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危機管理>

2017年企業危機管理的策略

危機管理 閱讀(2.54W)

危機管理是企業應對各種危機情景所進行的規劃決策,動態調整,化解處理及員工培訓等活動過程,其目的在於消除或降低危機所帶來的威脅和損失。危機管理是專門的管理科學,它是為了應對突發的危機事件,抗拒突發的災難事變,儘量是損害降低最低點而事先建立的防範,處理體系和對應措施。

2017年企業危機管理的策略

危機管理則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具體是指企業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的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應策略,包括危機的規避,危機的控制,危機的解決與危機解決後的復興等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動態過程。

在某種意義上,任何防止危機發生的措施,任何消除危機產生的風險的努力,都是危機管理。但我們更強調危機管理的組織性,學習性,適應性和連續性。

危機管理就是要在偶然性中發現必然性,在危機中發現有利因素,把握危機發生的規律,掌握處理危機的方法與藝術,盡力避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並且能夠緩解矛盾,變害為利,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樹立危機意識,成立危機預警機制

古語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存而不忘亡”。企業管理同樣要有這樣的危機意識。知名企業家都具備很強的危機管理意識。建立預警機制應該把危機管理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並融入企業文化,培養企業員工良好的防範意識和行為規範。由“三鹿奶粉事件”可以看出,有些企業領導層危機意識淡薄,不能評估危機風險帶來的危害性,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採取被動處理的方式應對危機,置消費者的利益於不顧、拋棄一個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最後在這場危機旋渦中消失破產。在企業危機管理中必須吸取這樣的教訓。

  (二)注重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質量體系監控

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的靈魂,當企業出現產品和服務危機時,那麼其影響和損失都是巨大的。這是企業的硬傷,如果處理不當,往往還會引發媒體危機、客戶危機、經濟抵制、索賠、訴訟等諸多危機,很有可能使企業土崩瓦解。目前大多數的企業一味強調規模效益,而忽視企業產品的質量,缺乏質量監控體系。企業管理層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宣傳產品、如何承諾服務、如何傳播品牌上,而對產品本身、服務質量、品牌樹立關注度不夠。而恰恰是這些方面會引發危機,甚至是災難性結局。

  (三)樹立誠信形象,積極處理危機事件

企業的誠信形象,是企業的生命線。危機的發生必然會給企業誠信形象帶來損失,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矯正形象、塑造形象是企業危機管理的基本思路。在危機管理的全過程中,企業要努力減少對企業誠信形象帶來的損失,爭取公眾的諒解和信任。只要顧客或社會公眾是由於使用了本企業的產品而受到了傷害,企業就應該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公開道歉以示誠意,並且給受害者相應的物質補償。對於那些確實存在問題的產品應該不惜代價迅速收回,立即改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盡力挽回影響,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維護企業的誠信形象。信任危機歸根到底是企業在公眾當中的形象問題。無論發生多麼嚴重的問題,在發生信任危機時,企業一定要維護自己誠信的`形象。

  (四)遵循快速反應原則,及時處理危機事件

危機的解決,速度是關鍵。危機降臨時,當事人應當冷靜下來,採取有效的措施,隔離危機,要在第一時間查出原因,找準危機的根源,以便迅速、快捷地消除公眾的疑慮。同時,企業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啟動危機應變計劃並立刻制定相應的對策。如果是內因就要下狠心處置相應的責任人,給輿論和受害者一個合理的交代;如果是外因要及時調整企業戰略目標,重新考慮企業發展方向;在危機發生後要時刻同新聞媒體保持密切的聯絡,藉助公證、權威性的機構來幫助解決危機,承擔起給予公眾的精神和物質的補償責任,做好恢復企業的事後管理,從而迅速有效的解決企業危機。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條件下,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兼併、重組等等,正在不斷加劇企業的變動,企業在經營運作過程中難免遇到某些重大的、具有負面影響力的事件甚至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