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河南省2018年會考物理模擬試卷及答案

校園 閱讀(8.66K)

會考模擬試題是各地在考前的一場預測,大家都瞭解當地的會考試題型別和結構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8年河南省會考模擬試題,希望能幫到你。

河南省2018年會考物理模擬試卷及答案

  河南省2018年會考物理模擬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1分)(2014•河南)學習物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通過學習慣性,我們認識到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 運動狀態不變 的性質.

考點: 慣性.

專題: 運動和力.

分析: 根據慣性的定義和慣性定律的內容來作答.

解答: 解: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特性,慣性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係.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不變.

點評: 熟知慣性的概念,深入理解慣性的意義是解釋生活中很多與慣性有關的現象的關鍵.

2.(2分)(2014•河南)橡膠棒與毛皮摩擦,橡皮棒由於 得到  電子而帶負電.把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與作業紙摩擦過的塑料吸管、發現吸管被推開,說明吸管帶 負 電.

考點: 摩擦起電的實質.

專題: 電流和電路.

分析: ①不同的物質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有強有弱,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因多餘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帶正電.摩擦起電的實質不是創造了電,而是電子的轉移.

②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①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因多餘電子帶負電,

②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吸管,吸管被推開,說明兩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帶的是同種電荷,所以吸管也是帶負電的;

故答案為:得到;負.

點評: 如果兩個物體相互吸引的話.還要考慮帶電體會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3.(2分)(2014•河南)如圖是一個紙盒、兩支筆和四根寬窄不同的橡皮筋製作的“橡皮筋吉他”.撥動a、b、c、d四根橡皮筋, a 音調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發聲的 響度 不同.

考點: 頻率及音調的關係.

專題: 應用題;聲現象.

分析: 要解答本題需掌握: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調的高低和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其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

解答: 解:如圖是一個紙盒、兩支筆和四根寬窄不同的橡皮筋製作的“橡皮筋吉他”,由於a最細,所以a振動時,頻率最大,音調最高;

同時當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橡皮筋, 橡皮筋振動的幅度是不同的,故響度是不同的;

故答案為:a;響度;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產生的條件,以及音調的高低、響度的大小的影響因素,是一道基礎題.

4.(2分)(2014•河南)如圖,把少量碘放入錐形瓶中,瓶口加蓋玻璃片.微微加熱,瓶中充滿紫色的碘蒸氣,此過程碘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昇華 .停止加熱,碘蒸氣凝華,看到的現象是 紫色會逐漸消失,瓶內出現碘固體 .

考點: 生活中的昇華現象;生活中的凝華現象.

專題: 汽化和液化、昇華和凝華.

分析: (1)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的現象稱為昇華,在昇華過程需要向周圍吸收熱量;

(2)物質直接從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在凝華過程需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解答: 解:(1)在燒瓶裡放少量的固態碘顆粒,然後把燒瓶放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瓶內出現紫色氣體,是因為固態碘直接變成了碘蒸氣彌散在瓶內,這說明碘發生了昇華現象;

(2)停止加熱,紫色會逐漸消失,瓶內出現碘固體,碘蒸氣直接變成了固態的碘,這說明碘蒸氣發生了凝華現象.

故答案為:昇華;紫色會逐漸消失,瓶內出現碘固體.

點評: 掌握六種物態變化,以及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會用物態變化解釋生活中的問題.

5.(2分)(2014•河南)在一塊有機玻璃板上,安裝一個用導線繞成的螺線管,在板面上均勻撒滿鐵屑,通電後鐵屑的分佈如圖所示.圖中A、 B點相比, A 點磁場較強.實驗中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銅屑代替鐵屑顯示磁場分佈.

考點: 磁場.

專題: 磁現象、電生磁.

分析: 分析圖可以看出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體的磁場一樣,並且可以看到A點鐵屑的分佈比B點密集,由此可以確定A點的磁場比B點強;磁體具有吸鐵性,所以不能用銅屑代替鐵屑.

解答: 解:由圖可以看出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體的磁場一樣,並且可以看到A點鐵屑的分佈比B點密集,由此可以確定A點的磁場比B點強;磁體具有吸鐵 性,所以不能用銅屑代替鐵屑.

故答案為:A;不能.

點評: 該題考查學生對於通電螺線管磁場的理解和掌握.

6.(2分)(2014•河南)如圖是燈泡L和電阻R中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電阻R的阻值為 20 Ω.若將它們並聯接在電壓為2V的電源兩端,電路中的總電流為 0.35 A.

