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課堂中的放手分析

校園 閱讀(2.23W)

一、課堂教學教師放手的必要性

數學課堂中的放手分析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傾向的影響,很多老師“顧慮重重”:放手讓學生思考不放心,放手讓學生解題不放心;放手讓學生討論不放心;等等;於是就出現了課堂上“包辦式”、“填鴨式”、“注入式”的滿堂灌,這種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忽視學生動手參與的做法,嚴重阻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人生兩寶,雙手和大腦。”動手動腦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學生要大膽的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去驗證自己所學的東西,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裡的放手也並不是沒有邊際、沒有目的的,脫離實際的去放,而是在老師有組織、有安排、有目的的去“放”,從而達到“收放自如”的效果。讓教師真正成為“導師”,成為學生構建知識路途中的引路人,課堂是舞臺,學生是演員,老師是導演,課堂應真正的還給學生。在教學中,讓學生唱戲展示自己,教師應該像聽眾那樣仔細傾聽,抓住關鍵進行點撥,為學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二、數學課堂教學放手的方法

1.換“有目的的引導”為“放手讓學生自主摸索”

我們很多老師在引進一節新課的時候,往往有目的性的小心翼翼的匯入新課,甚至有的老師“直入主題”。我所謂的自主摸索,就是摒棄老師有目的的匯入課,而是在課堂上,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在老師的引導組織下,放手讓學生去摸索去發現本節所要學習的知識點以及重難點,以及對本節知識拓寬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下面我來談一談我的一些做法:

(1)明確任務,自主摸索。學生根據自學後對本節知識點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預設學習目標。然後,學生再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目標,並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問題先行深入探究,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為展示成果做準備。

(2)預設問題,引入探究。如《30°,45°,60°的三角函式值》這節課學習中,教材中把正弦、餘弦、正切混在一起一共提了三個問題,如果學生按照教材提供的問題進行探究會遠遠達不到老師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我借鑑舊教材的處理方法進行了歸類,在黑板的一個版塊上我畫了三個直角三角形(分別含有30°,45°,60°角)。在這三個直角三角形下面附加四個問題:(1)你能求出30°,45°,60°角的正弦值嗎?(2)請你觀察以上三個函式值,你能找個竅門以最快的速度記住它嗎?(3)請你總結一下正弦值是隨著角度如何進行變化的'?(4)請同學們比較以下函式值的大小。下面的餘弦、正切仍然按照這樣的思路設計問題,本節課的探究效果還是很理想的。

這樣,經過一系列的探究後,比老師“直入主題”的導更?有利於學生形成知識規律

2.換“學生的孤軍作戰”為“放手讓學生合作交流”

俗話說:“兩個人的智慧勝一人”將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同學、每個小組完成,先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可能隱含的規律,來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發揮每個小組的集體智慧,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回顧預探究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程序,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

3.換“老師的展示”為“放手讓學生展示成果”

在一節課中,我們很多老師學會了包辦:“包想”“包講”“包做“,往往會出現“老師講的口乾舌燥,學生收效不大的局面”。這種“老師累,學生並不領情”的局面很讓老師們深惡痛絕。那麼又如何讓學生“領情”呢?那倒還不如把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來“展示成果”!

這個環節是展現提升環節,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自己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等;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都會的不展示,學生出錯率高的,一題多解的,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能與日常生活相聯絡的內容將是我們展示課重點的展示物件。那怎麼展示呢?

(1)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恰當的時候給學生“加油喝彩”

同學們在研究教師所給“展示”問題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組對本組所要展示的問題進行認真研討和準備,並指派一名代表“登臺”講解或指派幾名代表共同“表演”,只要學生展示的有水平,講解的有道理,就恰到好處的給學生“加油喝彩”!

(2)鼓勵學生髮現和反饋不同的方法,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當一個同學講解完以後同組的其他同學可隨時補充,其他組的同學也可以隨時切磋甚至批駁。,有不同方法的同學還可以講解其它的方法。注意每個學生展現的機會,尊重每一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敢想、說、問、演、答,張揚個性,釋放潛能。

(3)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評與互評

最後一個“放”,就是別忘了放手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自評與互評:①知識點。②解題的關鍵。③注意事項。④容易出現的錯誤。⑤輔助線的新增,輔助線的新增規律。⑥做題時出現的錯誤。⑦一題多解的不同點與相同點。

這種“收放有度”,充分利用了“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生表演展示”這一教學組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一節好的課,不在於“講的是否精彩”、“講的是否到位”、“講的是否透徹”。我們的課堂如果是教師以“講”為主的課堂教學,甚至是表演的課堂,學生不痛不癢。多講的弊端在於:大部分時間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學生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實踐訓練,沒有進行自我加工、重複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話,或沒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來。課堂是要講的,不講不成課。但怎麼講?尤其是講多少?這些都是需要永恆研究的問題。課堂的本質在“學”而不在“講”,要把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學。講也是學的一種方式,但不能成為幾乎唯一的方式,學的方式應多種多樣,尤其應探究主動學和自己學的方式。讓學生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讓學生通過展示,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展示自我能力,自信心會逐漸得到增強,自卑感慢慢消失,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抬起頭來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