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二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學的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1.5W)

我在教學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統計》一課教學中,進行了多項實踐活動和課堂教學活動,將枯燥平淡的數學教學融入到生動形象的活動中,氣氛活躍,提高了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明白了數學源於生活需要,數學服務於生活的道理。

二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學的心得體會

  一、課前活動,打好鋪墊

上好一節課,課前準備是少不了的重要環節,雖然本課按計劃在週五上,但我校年級組在週一就進行了例行的集體備課,我們認為《統計》這課知識點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原始資料的採集。如果當堂採集資料,一堂課40分鐘就會有一大半時間不是用於關鍵的知識點教學,且相關技能如認真畫好圖表、認真分析數段關係等都會打折扣;如果提供現成的資料,雖然能提高知識點教學的時間比率,提高教學容量,卻因資料單調而不能形成深刻的記憶,教學效果不佳。經討論,我們決定將部分資料的採集融入到課外遊戲中,在不影響學生課間休息的前提下,採集好本課所需的部分資料,為大容量的高效授課打好鋪墊。

首先我設計了一份漂亮的個人資訊採取卡,內含學生的學號、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表格,卡面是喜羊羊等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背面是本班的課程表和一兩句激勵的語言,學生們愛不釋手,喜笑顏開,然後是提供兩把體檢秤,在門上用雙面膠貼好有標尺刻度的豎條,老師只要求看誰填得最好,看哪個組填得最認真。結果到週三就完成了任務,本人將以上資訊內容在教室裡填到電腦上,引來不少同學圍觀,還有幾個同學做了"志願者",主動幫我報資料。最後,我將全班的資料清單貼在教室前,同學們都爭相觀看,可能是在將自己的資料與別人作比較。這樣,我輕而易舉地將課堂上要花的時間無形地"轉移"到活動中,為本節課的高效打好了基礎。當然,資料採集的過程我都沒有提醒這是本課需要的資料,以便保持授課的新鮮感。

  二、課堂活動競爭合作

課堂教學是授課的主陣地,如何組織課堂的節奏和活動是教師執教藝術和水平的體現。除了有效過渡外,本課基本採用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的形式,將活動貫徹於課堂始終,寓教於樂,輕鬆完成授課任務。

"你還記得一年級時身高和體重嗎?"這句話引起學生熱烈反映,學生們實際上並不記得一年級時的體重和身高資料,但由於前幾天親自測量了身高和體重,所以猜測的也不會相差太遠,個別將身高米和釐米以及體重的克和千克弄反的,往往引得大家忍不住大笑,如30克的人被說成比一杯水還輕,110米的人被說成比姚明高很多倍的"巨人",發言的人做個鬼臉,鬨笑的人善意的反駁,嘻笑中老師將準備好的"老"資料呈現出來,每個人都自然接納了老師提供的資料,並將資料填在老師準備好的身高和體重兩個表格中,各組長在講**報告本組的資料所在的資料段,自然而輕鬆地完成了本課第一階段的教學。

今年你的身高和體重是多少,你知道嗎?由於前兩天剛測量,學生回答積極性十分高漲,準確率幾乎百分之百,課堂氣氛十分高漲。老師要求學生根據上階段的統計方法,自行設計合理的統計表,並幫助老師進行統計,每個人都動了起來,每個組都動了起來,很快,本課主體授課內容--統計,就在同學們的活動中輕鬆地完成了。

接下來便是本題的'拓展,看到以上資料,你有什麼想法和建議?學生們回答五花八門,經過討論和總結,大家都明白要多鍛鍊身體,不偏食,要減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使本課主要內容完滿完成。

第三階段是統計應用,本人結合本校的"彎腰行動"和"第二課堂"活動進行教學,由於發生在每個學生身邊,所以自然而親切。

"彎腰行動"是本校德育處組織的撿拾垃圾做好事的德育活動,本人要求學生將做好事的記錄拿出來與小組分享,同學們熱情高漲,都為自己做的好事而驕傲,在進行生動的德育教育的同時輕鬆完成了撿拾垃圾的分類統計。

"第二課堂"是我校為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而成立的各種課外學習小組,全班學生大部分都參與其中,有的是畫畫組,有的參與舞蹈,有的參加籃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老師出示表格,點四個學生在**為全班統計,統計後對學生的喜愛進行了分析,並大力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了激勵的效果。

在統計技能中,除第一階段統計表(學生在一年級體重和身高)()為老師提供的模板外,其它統計表格由學生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完成,看誰的表格做得好,看誰的統計更準確,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提高技能,在活動中既互相競爭,又加強了合作意識。

  三、課後延伸學以致用

授課結束,但活動並沒有結束,為了鞏固統計知識,我安排了學生製成垃圾撿拾表,要求學生在課後多做好事,並記錄下來,每週全班一統計,將德育融入數學活動中,學以致用,在提高的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修養。

在本節《統計》教學中,我有機利用學生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操作才能,使學生手腦並用,融會貫通,德育智育相整合,順利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