨關節,調節陰陽平衡,抗禦外邪和保衛機體的作用。

所以說,太極拳可以疏通我們的經絡,促進我們內部的血液迴圈,以此增強我們的免疫力。

太極拳混元開合、螺旋纏繞的環形運動,完全與經絡的走向交接規律、表裡相合關係以及迴圈流注次序相一致,如環無端,流行不止,環周不休。

如立圓混元圈運動時,氣沿任督兩脈迴圈周流;平圓混元圈運動時,氣沿帶脈環繞盤旋;環形雙分開合時,氣沿衝脈環周流行;而又同時沿手足陰陽十二經絡迴圈周流。

開時,太和元氣胸中化,由內向外,沿手三陰從胸開至手,與手三陽交;合時,由手三陽返回,從手走頭與足三陽相交,並一起從頭走足下交足三陰,再從足走腹而相合,復又交手三陰。如此交接迴圈,周流全身,疏通經絡。

把握以上規律,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練習和領悟。

這是氣滿開竅自周流,無須專門導引,只用心意旋轉混元太極拳圈即可達到陰陽迴圈、疏通經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