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怎樣寫好命題作文備戰大學聯考

作文 閱讀(2.81W)

XX年作文備考:如何寫好命題作文

怎樣寫好命題作文備戰大學聯考

命題作文又叫標題作文,它具有話題作文的特點,只是必須以試題提供的“標題”作為作文的題目。不過,總體上來說,命題作文要比傳統的話題作文多一些限制要素,但是,它並不會給考生太狹隘的寫作空間,它的寫作外延相對來說也是相當大的。

命題作文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命題作文,即作文題目只給出作文的標題,除了寫作要求之外,不帶任何材料與說明,XX年大學聯考中有兩個省出了這樣的作文題。湖南卷以“踮起腳尖”為題寫一篇文章,四川卷以“熟悉”為題寫一篇文章。二是材料命題作文,與前一類不同,這類作文題先引用一則材料,然後給出作文標題。XX年大學聯考中有四個省市出了這樣的作文題。如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

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這是帶有一則簡短材料的標題作文,寫作時材料和標題都應該加以考慮。

  面對命題作文,首先必須跨越的關口是審題關。

審題,是指對作文的題目及其他有關資訊的綜合審查分析。審題是寫作的起點,常見的審題技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文體辨別法

根據題目辨明文體,是審題首先要解決的。有些題目從表述形式和內容上,可以一目瞭然辨識出屬於某一文體。如《我的母親》、《生動的一課》,只能寫記敘文;《談談文明禮貌》、《榮辱辯》,只能寫議論文;《給校長的一封信》,只能寫成書信體裁。有些題目則可選用不同表達方式,寫成不同文體的文章。如《季節》、《植樹》,寫成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均無不可。遇到此類題目,如果沒有文體限定要求,就可以根據自己寫作的文體優勢或材料的掌握,去決定選用的文體。

題目中出現“記”、“憶”等字樣的,應寫記敘文;若沒有以上字樣,但涉及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要寫成記敘文,如《在……的日子裡》(涉及時間要素)、《我的老師》(涉及人物要素)、《在教室裡》(涉及地點要素)、《可喜的變化》(涉及事件要素)等作文題,都要寫成記敘文。

如果題目中出現“談”、“說”、“論”、“評”、“駁”等字樣的,都要寫成議論文,如《談意氣》、《說“安”》等;如果題目中沒有出現以上字樣,但比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如《一步與一生》、《人與路》、《走與停》等題目,也應寫成議論文。

如果題目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物體名稱,如《肩膀》、《起跑線》等,或物體名稱前後有“贊”、“頌”、“賦”等字樣,應寫成散文為宜。

  2.題眼破解法

題眼是文章所需要著力表現的內容,是確定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據。找題眼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如果題目是一個單句,題眼常在謂語部分。如《有句話掛在嘴邊》,謂語“掛”就是題眼,“掛”,就是經常提起,而且為大家所熟悉,不經常提起、大家不熟悉的話就不是寫作的內容。《必須跨過這道坎》,“跨過”應該是題眼,為什麼必須“跨過”?怎樣“跨過”?應該成為寫作的重點。《我能》一題,題眼顯然是“能”,“能”字抓住了,文章的材料也就可以選擇了。如果題目是一個短語,“題眼”要麼是中心詞,要麼是表示修飾限制的那個詞。如《北京的符號》,“符號”應該是題眼,寫作時必須圍繞“符號”選材;“詩意地生活”,“詩意”應該是題眼。如果題目只是一個詞,題眼往往就是本身涵義或它的象徵意義,如《願景》、《季節》、《肩膀》等,作文的重點就該揭示概念的內涵或描繪事物的特徵,或由此展開適當的聯想,以揭示中心。在找題眼的同時,還要準確找出並抓住題目中關鍵的詞,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中的“想”,《懷想天空》中的“懷想”,《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中的“清泉”,《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中的“不容易”,都應該是關鍵的詞,寫作時應體現出來。

