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公開教育>

兒科健康教育知識大全

公開教育 閱讀(1.62W)

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然而寶爸寶媽們都想趁著春暖花開的季節帶寶寶多出去踏踏青,旅旅遊。又想讓萬惡的傳染病離寶寶遠一點,真是讓人左右為難。

兒科健康教育知識大全

  春季常見傳染病都有哪些?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潛伏期短,在起病3日內傳染性最強,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是患者,以飛沫直接傳染為主,也可通過飛沫汙染手、用具、衣服、玩具等發生間接傳染。

流感的發病特點:起病急劇,多伴有高熱和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畏寒、頭痛、背痛、肢痛、全身乏力等。以 後呼吸道症狀逐漸明顯,兒童還有腹痛、腹瀉、腹脹、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嚴重病例可併發肺炎、中毒性 腦病、心肌炎等。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俗稱腦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季, 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兒童為多。在流腦好發的季節裡,要注意積極預防。一旦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面板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加以注意儘早就醫。早期發熱,隨後頭疼,繼而嘔吐,這三大症狀被醫學界稱為“流腦訊號”。如不及時治療,危險性很大。因此,要注意保護易感兒童,早發現早時隔離治療。

“流腦”是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化膿型腦膜炎。“流腦”一般表現為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精神不振、頸項強直等症狀,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春季由於天氣冷暖不定,發病率佔全年的60%左右,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為高發人群。

根據病情,“流腦”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後者尤其值得重視。暴發型流腦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往往在24個小時甚至6個小時內就可出現嚴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病死率極高。因此,在“流腦”高發季節,若病人出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有突發高熱、身上發現出血點、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煩躁不安等情況,要立即到正規醫院 搶救治療,不得延誤病情。 通過對傳染源的隔離來預防“流腦”比較困難,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我國已對兒童預防接種多年,保護率可達90%以上。專家提醒人們特別是家長們,不要忘記給自己和孩子接種“流腦”疫苗。

  3麻疹

麻疹俗稱“疹子”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與病人的直接接觸也容易感染。多發於六個月至五歲的兒童。麻疹病毒經呼吸道侵入人體發生狀況,潛伏期為6—18天。主要症狀為發熱、怕光、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出現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防治對策 按免疫系統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 的主要措施。患兒從發病至出疹5天左右。但家長要警惕麻疹併發喉炎,肺炎,腦炎,營養障礙等併發症,一旦發現,立即聯絡醫生。

  4水痘

水痘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感染年齡是3~5歲,水痘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與直接接觸傳播,隔離期是21天。水痘起病急,幼兒前驅期症狀常不明顯,開始即見皮疹。大齡兒童兒常有發熱,可達39-40℃,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在起病當日或第2日出現,初起為紅色斑丘疹,數小時後很快變為水皰疹,直徑0.3-0.8mm水滴狀小水皰,其周圍有紅暈。24小時內水皰液體變混濁,易於破損,皰疹持續3-4日而後結痂,痂蓋於5-10日脫落,水痘皮疹 一般在起病的3-5日內分批出現,每批皮疹的發展均有以上的過程,因此,同時可見到斑丘疹,水皰疹與結痂。皮疹有瘙癢感。皮疹主要見於驅干與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佈,為水痘發疹的特徵之一。皮疹數量不一,少為數十個,多可達數百個。

家庭護理方法: 1、發熱時應讓患兒臥床休息、多喝水、加強營養,給予患兒易消化的食物。 2、幫患兒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癢而抓破皰疹,否則很容易引起繼發細菌性感染。 3、如果發現患兒感覺瘙癢難耐,而皰疹又沒有被抓破,可用爐甘石擦拭傷口並口服撲爾敏。 4、注意保持面板的清潔,內衣要常換洗。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為發病高峰,3-15歲的兒童易發此病。

在流行季節可進行藥物預防,如板 蘭根煎水口服。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種腺體的炎症性疾病,病毒通過空氣飛沫侵入健康人體的口腔、鼻腔黏膜後大量繁殖,然後進入血液,經血液迴圈到達腮腺使腮腺產生病變;吸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氣飛沫 或接觸了患者近期使用過的食物、餐具、玩具等均可染病。

腮腺炎患者的突出表現就是發熱和耳下腫痛。該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多見,但對腮腺炎病毒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可染病。由於腮腺炎病毒能夠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如防護不當可造成區域性流行,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幼兒園、學校等。此病發病時除發熱外,還伴有區域性腺體的腫脹與疼痛,小兒還可合併腦膜炎。

  6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又稱菌痢) 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症狀特徵有全身中毒症狀、發熱、腹痛、腹瀉、排膿血樣便、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腹痛、腹瀉、排膿血便等症狀。中毒型患者可有高熱、昏厥、等症,且常在腹痛腹瀉之前出現。在急性期患者血白細胞總數增加。

  預防措施:

1. 在急性發作時要及時隔離和治療。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

2. 急性發作期,禁食多渣、油膩、油炸的食物及辛辣刺激等食物,忌食生冷食物。高熱期間,宜清淡素淨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腹瀉較甚,宜大量補充水分,腹瀉止後,可給予清淡而易於消化的少渣軟食。

  7EV71腸道傳染病

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為肺水腫、腦炎等,這些疾病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該病常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少數患者可出現腦炎及腦脊髓 炎、肺水腫、迴圈衰竭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該病常見於4~9月份。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 的手、毛巾、、口杯、玩具、食具、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所以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感染後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樣表現。發熱1~2天后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出現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現在臀部。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發現孩子發燒、有皮疹等症狀,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孩子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 家庭應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進行消毒,對餐具煮沸消毒。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洩物可用消毒劑或84消毒液消毒;將衣被在陽光下曝晒,室內保持通風。

春夏要講究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儘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讓幼兒養成“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的衛生習慣,家裡也 要有“勤通風、晒衣被”的衛生習慣。

  防控措施

  定時開窗通自然風

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用食醋噴灑或燻蒸 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個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應定期消毒或更換。

  接種疫苗

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 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家庭衛生

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用肥皂、流動水洗手;打噴 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要給幼兒勤換、勤洗、勤晒衣服、被 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要和孩子分開,不能混用。

  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

春天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機,經常帶孩子參 加體育運動,經常鍛鍊,增強抵抗力。

  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

保證孩子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季氣候 多變,冷暖不定,適時增減衣服;合理膳食重要。多吃清淡、高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新鮮蔬 菜、水果等。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的食物,要多飲水。

  儘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

儘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不帶孩子到病人家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