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運用對話教學法活躍語文課堂氣氛

校園 閱讀(2.19W)

一、現代課堂需要對話教學

運用對話教學法活躍語文課堂氣氛

當代社會,對話已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狀態,作為對時代精神的迴應,對話精神已被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使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一)對話教學是順應教學觀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觀念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創造者,是課堂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它倡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師生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和溝通。而對話教學正是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教學方式,是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形態。

(二)對話教學是新時期學生髮展的需要。

新學生觀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裝知識的容器,這就要求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學”,積極配合教師教法的改變,積極參與到學習程序中去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獲得學習的能力。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學生創設民主、平等的對話情境,給學生充足的機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

(三)對話教學是提高語文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語文學習的每一個活動都應引起學生知識、能力、情感諸多方面的變化。但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無形中成為知識的佔有者,教學成為單邊活動,學生學習興趣銳減。這是語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使語文課堂教學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基礎上,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在討論、辯論、質疑等對話過程中,增強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提高教學實效,而對話教學正是這種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

二、語文課堂上對話教學的實施過程

(一)課前充分準備,激發參與熱情。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新課標強調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因此,要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語文教學不應也不能侷限於教科書,而應融入生活、走向社會,師生應加強與時代、社會的對話,為語文教學注入時代活水。

1.教師要與時代對話,不斷更新知識。

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求語文要重視用豐富的人文內涵來影響學生,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課程資源意識,立足社會生活,開闢學習資源: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社會動態,都可成為課程資源。教師必須先參與、融入社會,與社會對話,走在學生之前,自主學習,進行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彼此間對話、交流。

2.學生要與社會對話,兼顧課內外。 "

新課改倡導關注學生個性和人格的培養,這就要求學生不能成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必須瞭解當代社會,吸收新資訊。在教學中若只展開人與文字的對話就顯得空洞,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它應該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熱點知識聯絡起來,教會學生用眼觀察,用耳傾聽,用心去感受,這樣學生才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如在教《離開雷鋒的日子》時,讓學生蒐集有關見義勇為的事例,與社會展開對話,讓學生在對話中生成情感品味,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

(二)實施對話教學,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1.營造和諧平等的氣氛。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鼓勵學生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平等愉快氣氛中學好知識:要巧妙地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去挑戰自己、發展自己、超越自己;要鼓勵學生提意見,允許學生講錯,允許學生提出與教師、教材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觀點,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對話教學營造和諧平等的氛圍。

2.啟用教學主體的對話。

教師、學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兩個最基本的因素。兩者之間的關係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學主體之間的對話意識是對話教學不可缺少的必要形式。

首先要注意師生對話,這是對話教學的最基本形式。根據新課程標準,在課堂教學中有兩個主體,一是教師——教的主體,二是學生——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應體現兩個主體的對話交流和互動合作關係,而不再是傳統的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關係。師生對話過程不僅是師生語言的交流,更應該是師生心靈的彼此接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溝通,是心理、情感的對話。如在教《論語》時,孔子讚揚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如果僅僅是翻譯、得出結論,那課堂氣氛就呆滯了,成了知識單向的灌輸,如果教師問:你對顏回的這種生活方式是持什麼態度?贊同、否定還是另有看法,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有人贊同:以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安平樂道來解釋;有人反對:認為新時代的人應該投身於社會建設之中,而不是孤芳自賞;還有人從孔子“入世與出世”觀點進行分析,一分為二地評點……針對學生的各種看法,教師順勢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特點相結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深入分析,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過程中,教師用鼓勵的眼神、讚許的微笑、肯定的語言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情感的對話,學生的參與熱情被激發,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效果。

其次要重視生生對話,這是對話教學的必要形式。傳統課堂上只存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只流於形式,甚至根本不存在。實際上,生生對話是學生形成的以互相合作為基礎的各種綜合能力所必須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激發、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創造欲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要在為學生創設對話的情景、明確對話話題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辨駁他人的觀點,如針對學生想輟學打工的想法,結合演講的教學,我組織了一場辯論。圍繞“先上學還是先掙錢”展開辯論。正反兩方積極備戰,辯論時脣槍舌戰,場面達到了白熱化的狀態。這樣的活動既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引發了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一舉多得,師生皆樂。