  3.聯想象徵法

有的題目具有象徵意義,必須用象徵的手法。如《提籃春光看媽媽》中的“春光”,應該具有象徵意義。它可以是孝心、感恩之心,帶著感恩的心去回報媽媽;它可以是奉獻的情,帶著奉獻的情去感激媽媽;它可以是成就,帶著自己的成就去安慰媽媽;它可以是一份成績單、一個美好的人生願景、一番實現了的成就;它也可以是成功的經驗、奮鬥的歷程等美好的事物,這些都可以作為你抒寫的物件。有了這樣的聯想提煉,就能快速找到寫作的切入口。

運用“聯想象徵法”,首先要探究事物自身的特點,然後再從具體特點出發,聯想與之相類似的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從而尋找它所象徵的深刻意義,理解題者的意圖。如《肩膀》,可由肩膀的作用聯想到一種呵護、一種真愛、一種責任、一種支柱……對寓意比較隱含的題目,通過聯想象徵法,可以取得寄人於物,寓理於物,深化中心的作用。

  4.異同類比法

面對命題,要將平時寫過的、見過的類似的題目與之進行比較,辨別異同,確定應該寫什麼,不應該寫什麼,從而確保不走題,不混題。如《我的xx》與《我和xx》,相同之處:寫作的人稱相同,都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不同之處在於:寫作的物件和重點內容不同,前者重點描述某某,後者既要寫某某,又要寫“我”,兩者可並重,也可側重一人。可見,如果不注意這些,就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或喧賓奪主的問題。

異同類比時,不但要審清題目中每個詞的含義,更要把握住題目的重點。例如《母愛》,其詞義是母親或母親般地對孩子的關愛,如果只是寫母親是怎樣一個人,那就寫成《母親》了。《我心中的一支歌》,不能寫成“我喜愛的一支歌”,而要抒發內心的情感、理想和追求。《還是應該謝謝你》,不能寫成“我要衷心謝謝你”,“還是”,體現出一種經歷波折之後的選擇。

  其次,必須跨越的關口是立意關。

立意的要求,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基本要求:做到立意明確、正確;第二個層次是較高要求:做到立意深刻和新穎。立意明確,是指考生把自己的主張見解、思想感情、寫作意圖直截了當地體現在文章的語句之中,而且顯豁地置於文章的首段或末段。當然也可以含蓄地表達,或寄寓於具體的形象之中,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但這需要具備充分的把握,嫻熟駕馭的基礎。有的文章立意雖明確,但主旨與材料油是油,水是水,兩者不能融合,其立意也就成了“空中樓閣”。立意正確,指的是所立的意,是正確的、符合客觀實際的觀點,是一種健康的思想感情。例如今年四川卷的“熟悉”,一些考生拼命寫熟悉各類名牌,熟悉日本動漫,熟悉電子遊戲,甚至熟悉考試作弊等,這樣的立意就有問題。立意深刻和新穎是作文發展等級的要求。考生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做到立意深刻,應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

 (1)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文章寫作過程中,選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卻能表現重大的思想意義。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就是採用這種方法,文章通過寫“我”和人力車伕對待老女人的態度,表現了車伕勇於負責、正直無私的高尚品格,還表現了“我”自我解剖的品格。

  (2)比較綜合,善於類推。現象是事物的各個片面和表面特徵,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一般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絡,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隱藏在現象背後。現象是多變的,本質是比較穩定的。事物的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又都從某些方面表現出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大量的現象及其聯絡進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比較綜合,善於類推,在剖析事理的基礎上,反映現實生活,從而挖掘出發人深思的本質內涵,推進文章論證的深度。

  (3)由實到虛,開掘本質。這是指選取材料不能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應該揭示它蘊含的精神實質。比如有一篇文章寫兩名記者想測一下“文明國度”新加坡的法規意識,故意在交通中闖紅燈。結果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所有汽車司機都停下來給他們讓路,有的甚至招手致意。後來瞭解到,在新加坡,一旦你闖紅燈,說明你一定有什麼緊急的事要辦,因而司機們都讓你先行,這不是一種規定,而是新加坡人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慣。作者選取了在新加坡“闖紅燈”這樣一件“實事”,但並非就事論事,而是充分發掘這一事實背後的精神實質。所有汽車司機的讓路行動,實際上是“人文素養的約束”,體現了新加坡高度的人文精神和先進的人本理念。這樣文章就由實到虛,開掘到了本質意義,令人深思。

