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採購管理>

採購管理模的基礎

採購管理 閱讀(6.77K)

採購管理,從操作上來說,是從需求部門訂單下達發起的,到採購單生成、訂單下達執行、到貨接收、驗收入庫、對賬結算的過程。如果將部門作為主體的話,採購行為涉及到三個重要主體:企業需求部門、企業採購部門與供應商。個人認為,一個採購模式應當包括兩塊,基礎建設與業務突破,基礎建設為採購整個體系的模組打造,是道,而業務突破,更多在於如何能夠快速幫助企業解決採購面臨的問題,是術:如何降低成本、縮短週期、確保質量。

採購管理模的基礎

從採購管理的發展歷史來看,採購管理經歷了從採購執行,到資源管理再到戰略採購的演進過程。在採購執行階段,採購職能被認為是行政工作,採購職能高度分散在各個部門,獨立採購,導致企業的供應商數量眾多,單次採購量少,與供應商議價能力低。在資源管理階段,企業開始從分散採購向集中採購轉變,從流程上來看,統一進行採購流程的管理;從供應商管理來看,對採購方式進行統一的規範,對供應商數量進行8020原則的梳理,讓採購集中於少數供應商。這一階段,追求的更多還是短期的費用節省。而在戰略採購階段,企業關注尋求可持續的長期整體成本優勢。其中核心是品類的管理以及品類總擁有成本的分析,在以品類為維度的基礎上進行集中的供應商策略管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那麼從“採購基礎建設”這一體系總體來看可以分為三個層:戰略層、計劃層與支撐層。採購戰略的分類有很多種,包括從採購技術分類來看,有傳統採購、訂貨點採購、MRP採購、JIT採購等;從採購品種來看,有戰略型採購品採購戰略、常規型採購品採購戰略等,但是本質上看,戰略的不同更多在於對成本、質量、交付時間三個因素的關注程度的不同

計劃層面,則分為兩個模組:戰略採購與操作採購。

戰略採購,是以品類管理為基礎和維度,進行供應商分類、稽核認證、選擇、後評估與分級管理的過程。品類的管理,需要對品類進行分類,從企業需求和市場競爭兩個維度,將採購品大致分為戰略型、常規型、槓桿型、瓶頸型等,每一類採購品對應不同的採購策略,如戰略型應當與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而瓶頸型的應當聯合行業中其他企業進行聯合採購等。

在以品類為維度的採購策略的指導下,需要對供應商選擇的幾個要素進行固化,其中包括供應商選擇方式、供應商建議數量以及供應商合同模式。比如說,對戰略型採購品來說,採購主導策略是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那麼從供應商選擇方式來說,肯定是以招標為主,單個品類供應商數量不能超過兩個,供應商合同模式是長期合同。通過三個方面對策略的固化,能夠有效促進採購策略落地。

而供應商的分類、稽核認證、後評估與分級的閉環管理,是保證供應商質量的關鍵,供應商閉環管理,本質上也是關係管理的一種,是通過在供應商入門稽核的情況下,對供應商表現進行評估,從而進行優質供應商、劣質供應商的區分,對優質供應商加強聯絡,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對劣質供應商進行嚴格要求,甚至加入黑名單,從而保證供應商的質量、交付。

上面品類管理與供應商管理相當於為採購管理制定原則,操作採購則在原則規定的.範圍下進行操作,從需求部門提出需求,到下單,執行,驗收入庫,技術含量不大。當戰略採購能夠對質量、交付和成本把好關,後面的更多在於執行的問題了。

最後的支撐層,是採購管理驅動的使能器,包括組織、人員以及資訊系統。組織即組織架構的設定與管控模式的建立,權責清晰;人員則是人員能力的培養;系統是保證以上流程體系完善的關鍵支撐要素。

從採購運作的本身來看,基礎建設最終需要為成本、交付時間和質量服務,因此,採購模式中還有另外一塊關鍵位快速業務突破模組,如何快速降低採購成本、縮短採購週期和保證交付質量,是基礎管理之外採購管理模式優化需要關注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