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考研教育學有哪些教育的功能

校園 閱讀(1.17W)

考研衝刺複習階段,可能大家都在忙著做真題、模擬題、背誦考研政治,而忽略了對專業課的複習。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教育學指南攻略,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教育學有哪些教育的功能

  考研教育學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經濟功能

教育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教育擔負著培養勞動力的任務,是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也是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社會再生產主要依靠勞動力再生產而實現,而勞動力再生產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教育和培訓。具體說來,普通教育旨在傳授一般的文化知識,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進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背景;職業教育旨在傳授從事某一職業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提高人的勞動能力。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對政治的作用不僅表現在能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國家的政治民主。教育促進政治民主化的功能在當代表現得尤為突出、重要。教育傳播科學真理,啟迪人的民主觀念。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它以文化為中介,客觀上起著文化的傳承和普及作用。正因為教育的獨特作用,才使得人類積累的文化代代相傳。教育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它必須對浩瀚的文化做出選擇,根據統治階級的需要和學生髮展的需要,對社會現實的文化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去偽存真,向學生提供科學的、有價值的文化。教育還具有文化交流、融合、更新、創造等功能。

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具有促進科技發展的功能。首先,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次,教育是促進科技革命與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夠直接生產科學技術,特別是高等學校通過創造和發明新的科學技術從而發揮再生產科學技術的功能。科學技術的創新依賴於人才的創新,而人才的創新無疑依賴於教育。

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不僅對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有著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作為促進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活動,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善人口質量。當今的教育不只著眼於培養少數專業性、高科技人才,而是通過普及義務教育,實施人才開發戰略,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毋庸置疑,良好的教育能使我國由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強國。

  教育學考研主觀題答題技巧

1.辨析題

辨析題即辨別分析題,要求考生對試題所表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正誤進行判斷,進而對其理由作出分析。這類題目的中心話題多是考試大綱所涉獵知識的重點、難點或容易發生歧義的問題,其觀點正誤混雜,考生解答時往往容易“顧此失彼”,這類試題的出現有助於克服考生在學習中的死記硬背現象,突出了對考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時也增加了試題的難度。答題時要先明確判定“對”或者“錯”,然後再進行分析。由於題目本身多為判斷句,所以分析時,一般應先圍繞前半句解析,然後再圍繞後半句解析,最後作出結論。

辨析題解答技巧:一要,認真審題,弄清題目的主要意圖是什麼,明確考察的概念指的是什麼,要注意類似名詞、概念之間的區別,如:“教育目的”和“教學目標”,“教育制度”和“教育體制”,防止交叉混淆甚至張冠李戴;二要,表述要準確,不能含糊其詞、模稜兩可或不知所云;三要,文字要簡練,只要把名詞、概念解釋清楚即可,無需展開敘述,也不要旁徵博引,只需要答出經典的部分即可。要儘可能條理清晰,最好分出幾點來論述。

2.簡答題

簡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雖為簡答,但作為研究生考試,也要適當展開,最好按照平時答論述題的方式回答。條目要清晰、要點要準確,不過,圍繞要點所作的解說,可以相對自由和隨意一些。

簡答題解答技巧:(1)對已有的科學事實和觀點做出肯定,闡明其具體表現,這是簡答題中比較好對付的一類問題。在回答中,只要說明“是怎樣”,就可以了。(2)比較難的一種問題,突出實踐過程,強調具體方法,回答“應當怎樣”。對這類問題,要注意操作的程式性,否則回答就可能出現錯誤。回答時注意:①合理利用日常概念②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和經驗③…④要將詞和感性材料結合⑤正確下定義⑥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概念(3)最多的一類問題,要求闡明原因,回答“為什麼”。對這類問題,關鍵把道理講清楚,看你的論據是否全面。(4)在簡答題中,最簡單的是一些記憶性問題,不要求你解釋,只要求你整體把握。一個問題回答的要點多,是這類題的特點。

3.論述題

理論性強,是論述題的最突出的特點。理論要有深度,是論述題主要的質量要求。做分析論述題目,要能顯示自己紮實的理論修養和相對獨特的個人觀點,

論述題解題技巧:一是,論述題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論,其中一些問題,需要全方位論述,因此,開闊視野,多角度看問題,就是解答論述題的首要策略。二是,一般在字數上答得越

多越好,至少不能少於一頁答題紙。如果偶爾遇到不太熟悉的題目,那也應是大綱裡的內容,冷靜思考一下就可以解答了。這裡提醒考生:千萬不能出現漏題現象。關於時間分配問題,總體原則是基本按分值分配時間。

4、實戰練習

【例題】簡述孔子的教師觀。

答案要點:學而不厭(3分)誨人不倦(3分)以身作則(3分)愛護學生(3分)評分說明:上述諸要點若能略作闡述,另酌情給1~3分。

作答思路:第一步:找人物語錄,相關的全寫上,寧多勿缺;第二步:教師觀—教育學原理第十章師生關係專業情意、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師生關係標準:教學相長、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寬容理解