立意新穎,就是要有新穎獨到的見解,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給人以意味深長的啟迪。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逆向思維,開拓新意。這是指在寫作過程中提煉觀點的時候,從某一固定的要領(或意義)的相反方向去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斷與認識。運用逆向思維進行思考,發人未發、不落窠臼,能寫出有一定見地的文章。如由“班門弄斧”想到應“弄斧必到班門”,由“忠言逆耳”想到應“讓忠言順耳”,等等。逆向思維往往能引導作者步入新境,寫出創新文章,給讀者以出乎意料而又耐人尋味的啟迪。

(2)縱向開掘,探究新意。這是指在原來思想、觀點的基礎上,有所前進,有所發展,從而開掘出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比如“打假”,是從商品領域開始的,但若把眼光放開一些,就會發現眾多領域都有“假”可打、有“假”該打,於是,《校園也要打假》、《科技領域莫忘打假》的文章也就產生了。縱向開掘要求逐層深入思考,透過現象深入本質,使立意深刻透徹。

(3)多向思維,悟出新意。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結果會有所不同;同一個問題,從不同側面或不同環節去思考,結論也會有所不同。邯鄲學步者,歷來是反面的教材,這是從“學步不成反失其本”這個“結果”的角度去觀察的。如果換個角度,從他的學習熱情看,不是也可受到尊敬嗎?效顰的東施是人們譏笑的物件,這是從“模仿不成反顯更醜”的角度去觀察的,如果換個角度,從東施的愛美之心和勇於學習的角度看,不是也很可愛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人偏要說這是一種“責任”的體現。做和尚的職責就在於撞鐘,每一個人都應該撞好自己的“鍾”,做好本職工作。如此道來,確也有一些新鮮感。選擇新鮮的角度往往是見解新穎的關鍵。

 (4)聚合思維,提煉新意。聚合思維,就是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見綜合起來考慮,吸取各方面的合理之處,進而形成一種更合理、更完善的見解。它要求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敞開智慧的大門,讓那些雜亂無章的觀點、意見湧進腦海,然後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思考,再作總體性的分析和驗證,選取本質的東西來寫。如對諸葛亮,一般同學都認為他大公無私,不徇私情,公正執法揮淚斬馬謖。而另一些同學則認為,諸葛亮也犯了不善用人的錯誤。他被馬謖“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表面現象矇蔽,而且在用人方面感情用事。這樣的新見解、新結論,也就有可讀的亮點。

  此外,必須跨越的關口是選材關。

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表現觀點(主題)的支柱。對於一篇文章來說,除了選擇“精當”的材料外,還必須選擇“新鮮”的材料。所謂“新鮮”,就是指所選的材料具有時代氣息,能反映社會的“熱點”與“亮點”,有生活色彩,有個性特徵,有獨到的發現等。它可以是現實材料,如生活中出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經驗、新問題、新人物、新事情,也可以是歷史材料,如故事新編、老調重彈等。新鮮的材料往往表現了事物發展的新情況、新趨勢,更能代表事物的本質特徵,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同時,新鮮的材料往往使人刺激、令人振奮、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社會熱點。社會熱點是指某一時期為人們所普遍關注的人或事。它們一般都能反映時代精神,代表時代潮流。社會熱點可以是全世界各國政府及人民普遍關心的大事,如金融危機問題、民族團結問題、建國六十週年、甲型流感問題……如構建和諧社會、企業自主創新、兩岸和平統一等,也可以是發生在人們周圍的日常生活瑣事,如菜籃子問題、房價問題、人民幣增值問題、城鄉一體化問題等。我們必須以十分的熱情去關心時事、關心生活,迅速地把握社會熱點,並將此作為作文的材料予以利用。

(2)捕捉社會亮點。新鮮的材料往往是社會亮點的折射,它是生活的精彩之處,是人生的閃光之點,是生活中令人欽佩、叫人讚頌的人或事,是存在於人們周圍的真、善、美。如果我們能不斷髮現生活中的美,並能以此為材料來構思寫作,一定會使文章更具時代特徵,更具現實意義。

