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民營企業與企業文化的區別

職場 閱讀(2.76W)

1.1文化的起源及發展

民營企業與企業文化的區別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一種戰略性的軟體資源。說到底,企業文化的實質就是企業價值觀,它是企業員工在勞動和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共同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準則的沉澱。一個企業的成員如果擁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就意味著員工的思想及行動有了統一的可能性。一個企業的文化底蘊越厚,其發展的潛力就越大。企業文化和體育精神、民族情結類似,是一個虛擬的載體。在企業社會化的程序中,企業文化越來越顯現重要的價值,企業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無形中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企業文化出現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包括企業經營管理哲學、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企業文化是一門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產生的學科。它在世界各國的興起,是現代企業管理科學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企業文化最早出現在西方國家,但真正將企業文化運用的淋漓盡致的國家是日本。二次大戰後,西方國家對戰敗國日本經濟的發展並不看好。但日本在很短的時期內將自己的農業,機械,電子等產品源源不斷的打入國際市場,並佔有了較高的市場份額。這時西方國家開始注意並分析日本成功的原因。他們發現幾乎每個日本的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而他們的企業文化裡又將本國的精神和企業的發展合二為一。如松下集團的“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和親一致、奮鬥向上、禮節謙讓、感謝報恩”。英、美國家的企業比較強調“理性”管理,注重規章制度、管理組織結構、契約、個人奮鬥、競爭等的作用。而東亞的企業則更重要強調“人性”的`管理,如強調人際關係、資歷、群體意識、忠誠、合作等的作用。

1.2企業文化的定義及層次

1.2.1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的定義分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

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狹義的文化是需要通過學習逐步掌握和擁有的,旨在於提高個人的素質和技能

1.2.2企業文化的物質層

企業文化的物質層也叫企業的物質文化,它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為主要研究物件的表層企業文化。

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它是企業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其次是企業創造的生產環境、企業建築、企業廣告、產品包裝與設計等,他們都是企業物質文化的主要內容。

1.2.3企業文化的行為層

企業文化的行為層又稱為企業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包括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係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它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係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折射。

從人員結構上劃分,企業行為中又包括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範人物的行為、企業員工的行為。海爾總裁張瑞敏在一次員工大會上,當著眾人的面將100多臺電冰箱砸爛。這就是企業家的行為,也正是這一砸,才砸出海爾這塊響噹噹的牌子來.還有企業模範人物的行為:大慶油田的王進喜,對待工作可以說廢寢忘食,無私奉獻。

1.2.4企業文化的制度層

企業文化的制度層又叫企業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企業領導體制的產生、發展、變化,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文化進步的產物。企業組織機構,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包括正式組織機構和非正式組織機構。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管理時所制定的、起規範保證作用的各項規定或條例。

1.2.5企業文化的精神層

企業文化的精神層又叫企業精神文化,相對於企業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來說,企業精神文化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現象,在整個企業文化系統中,它處於核心的地位。

企業精神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它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它是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的昇華,是企業的上層建築。在這裡要強調一點,就是先是有精神文化,然後才有的行動和執行。如果精神文化制定不夠完善。那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戰略目標模糊不清,戰略行動沒有方向,戰略效果無法完成。因此精神文化的建設與執行就由為重要。

1.3企業文化的意義

企業文化的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它一方面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生存,使企業組織具備不斷改進的能力,提高組織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實現個人職業生涯與企業總體目標的真正融合,使人們在工作中體會生命的意義,使員工個體得到全面發展,同時使企業整體得到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