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八年級資訊科技教師教學計劃

校園 閱讀(7.14K)

資訊科技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資訊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有關資訊科技教師教學計劃,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八年級資訊科技教師教學計劃

  【八年級上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一】

一、 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的學生對於資訊科技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但由於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現象,學困生在學習上懶惰、怕動手動腦,再加有相當的一部分學生在資訊科技課上熱衷於小遊戲,只要教師看不到就會分神。學困生差因分析:學困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課後不復習。對一定要求掌握的資訊科技概念及操作要領不加強鞏固,對資訊科技開始有些興趣,以後興趣越來越淡。

二、 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採用福建省義務教育出版社的《資訊科技》八年級上冊。

本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文字閱讀能力、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本課內容以“任務”為引導,以“活動主題”為主線,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藉助資訊科技工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體驗資訊科技的功能及應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意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識,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多媒本作品的開發、photoshop軟體的應用,具體知識點如下:

photoshop軟體:瞭解photoshop軟體的功能與主要特點;掌握photoshop軟體的啟動與退出;掌握基本影象的處理和綜合運用。

多媒體:能合理地賞析常見的多媒體作品、能運用多媒體制作軟體編輯聲音、視訊、圖片等素材。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學困生提高,使學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逐步提高,為高中階段資訊科技取得打好基礎。

五、 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八年級上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二】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91、194、196三個班的資訊科技教學。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體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二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雲南省實驗教材,資訊科技八年級第2冊,本教材的設計考慮到零起點學生的特徵,注重資訊科技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根據國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內容以活動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的活動設計力求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建構知識,掌握資訊科技應用的能力。

內容包括:平面素材加工與整合,音視訊素材的加工,認識網路及網頁製作。

其中“認識網路及網頁製作”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知識點:影象的獲取、影象的加工處理、簡單平面設計、聲音的採集和編輯、影像的簡單編輯、計算機網路、區域網、資訊保安及網頁製作。重難點:網頁製作。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如何採集、加工平面素材,並進行簡單的平面設計。

2、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影象、聲音、視訊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拓寬了學生認識世界的視野。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初步學會辨別網頁的佈局元素,綜合運用網站和網頁的製作技巧,建立一個簡單的網站。

6、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 內容

第一課時 講解學好資訊科技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 檢視計算機的硬體配置,安裝新硬體

第三課時 瞭解計算機作業系統,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 第四課時 獲取、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第五課時 瞭解病毒,防範惡意程式碼

第六課時 掌握採集與拍攝影象的技巧

第七課時 學會處理加工影象

第八課時 採集、錄製聲音

第九課時 掌握剪輯與合成聲音的方法

第十課時 獲取與剪輯視訊

第十一課時 初步認識powerpoint

第十二課時 籌劃一份簡報

第十三課時 新增文字、圖片、圖表

第十四課時 幻燈片中新增表格、聲音、視訊

第十五課時 設定物件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課時 設定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第十七課時 釋出簡報

第十八課時 綜合活動:製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課時 複習

  【八年級上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三】

為了深入實施教學改革,使我校資訊科技教育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全面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進一步加強教學科研,探尋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徑與方法,結合學校的特點和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檔案要求,學校本著一切為師生服務的宗旨,繼續發揚“團結、創新、協作、奉獻”精神,規範機房管理、完善校園網、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服務意識,認真做好學校資訊化的各項工作,努力提高學校資訊化的管理水平,探索教學規律,遵循教學原則,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使我校的資訊化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分析:農村的學生,條件都不太好。但對微機很感興趣,因而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要利用學生的特點和差距,切合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微機課上掌握一定的理論及技能。根據該年級學生在七年級的表現,本學期開學後必須認真整頓,狠抓教學常規,繼續運用嘗試教學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能。

2、教材分析:資訊科技教材內容呈板塊結構,共四章內容,供全學年學習。第一板塊為網站的建立,此板塊是在以前學過的WORD、FRONTPOWER等內容基礎上的綜合利用,通過學習製作網頁,第二板塊為資料庫,此板塊對資料的統計、分析管理,通過格式化、圖表、函式的使用,美化圖表。

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第三板塊為動畫製作,通過運動和變形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第四板塊為資訊科技應用,此板塊是將各種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綜合運用,解決具體問題。因為本學期時間短,任務重,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就必須抓好課堂教學,才能夠順利完成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特別是今年的測試次數增多,計算機課時會受影響,所進行的教學內容,必須當堂消化、吸收,不濟佔學生課餘時間,減輕學生負擔。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本學期的教學內容較多,通過學習,學生掌握書本上的知識,理解概念,提高操作能力,能夠運用相應的技巧,熟練利用各種工具。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修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對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到肩負的重任,為祖國的發展而學習。

4、成績目標。在本學期中,認真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參與、嘗試、發展,抓好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提高,爭取70%的學生成績達到合格等級,為培養學生的資訊修養打下良好基礎。

  【八年級上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四】

一、教學目標

本學期主要通過網路基礎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網路有個基本的瞭解;通過實踐操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網上收集、交流資訊的基本操作;通過程式設計初步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程式設計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初步學會把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轉換為程式。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還要讓學生了解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道德,國家有關因特網管理及資訊保安的法規;讓學生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資訊來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抵制不良資訊,正確使用資訊;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刻苦鑽研與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教材實用性強,圖文並茂,但難度增加,這部分的內容對學生的數學知識、邏輯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對於村鎮學校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2、教材內容:八年級的《資訊科技》總共有六個模組的內容,模組一是《多媒體素材的獲取與處理》,模組二是《簡報》,模組三是《flash動畫製作》,模組四是《網頁設計與製作》,模組五是《QBASIC程式設計》,模組六是《智慧機器人》。

3、重、難點:重點在於對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的瞭解及應用;難點在於對模組二的內容要在學會操作之外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

三、教學方法和主要的措施

針對以上幾點,主要措施如下:

1、關注學生髮展,注重學習過程的精細化。採用“平時分積分制度”。

2、注重教學活動過程的精細化。機房的機器基本上可以實現每人一臺電腦進行操作。在上機時,要求每位同學嚴格按照學號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詳細制定機房紀律在班上宣佈,如上機時不得下位、調位,不得大聲喧譁,有問題時舉手提出來等;如有違反則扣除平時分。

3、培養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風氣。具體每班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三人左右,從中挑選出有責任心、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成為小組負責人,小組之間展開競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上機操作時有些同學遇到疑難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

4、多種教學模式並存,提高教學效率。計算機課程基本上全在機房上課。對於基本知識,採用“演示——操作——提問——解疑”的教學方法,藉助多媒體教學軟體及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比較直觀邊看演示邊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程度適當補充一些最新的資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對於網路應用的操作部分,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佈置任務,利用網路教室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控,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上網習慣。

四、業務自修

1、在備課的精細化上多鑽研: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鑽研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十備:一備滲透德育;二備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方法得當;三備資訊科技的基本概念;四備資訊科技基本操作用語、基本術語;五備資訊科技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六備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七備資訊科技實驗操作的增補及成敗關鍵;八備學生自學提綱;九備操作練習作業精選;十備課堂教學的總設計。

2、注重課堂教學的精細化: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後連線,板書規範清楚,教態和藹、自然,採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後記。

3、認真佈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複習工作,以利於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於強化資訊科技術語、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4、認真組織資訊科技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5、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採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