(3)體現生活變化。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社會發展,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首先來自於社會生活的作文材料,也應該體現社會生活的變化。只有反映不斷變化的生活的文章,才會有時代感,才會有新鮮感。所以,作文選材要善於抓住這種變化了的人、事、物。這樣,文章才能有厚重的現實感,也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4)翻新化用“舊材”。即站在一個嶄新的視角上去使用人們都熟悉的材料,化腐朽為神奇,寫出新意。如果考生能夠以時代意識來觀照自己所選取的“舊材”甚至平常的材料的話,仍然是能夠表達出鮮活的時代氣息的。如“管寧割席”的故事家喻戶曉,我們一直讚頌管寧不慕虛榮、不貪金錢的高貴品質。但也有考生在作文中引述這個故事,從另一角度指出管寧對有缺點和錯誤的朋友應積極幫助其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應該“一刀兩斷”去“割席”。這樣化用“舊材”不是也很有新意嗎?

  【滿分作文展示】

品味時尚

江蘇一考生

這個時代,任何事物只要貼上“時尚”的標籤,立馬會吸引公眾的眼球。諸如時尚服裝、時尚音樂、時尚小說、時尚生活、時尚女人等,不一而足。常人眼裡,追逐時尚即追逐幸福與美好,追逐創新與求變。蓋如斯,紅塵男女,莫不以時尚為榮。

溯本追源,“時尚風”並非只勁吹於當下。史載:唐朝婦人以胖為美,典型者首推楊玉環;宋朝婦人則以瘦為美,典型者首推趙飛燕。兩個朝代的時尚標準不同,審美情趣迥異,上行而下效,影響了舉國上下的審美觀,成語典故“環肥燕瘦”即由此而出。“環肥燕瘦”僅是時尚潮流中的一朵浪花,然而卻折射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哲學命題——時尚觀左右著人們的審美觀,而審美觀則左右著人們的價值觀!

改革開放之初,西風東進,曾幾何時,年輕人以喇叭褲、捲曲長髮、標新立異的服飾烙上時尚的印記。而今,西風漸弱,東風漸強,時尚已逐步擺脫“克隆”,現今中國之時尚已呈本土化、自創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不可否認,時尚的主流、時尚的本質並未改變,但小眾化的時尚、病態化的時尚卻令人堪憂——

網路紅人芙蓉姐姐的惡炒、80後“寶馬女”的炫富、娛樂圈的“集郵男女”以及吸毒、有礙觀瞻的行為藝術等,這種以醜為美的時尚,姑妄稱其為偽時尚,它們不似採花釀蜜的蜜蜂給人們帶來甜美的滋味,倒似一隻只攀附於時尚之花上的蒼蠅,留給人們的只能是噁心!幸虧,這類所謂的時尚並沒有匯流入海,而是大浪淘沙,被一浪又一浪的聲討拍死在沙灘上。

何謂真時尚?網上有一個當代楷模人物的民意調查,航天英雄楊利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現代文豪魯迅、中國首善陳游標等人赫然前列,取代了以往民意調查中名列前茅的歌星、影星與球星。由此可見,科技時尚、文化時尚、公益時尚已牢牢佔據主流地位,而這些時尚元素,代表著人類追求真、善、美的步伐與節奏,這些皆謂之真時尚。

真時尚品之如飲甘醇,催人奮進;偽時尚品之如飲毒水,使人頹廢。真時尚帶來的是美好,偽時尚帶來的只是惡搞。因此,在追逐時尚中,要認清時尚的真與偽。唯有追求真時尚,摒棄偽時尚,這才是與時代同行的核動力。

時尚如歌,須清除雜音,方能奏響時代的主旋律;時尚如詩,須滌濁揚清,方能抒寫時代的新輝煌;時尚如旗,須辨明風向,方能高揚時代的新風骨!

  【評析】

本文是一篇優秀雜文,它從容說理,在漫不經心的拉雜中奇峰突起,鍼砭時弊,釐定時尚之真偽,提出“追求真時尚,摒棄偽時尚”的獨特、新穎的見解。另外,本文材料豐富、新鮮,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能寓哲理於形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