(三)採取各種措施,鞏固課堂效果。

1.展示成果,體會對話的成功。

心理學認為,人具有被認可的需求。當他的努力獲得他人的讚賞、肯定時會激發更大的熱情投入此項工作。所以在學生積極投入對話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組織一系列活動。如組織演講、小組辯論、課本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盡情展現自己的才情,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體會到主動探索、獲得能力的喜悅,樹立自信,激發潛能,多方面培養能力,讓語文科成為他們成長的心靈家園。

2.藉助交流,深化對話效果。

師生在課堂上運用對話教學之後,課後還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教學資訊交流,以此來促進對話教學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師生之間可通過作業評改、網路交流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是否感興趣,問題設計是否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以便下節課及時調整。其次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心得,集思廣益、求同存異,積累閱讀、寫作的經驗,避免邊學邊忘。

3.走向社會,讓對話永葆青春。

帶著文字中的思想,到社會中去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能力,讓對話教學取得豐碩的成果。這是深化對話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學習了《北京胡同》之後,可以組織學生到家鄉去調查傳統節日、古建築在城鄉的存在情況,探求傳統文化的保護問題,使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實踐,既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變化的責任心,又鍛鍊了分析、寫作能力,培養了人文素質,大大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範圍。 "

三、對話教學運用的原則

(一)加強學養儲備,巧設對話話題。

對話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開放的關係,這對教師的學養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前首先必須備好課,深入鑽研教材,讀準、讀懂、讀透教材,仔細規劃每節課內容;其次要精心設計問題,設計出能激發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解決的興趣的教學問題。因為問題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對話的成效;再次,問題的設定要有個度,難度不能過高,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從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解決意外情況,掌控對話方向。

課堂教學是動態的過程,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固然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制定出應對課堂變化的多種預設方案,但課堂教學程序中的所有變化並不是都可以預測,對於課堂上出現的種種意外,教師要憑藉自己的教學機智去積極應對。如一次在上寫作課時,分析到“誠信”的話題,有人發言:“周圍處處都是不誠信的人發財了,我不認同誠信。”許多人附和,我一愣,但馬上反問:“這些不誠信的人後來怎樣了呢?”學生靜下來思考、分析,許多人發現,不誠信的人大多難以長久成功。我在他們思考後引導歸納:在社會轉型期,的確存在這種現象,但不誠信就無法長久立足,他們可以獲得一時之利卻難以獲得一世之利。同學一定要走誠信之路。這樣的引導解決了他們的疑問,又完成了對學生的教育。因此,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冷靜面對,因勢利導,從方法和知識上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

(三)鼓勵創新思維,尊重對話結果。

學生的個性各具特點,他們的思維不是固定的,探究性對話的課堂更是激發了他們的個性才情。對於同一篇文章,不同個性的學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求同存異,讓答案變得豐富多彩。如在學《阿Q正傳》時,在課後拓展這個環節,教師問:“現代社會還有阿Q嗎?”學生脫口而出:“沒有”,但馬上回過神答:“有。”於是教師引導他們發現身邊阿Q式的人物,讓學生明白:阿Q精神仍存在於現實社會。教師又進一步引導:但阿Q精神對現代社會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學生又深入分析,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形成三種觀點:一是需要;二是不需要;三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它。教師不強求學生統一答案,而是擺出事實,讓學生分析選擇。這樣的思考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顯露出來,不僅培養了他們的探究精神,還提高了文字學習的效果。

(四)深入交流合作,擴大對話層面。

在對話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的上課熱情被激發,課堂氣氛顯得活躍,但是在熱鬧的表象下要有深入的探究,防止作秀、流於淺層的問答,避免課堂上氣氛浮華不實,看似師生互答頻繁交流熱烈,但實質上是教師一人獨白式的對話,失去了對話的平等、交流內質。

在以小組討論式為主的生生對話中,教師要關注那些內向不善發言的學生,引導他們融入小組討論,而不能讓小組討論流於形式,成為少數思維活躍學生的一言堂。

對話教學是師生在雙方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是實踐師生互動和合作學習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手段之一,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將不斷努力地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