【例題】簡述道德教育體諒模式。

答案要點:體諒模式是英國學者麥克費爾等人建立的一種側重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4分)該模式強調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和社會技能,引導學生學會體諒,學會關心。(4分)該模式通過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會情境問題的教材(《生命線》),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道德學習。(7分)

  教育學考研大綱詳解:中外教育史

教育學考研大綱詳解:把握史實線索 構建知識體系

中外教育史的內容在教育學統考中佔100分左右,與教育學原理分值持平,但是其涉及內容在幾個學科中是最多的,而且知識點是最瑣碎的,歷年對於中外教育史內容的考查都是注重基本知識點的識記性考查,而且考試內容五花八門,覆蓋面很大,這也構成了中外教育史學習的最大困難。教材和大綱考查內容多而零碎,考生們時間精力都很有限,所以學習中外教育史一定需要找到良好的學習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一、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識,瞭解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程序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準確理解有關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中外教育史實,總結經驗與教訓,為現實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啟示。

二、中外教育史考點解析

對中外教育史的內容,複習時首先應該對其總體內容有一個巨集觀上的把握。中外教育史均分為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三個部分,複習時應注意各部分之間的劃分是怎樣的以及這樣劃分的依據,這有利於考生對中外教育史的整體有一個巨集觀的把握,形成知識框架,為識記具體內容時提供幫助。

1.中國古代教育

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較多的章節,考點非常多。

該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從原始社會學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務運動之前的幾千年的中國教育史做了一個全面梳理,內容相當龐雜,但是同學們可以打破大綱的知識點排列方式,重新組合整理。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學校改革史三個維度進行劃分:把孔丘、孟軻、荀況、墨家、道家、法家、戰國後期教育論著、董仲舒、王充、顏之推、韓愈、朱熹、王守仁、黃宗羲與顏元的教育思想總結成思想史,穿成一條線;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獨尊儒術與讀經做官教育模式、察舉制度、隋唐教育體系、科舉制度及其演變等內容歸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條線;把官學、私學,稷下學宮、太學、郡國學與洪都門學、國子學、四館與總明館、書院的發展、私塾的發展等知識歸類為學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條線;這樣三條主線把古代教育史內容分割明確,比較便於記憶和複習。經過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選擇題、辨析題和簡答題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論述題中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思想進行了靈活及綜合的考查。大家複習時注意靈活改變策略。選擇題:本章所有知識點都可能通過選擇題來考察;辨析題、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軻的教育思想、荀況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講學時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顏元的教育思想、顏之推的教育思想、韓愈的教育思想等。

2.中國近代教育

本章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所佔的比重不相上下,考點較多。

按時間線索來梳理,該部分內容共分三部分,從近代教育的起步、近代教育體系建立、近代教育體制的變革幾部分概括了從洋務運動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教育發展的史實。在複習的時候也可以分成思想史和改革史來分別把握,比如把張之洞、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蔡元培、新文化教育思潮等的教育思想劃為思想史;把教會學校、洋務學堂、留美教育、維新教育實踐、新政時期教育改革、民國初年教育政策、新文化運動時期教育改革、1922新學制等劃為教育改革史。其中,洋務運動、"中體西用"的教育思想、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與實踐、新文化運動時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與教育改革運動、1922年"新學制"都是很重要的內容,一定要細緻認真地看。

3.中國現代教育

該部分指的是從南京國民政府到新中國成立期間的教育史,大綱從南京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教育和教育家的理論與實踐三個角度分類,三塊知識點分類明確,我們可按大綱順序複習。現代教育史是考查的重點部分,除選擇題外,很多分值較重的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都出自本章。同學們對現代教育家的理論與實踐考點要重視起來,陶行知、晏陽初分別在07、08年考過論述題,陳鶴琴在2011年考過簡答題,考生在看書的過程中要注意有所側重的識記和對比理解,尤其是現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部分,對一些比較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要很認真細緻地看。對南京國民政府教育和中共領導的根據地教育主要做選擇題和簡答題準備即可。

4.外國古代教育

該部分從東方文明古國、古希臘、古羅馬、西歐中世紀、拜占庭與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現了古代外國教育的輪廓,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重點掌握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識記古代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的特點、斯巴達、雅典教育的不同、宮廷學校與騎士教育、中世紀大學的形成與發展等內容。本章多以選擇題來進行考查,因此在看書的過程中一定要細緻,並且其中要注意古埃及和古印度教育的比較,古希臘教育中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的比較,蘇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柏拉圖教育思想的比較,不同時期羅馬教育的比較等。同時將本章的複習時間和中國古代教育放在一起,考生在複習時還可以進行將中外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進行對比複習。

