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質檢員>

混凝土樑柱節點施工質量控制方法

質檢員 閱讀(1.05W)

樑柱節點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施工質量直接關係到房屋主體結構的安全,該部位的施工也是易出現問題的關鍵部位,所以控制好該部位的施工質量至關重要。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混凝土樑柱節點施工質量控制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混凝土樑柱節點施工質量控制方法

  一、施工方法的控制

1.剪力牆、柱施工縫留置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高層建築框架結構的樑柱節點比較複雜。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水平施工縫通常留於柱腳,柱頂若要留水平施工縫則應留於樑底。

2.節點鋼絲網安裝

模板安裝及鋼筋綁紮工序中的處理,距高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柱邊樑高h/2,≥500mm距離處採用雙層網眼5mm×5mm鋼絲網後背φ14@200鋼筋進行隔離:φ14鋼筋採用點焊或綁紮的方式固定在樑鋼筋上,再用鐵絲將鋼絲網綁牢;最後進行樑的另一邊側模安裝及樑模加固。

3.混凝土澆灌

所用混凝土為商品混凝土。全程樑板混凝土採用泵車送料澆灌。樑柱節點核心區的混凝土澆搗方法為:先澆築完高標號樑柱節點(牆柱頭)混凝土,後在牆柱頭混凝土初凝前施工樓面樑板混凝土,“先高強度後低強度”的原則,高標號混凝土未澆築完,低標號混凝土不能進場。先用泵機輸送牆柱的混凝土就位卸料,分層振搗,在樓面樑板處留出45°斜面。在核心區混凝土初凝前,安排專人拆除鋼絲網,所有牆柱高標號混凝土施工完成後,隨之泵送澆築樓面樑板的混凝土。根據施工規範要求,澆築用震動棒,平板震動器震搗密實,適時抹平壓實用塑料薄膜覆蓋,視天氣情況進行保護或養護。以減少溫差和乾燥防止混凝土開裂,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d(當使用新增劑時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d)。對於樑柱節點鋼筋密集的核心區用小型插入振搗器加強振搗,杜絕漏振死角;對於鋼筋確實過分密集的'情況,應事先和設計單位聯絡採取適當的技術措施,確保節點核心區混凝土的密實性和設計強度。按規範規定留置混凝土試壓塊。

  二、技術質量措施的控制

1.要求施工單位做好施工人員技術交底工作,對高強度混凝土與低強度混凝土澆築分割槽交底(詳附圖),並做好高低強度混凝土澆灌區域的確認並留好標記,對混凝土澆築方法進行交底。

2.檢查高、低混凝土區域的隔離鋼絲網是否佈置到位、牢固、符合要求。

3.要求施工單位安排專職施工人員對商品混凝土的供料標號確認,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時間等指標,保證高強度混凝土的供貨量及質量。

4.混凝土的澆灌措施

根據先澆灌高強度混凝土的牆柱頭,後進行低強度混凝土樑板澆灌的施工順序,澆築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強度等級分層連續進行,澆築層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 0cm。使用振搗棒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0㎝,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平板覆蓋己振實部分的邊緣。

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儘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商品混凝土強度等級、氣溫及混凝土結條件確定,一般在2h內必須接縫。高強度混凝土與低強度混凝土的接縫亦如此處理。澆築混凝土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並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高、低強度混凝土的澆築方法均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築樑,根據樑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樑板混凝土澆築連續向前進行。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於lm的樑,允許單獨澆築,其施工縫應留在板底以下2~3 cm處。澆搗時,澆築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樑底充分振實後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樑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後再下料,樑底及樑幫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澆築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於板厚,先鋪滿高強度區域內板的高強度混凝土,再對相連板的低強度混凝土施工,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築方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築方向托拉振搗,並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築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三、樑柱節點處裂縫的控制

1.產生樑柱節點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處裂縫的原因

這些裂縫不是荷載作用下的結構裂縫,並不影響結構的安全使用。雖然微裂在混凝土中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應從嚴要求,分析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儘量控制和消除這類裂縫,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其具體原因是:

1.1樑柱節點處,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相差較大,(相差兩個等級)時,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體積大,水泥用量多,產生的水化熱高,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收縮有差異,所以在其交界附近容易產生裂縫。

1.2柱子斷面大,剛度大,樑的截面相對較小,受柱子的強大約束,樑混凝土的收縮受限制,也容易產生裂縫。

1.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偏大,也會導致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交界附近產生裂縫。

1.4現澆樑板的樑在板下,上面保養的水被板充分吸收,而樑得不到充足的養護水分,造成樑的內外不均勻收縮,也容易導致樑的兩側面產生裂縫。

1.5有的樑側面水平方向的構造鋼筋太少,對樑的抗收縮裂縫不利。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整體建築框架結構的樑柱節點比較複雜。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水平施工縫通常留於柱腳,柱頂若要留水平施工縫則應留於樑底。為減少樑柱節點施工的工作量,避免與樑板混凝土出現冷縫,故本工程柱及剪力牆的施工縫留在樑底。

2.防止樑柱節點處裂縫的措施

根據上述原因分析,採取改進的具體措施如下:

2.1要求混凝土攪拌廠調整配合比設計,在滿足強度等級及可泵性的條件下,對柱子混凝土,減少水泥用量、減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減少坍落度、減少用水量,並對粉煤灰和外加劑的用量也需作相應的調整。

2.2節點處的混凝土實行“先高後低”的澆搗原則,即先澆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後澆低強度等級混凝土,嚴格控制在先澆柱混凝土初凝前繼續澆搗樑板的混凝土。

2.3樑板的混凝土採用二次振搗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搗一次,增強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實性,減少收縮。

2.4在產生裂縫相對較多的樑的側面,增加水平構造鋼筋,提高梁的抗裂性。

2.5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現場,對每車混凝土都應進行坍落度檢測

2.6加強混凝土的養護,特別是樑,除了板面澆水外,還應在板下樑側澆水,在滿堂承重腳手架未拆除之前,可以用現場敷設水管對樑進行澆水養護,並推遲樑側模的拆模時間。只要採取的針對性措施到位,並精心施工,樑柱節點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交界處附近的裂縫完全可以得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