考點: 歐姆定律的應用.

專題: 計算題;歐姆定律.

分析: (1)由U﹣I圖象找出電壓對應的電流,然後由歐姆定律求出電阻的阻值,然後比較兩電阻阻值的大小;

(2)根據電阻的並聯特點求出兩電阻並聯時電路中的總電阻,再根據歐姆定律求出幹路電流.

解答: 解:(1)由圖象可知,當U=2V時,對應的電流IR=0.1A,

由歐姆定律得:RR= = =20Ω;

(2)若將它們並聯接在電壓為2V的電源兩端,由圖可知:R的電流是0.1A,L的電流是0.25A,

由於並聯在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

所以幹路電流是I=IR+IL=0.1A+0.25A=0.35A.

故答案為:20;0.35.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並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根據圖象讀出相關的資訊.

7.(3分)(2014•河南)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作用,有時也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請仿照表中示例,再寫出一個物理知識及其對應的實際應用和危害.

物理知識 應用 危害

電流的熱效應 利用電飯鍋加熱食物 導線中電流過大會引發火災

物體的慣性   利用慣性緊固錘頭   汽車慣性過大會引發事故

考點: 電流的 熱效應、化學效應和磁效應;慣性.

專題: 電與熱、生活用電;運動和力.

分析: (1)電流流過導體時,導體有電阻,有通過的電流、有通電時間,根據焦耳定律Q=I2Rt知道,導體會產生熱量;

(2)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基本屬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解答: 解:慣性是指一切物體都具有的能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它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同時也會造成一定危害.

例如:利用慣效能夠使變鬆的錘頭緊緊套在錘柄上;汽車剎車總要前進一段距離才能停下,汽車剎車時,由於慣性,車中的司機和乘客由於慣性要向前運動,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所以乘車時要系安全帶、汽車上加裝安全氣囊.

故答案為:物體的慣性;利用慣性緊固錘頭;汽車慣性過大會引發事故.

點評: 慣性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在學習中要注意細心觀察,認真領會,用所學慣性知識解決相關的物理問題.在充分利用慣性為我們生活服務的同時,也要防止因為慣性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二、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6分)

8.(2分)(2014•河南)下列例項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A. 用塑料吸盤掛物體 B. 用注射器吸收藥液

C. 用壓力鍋煮熟食物 D. 用塑料吸管吸飲料

考點: 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專題: 氣體的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分析: 大氣壓的利用一般都是內外壓強不同,然後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產生了某種效果.

解答: 解:A、把吸盤緊壓在光滑的牆上,把吸盤內的空氣排出,大氣壓就把吸盤緊壓在了牆上,在鉤上可以掛衣服,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吸取藥液時,將鍼口插入藥液後,向外拔活塞,使管內的氣體體積增大,氣壓減小,藥液就被管外的大氣壓壓進管內,不符合題意;

C、用高壓鍋煮飯,是利用了鍋內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符合題意;

D、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裡,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學生對茶壺、高壓鍋、水庫堤壩、吸盤式掛衣鉤的原理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然後方可知道是否利用大氣壓工作的,利用大氣壓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學習時,多舉例、多解釋.

9.(2分)(2014•河南)下列做法不符合用電原則的是(  )

A. 控制燈的開關要接在零線上 B. 更換電燈前要先斷開電源開關

C. 洗衣機的金屬外殼要接地線 D. 絕緣層破損的導線要及時更換

考點: 安全用電原則.

專題: 電與熱、生活用電.

分析: ①安裝電燈的開關,要考慮當開關斷開時,人觸控燈泡是安全的;

②為防止觸電,更換和維修電器時應先切斷電源;

③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要接地線,以防漏電時,人不會發生觸電事故;

④導線絕緣皮破損後容易漏電,造成觸電事故.

解答: 解:A、電燈開關安裝在火線上,當開關斷開時,燈泡與火線是斷開的,人接觸燈泡是安全的.故A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B、為防 止觸電,更換燈泡前應先切斷電源,故B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C、家用電器使用時金屬外殼要接地.當用電器的外殼和火線間的絕緣破損,使外殼帶電,電流就會流入大地,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故C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D、絕緣皮破損後,會使導線外露,會發生觸電事故,故D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安全的常識,我們要做到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10.(2分)(2014•河南)電磁波是一個大家族,如圖是它們的家族譜.對電磁波的認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B. 紅外線比紫外線的頻率低

C. 真空中不同電磁波的傳播速度不同 D. 電磁波的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考點: 波速、波長和頻率的關係.

專題: 資訊的傳遞.