5.外國近代教育

該部分內容很多,但是結構比較清楚。大綱從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的教育、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近代教育、西歐近代教育思想三個部分劃分考試範圍。同學們複習的時候重視第二、三部分(第一部分義大利和北歐人文主義的異同已經作為論述題在09年考研會考過,再考大題的可能不大)。本章考點非常多且是大題考察範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西歐近代教育思想等部分都是簡答和分析論述題考查的重鎮。考生不僅要細緻地看,而且還要多進行理解和對比,如果能將西歐近代教育思想與現實教育問題一起進行思考是最好的,如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盧梭的自然教育主張的現實可行性,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學化"主張對當今的啟示,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對目前教育的積極影響(赫爾巴特曾兩年都有過大題的考查,說明非常重要,需要繼續重點複習赫爾巴特的其他思想理論),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的可借鑑之處,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本質意義等等。總的來說,思想史是近代外國教育的重點內容。

6.外國現代教育

該部分主要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歐美和日本現代教育制度、現代歐美教育思想三部分內容圈定考查範圍,考點非常多,大部分知識點的考察形式都異常靈活。主要的內容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史的內容。第一節新教育運動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要簡單瞭解他們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們的意義。重點要準確記憶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實踐,比如梅伊曼、拉伊、蒙臺梭利、葛雷制、道爾頓制、設計教學法。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出簡答題的。第二節主要介紹的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改革。這裡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響的改革運動和教育法案,包括英國的《1944年教育法》、《雷沃休姆報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法國的《費裡教育法》、《郎之萬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國的"八年研究"計劃、初級學院運動、《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日本的《教育敕語》、《大學令》;蘇聯的《統一勞動學校規程》;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等。這些都是複習的重點,容易出簡答題。複習的時候要注意和如今該國的教育現狀聯絡。第三節重點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其次是歐美教育思潮中各教育流派教育思想的異同,最好能思考它們的現實可行性。這部分考查也是教育史得重點內容,同學們要做好整理分析工作。

三、中外教育史複習建議

中外教育史在300分的試卷中佔據了30%以上的分值,同時又是四個科目中需要識記內容最多的。那麼在備考過程中,同學們更要合理安排好中外教育史的複習時間,做到既能夠充分複習同時又不佔用其他科目的時間。

1.把握史實時間線索,準確、紮實的掌握教育史的知識

對於中外教育史這類歷史性學科的知識,其時間背景、主要人物、重點事件和轉折點及標誌性的要素、及其深遠性的歷史影響意義等,是考試考查的重點內容。在歷年的教育學考研真題中,如主要教育人物的思想觀點(如"孔子""杜威")、主要教育觀點和事件的含義理解(如"科舉制""洋務學堂""歐美各國的教育法案")、主要歷史時期的教育變革等(如"17-18世紀德國的新大學運動")都有不同題型的考查。因此,考生應準確記憶教育史實,避免張冠李戴。

2.學會理清制度和思想線索,進行系統對比綜合記憶

中外教育史的知識點內容繁雜,需要考生在分別記憶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能夠形成對於背景、線索性的串聯記憶。在往年教育學考研的真題中,分析論述題有關"春秋戰國教育思想體現平等精神"的考題,就要求考生必須清楚的瞭解此時期我國出現的主要教育思想家以及他們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如果考生僅僅在複習的階段片段性的記憶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等,而疏忽了對於他們同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就有可能在此道題的解答過程中有所忽略,或舉例列舉不詳盡,進而導致失分。此外,在之前的教育學考研真題中,還出現過中、外教育史相關知識的比較考查。因此,這便提醒考生一定要在紮實基礎知識的情況下,主動將有關聯的內容進行聯絡綜合,唯有此才能在真正的考試中有的放矢。

3.發展聯絡全面的看待歷史事件,並結合現實學以致用

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只掌握教育的史實是不夠的,還要學會評價教育史實。評價教育史實要全面、客觀,不能太偏激。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評價從作用上分為兩類:一是積極性評價,二是侷限性評價,考生在備考中要學會思考積極性評價中的積極意義在哪裡,侷限性評價中的侷限性尤其是歷史侷限性在哪裡?評價從考試方式上主要分為三種題型:一是要求考生從評價中得出客觀史實,如考查某些思想家的貢獻;二是要求考生從客觀史實做出正確的評價,如評價某些歷史事件的影響;三是要求考生能夠對已經形成的評價做出對比性二次評價,如要求對比相似教育家思想理論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對相似歷史事件的不同結果的原因分析等等。學習中外教育史尤其是中外近現代教育史的部分還可以聯絡當今教育的實際現狀,尤其是教育制度的延續性,在當今的教育現實中還是有很明顯的體現的,這樣的學習有助於我們學以致用,也有助於我們進行聯想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