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分層教學

校園 閱讀(2.49W)

分層教學模式一

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分層教學

  (一)情景匯入,導學展示

情境匯入就是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和材料, 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下鋪墊,導學是指學生在教師已經預設的問題和材料下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展示”就是把自己學習的情況通過教師提問或組內展示或黑板展示的形式彙總到教師那裡。然後教師根據課堂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糾正講解。本環節以學生學習展示為主,教師糾錯講解為輔。這樣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注重了學生學習的過程,注重了學生方法和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合作互助、分層練習

教師課前要研究分解本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導學案預設好的練習根據自己基礎能力的情況先完成與自己能力相對應層次的練習,完成後,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再去完成其它的提高型習題;等大多數學生都完成與自己相對應的練習後,先組內互相檢查完成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先組內討論糾正。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派代表提出了,然後由其他組回答解決。都解決不了的,就是本節課的難點,再由教師去集中引導分析講解;這樣在教師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不僅節約了講解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他們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師在本環節的教學中,不僅要善於把握教學時機,合理引導學生學習,及時調控課堂的教學節奏。還要重點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優秀生對學困生的幫助落實情況以及每一組中的疑難問題的處理情況。教師對各小組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分析、講解,掃清他們學習的障礙。

  (三)分層檢測,反饋小結

在最後的時間裡,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 以分層測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測驗,檢驗每個層次的學生本節課學習情況是否達標。教師應該在學生達標測驗的過程中,就開始對部分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的作業進行抽樣批閱,課堂中其他沒有批閱的作業,課後應該由組長和學科組長共同進行批閱,批改完作業後並寫出分析交於教師審閱。

分層教學模式二

  一、根據學生差異劃分層次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首先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數學成績、心理、技能、智慧等劃分學生層次,主要分為上、中、下三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能力、需求和興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部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中數學教學目標層次化

根據學生不同的數學知識水平和高中數學教材要求,將教學方法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結合在一起,將班級中全體學生劃分層次,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高中數學“三角形恆等變換”教學中,要求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牢記公式,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解答數學題目;要求有一定數學能力的學生理解公式,能夠熟練地應用公式解決數學題目;要求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自己推導公式,能夠熟練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複雜的數學題目。

  三、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層次化

高中數學要本著“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的教學原則,根據教學目標,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

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主要以中間層次的學生為重心,兼顧上游和下遊學生的數學需求,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數學教學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提升數學教學內容,不能有太大的層次落差,要保證數學基礎較差的低層次學生基本能夠聽懂並且及時輔導,數學能力較強的高層次學生及時掌握教學內容。

分層教學模式三

  (一)精編題組,先練後教

1.根據學生分層狀況,可以運用多媒體或導學案課前設計好練習題。2.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來回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完成相應的習題,並對優等生和學困生進行鍼對性的指導。3.練習題做完後,先在組內展示,然後教師點名課堂展示,儘量多給學困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說基礎題做題的思路。再給中等生分析體現數學教學重點內容的題目。然後抽部分優等學生分析講解難點問題,教師最後作評判或補充講解。

先練是指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應相應層次的練習進行學習,或對同一內容,作不同層次要求。後教是指對班級內出現的共性的學習困難,進行點播精講。

  (二)小結提升,當堂測試

針對課堂的練習情況,教師引導學生來梳理數學基礎知識,歸納數學學習方法,構建知識體系,達到我們練習課複習的目的。

在本節課的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做題速度,在做題中培養學生比別的同學做得快、做得好的競爭意識,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三)分層批閱,糾錯過關

在本節課這個環節,教師要對學生練習進行及時批閱,以達到督促學生糾錯過關的目的。當然教師為了減少工作量,可以在批閱環節實行教師批閱、學科組長批閱、組內互批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自律性。但教師在批閱練習中,一定要在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中各佔一定比例,實行迴圈批閱,已達到掌握全班學生學習情況的目的。

練習課的目的,就是對數學一階段所學知識的練習和鞏固,採用分層練習,並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不同要求,有利於因材施教,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為目的`,使每個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都有所收穫。

分層教學模式四

  指導學習分層次

在教法選擇時,應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困生主要採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對優等生主要採取抽象思維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分層次地指導學習,使教師的教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促使教與學互動。

例如:教學求“平均數”時,第一步認識求總數,第二步認識份數,第三步認識如何求平均數,這樣分層教學使學生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並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學習的“中途休息驛站”。老師的課堂提問也應該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情況,先提問學困生,通過他們的思考及老師的引導來回答問題;然後,再把問題展開,由淺入深,提問中等生;在突破重點難點時,就要發揮優等生的優勢,啟發全體學生深刻理解,及時進行反饋。

  作業練習分層次

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數學習題好比磨刀石,使學生的思維越磨越鋒利。”“作業練習分層次”是指教師在設計練習、佈置作業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各種情況,設計出不同的、適合各層次學生的作業練習,從而幫助、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效地完成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確保學困生能掌握基礎知識,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中等生可以在保證基礎知識紮實的情況下有較大的進步,在靈活運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優等生則能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拓展,使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訓練。還可以把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面向所有學生,側重於鞏固基礎知識練習,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選做題,面向學有餘力的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較高層次要求。一堂好的數學課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精心設計層次化的練習和作業,供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作業的批改方面,也應體現層次性,對於學困生的作業經常是當面批改,這樣可以與學困生面對面的交流,進行個別輔導,讓學困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而對於優等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