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廚師麵點>

拉麵的做法

廚師麵點 閱讀(2.59W)

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一種傳統麵食,民間相傳因山東福山抻面馳名,有起源福山拉麵一說。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拉麵的做法,快來學學吧!

拉麵的做法
  拉麵的營養價值

小麥碾去麩皮,即得麵粉。麵粉營養價值的高低,與其加工精度十分密切。根據加工精度,麵粉分為標準粉、富強粉和精粉。標準粉加工精度較低,保留了較多的胚芽和外膜,各種營養素的含量較高。

營養成分:每100g小麥粉含澱粉和糖類71.5g、蛋白質約11.2g、脂肪1.5g、含有維生素B1.B2.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另外,還含有卵磷脂和麥芽糖酶、澱粉酶、蛋白分解酶等。

  拉麵的製作方法

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併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麵,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淨面光,不粘手為止。用淨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面餳好後,取l/2麵糰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覆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摺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麵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覆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特點】:柔軟、筋韌、光滑。

  拉麵的種類

  蘭州拉麵

蘭州牛肉麵起源於唐代,但因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人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經後人陳和聲、馬寶子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1999年,蘭州牛肉麵被國家確定為中式三大快餐試點推廣品種之一,被譽為“中華第一面”。在蘭州牛肉麵的改良和統一標準(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當中陳位林、陳諧聲與陳和聲兄弟倆把起到了關鍵作用,把這一街邊小吃變為大眾消費的美食。

牛肉麵之所以成為蘭州人早餐首選,是蘭州市民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傳統,尤其是冬天非常適合蘭州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基因。

據悉,蘭州市政府已將牛肉麵的製作正式列入了市政府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牛肉拉麵的優劣除了拉麵外,最重要的祕密在於淳香的湯,可以說湯是蘭州牛肉麵的靈魂。“馬家大爺牛肉麵”秉承了懷慶府(今河南博愛縣)清化蘇寨陳家小車老湯牛肉麵的做法,以湯為百鮮之源,注重用湯,精於制湯,尤其講究“清湯”的調製,清濁分明,取其清鮮。

湯的.製法,早在《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經過長期實踐,用牛肉、肥土雞為主料,採用三十多種調料和中藥調配熬製的老湯,經沸煮、微煮,使主料鮮味溶於湯中,中間要經過兩次“清俏”,成品清澈見底,味道極其鮮美,是牛肉麵裡最入味兒的湯料,不僅鮮美,而且不羶不腥,味厚色醇,香濃鮮美,滋陰潛陽,補陰虛,清血熱。

養血安神,祛風通絡入脾、肺、腎三經,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曾在清代盛極一時,後因戰亂老馬家再也未開過的牛肉麵館。“馬家大爺牛肉麵”的製作方法精緻與考究令人瞠目,無怪乎有人出5、6百萬元購買“馬家大爺牛肉麵”的湯料配方。

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地道。自清朝嘉慶年間懷慶府清化陳維精做出第一碗牛肉麵至今,這湯的配方是代代相傳,所謂清湯並非普通牛肉湯,而主要是幾十種香料與牛肉原湯熬製而成。

  一、選面

一般要選擇新鮮的高筋麵粉,蘭州有牛肉拉麵專用粉。不宜選擇陳面,更不宜選擇蟲蛀、鼠咬、

黴變的汙染麵粉,因為這種麵粉不但不符合衛生標準,其內所含的蛋白質分子,在蛋白酶(由於汙染等原因,蛋白酶的活性增強)的作用下,蛋白質分子分解成氨基酸,使蛋白質無法與水結合形成麵筋,因而大大降低了麵筋的生成。只有新鮮的高筋質麵粉(蘭州牛肉拉麵專用粉),蛋白質含量高,才能為拉麵的製作成功保證前提條件。

  二、和麵

和麵是拉麵製作的基礎,是關鍵。首先應注意的是水的溫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溫水,其它季節則用涼水。因為麵糰的溫度易受自然氣溫的影響,通過和麵時用水溫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麵糰溫度始終保持在30℃,因為此時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性最高,可以達到150%,此時麵筋的生成率也最高,質量最好,即延伸性和彈性最好,最適宜抻拉。若溫度低於30℃,則蛋白質的吸水性和質量會隨溫度的下降而下降。超過30℃,同樣也會降低麵筋的生成,當溫度達到60℃時,則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而失去其效能。就是要使麵糰保持在最適宜的抻拉範圍。其次,和麵時還要放入適量的水和灰,因為二者能提高麵糰中麵筋的生成率和質量。比如適量的水,它的滲透壓作用能使麵糰中蛋白質分子間的距離縮小,密度增大,特別是能使組成麵筋蛋白質之一的麥膠蛋白粘性增強,因而也就提高了麵筋的生成和質量。 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實際上是鹼,卻又不是普通的鹼,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製出來的鹼性物質,俗稱蓬灰,加進面裡,不僅使面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來的麵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 近年來已用專用的和麵劑代替. 和麵技巧仍是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