分析: (1)光波是一種電磁波;

(2)由圖可以看出紅外線比紫外線的頻率低;

(3)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不變;

(4)由於電磁波傳播速度不變,則電磁波的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解答: 解:A、任何光波都是一種電磁波,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由圖可以看出紅外線比紫外線的頻率低,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真空中不同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相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由於電磁波傳播速度不變,則電磁波的頻率越高,波長越短,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該題考查學生對於電磁波知識的理解.

11.(2分)(2014•河南)哈勃望遠鏡使我們感受到宇宙的浩瀚,電子顯微鏡使我們認識到微觀世界的深邃.關於宇宙和粒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天體之間和分子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B. 電子繞原子核運動與地球繞太陽運動相似

C. 人類對宇宙和微觀世界的探索將不斷深入

D. 用光年表示宇宙時間,用奈米量度分子大小

考點: 人類探究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

專題: 粒子與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本題考查了字宙和粒子的知識:分子動理論、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原子結構等,以上內容要求學生熟記.

解答: 解:

A、天體之間存在萬有引力,物體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說法正確;

B、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的,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地球繞太陽運動,兩者相似,故B說法正確;

C、人類對宇宙和微觀世界的探索將不斷深入,永無止境,所以C說法正確;

D、用光年表示宇宙距離,用奈米量度分子大小,所以D說法不正確.

故選D.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瞭解宇宙的知識和分子動理論的知識.

12.(2分)(2014•河南)用相同的加熱裝置給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同時加熱,兩種液體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如表.由資料比較兩種液體的比熱容(  )

時間t/min 0 1 2 3 4 5

甲的溫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溫度/ 20 25 30x§k§b 1 35 40 45

A. c甲>c乙 B. c甲=c乙 C. c甲

考點: 熱平衡方程的應用.

專題: 熱和能.

分析: 甲、乙兩種液體液體質量相等、初溫相同、吸熱也相同,末溫從表中可以看出,利用熱量的計算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 解:

由表中資料可以看出,相同的加熱器當加熱時間相同即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時,乙的溫度升高的快,

利用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可知,在質量相等、初溫相同、吸熱也相同的情況下,誰的溫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熱容小;

所以,乙的比熱容小,甲的比熱容大.

故選A.

點評: 分析本題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物理學中對於多因素(多變數)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因素(變數)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數法.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控制變數法是國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13.(2分)(2014•河南 )把質量相等的A、B兩物體掛在如圖滑輪組下面,不計繩子、滑輪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後(  )

A. A上升 B. A下降 C. A、B均靜止 D. 無法判斷

考點: 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

專題: 簡單機械.

分析: 利用動滑輪、定滑輪的省力特點分析解答此題.

解答: 解:B所在的滑輪為動滑輪,動滑輪省一半的力,A所在的滑輪為定滑輪,定滑輪不省力;A與B質量相等,重力相等,將B拉起只需A重力的一半即可,所以A下降,B上升.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了動滑輪、定滑輪的省力特點,屬於基礎題目.

14.(2分)(2014•河南)某同學用自制的水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圖,他繼續向凸透鏡內注水,使水凸透鏡的焦距變小,如果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 光屏應向左移動,成縮小的像 B. 光屏應向右移動,成放大的像

C. 光屏應向左移動,成放大的像 D. 光屏應向右移動,成縮小的像

考點: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專題: 透鏡及其應用.

分析: 首先根據物距與像距的關係,確定像的性質,然後再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小像變小來確定調節光屏的方法.

解答: 解:由圖中可以看出,物距大於像距,在屛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實像,此時u>2f;

當他繼續向凸透鏡內注水,使水凸透鏡的焦距變小,則相當於增大了物距,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小像變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將靠近透鏡移動,而且像變小.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注意理解應用.此題比較有拓展性,有一定的拔高難度.

15.(2分)(2014•河南)a、b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係如圖,分別用a、b兩種物質製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放手穩定後(  )

A. 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 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 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 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考點: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專題: 圖析法;浮力.

分析: 由圖象中資料可求得兩物體的密度大小,比較物體密度與水的密度可知兩物體在水中的狀態.然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比較浮力大小.

解答: 解:由圖可知甲物體的密度ρa= = =2g/cm3=2×103kg/m3,

乙物體的密度ρb= = ≈0.67g/cm3=0.67×103kg/m3.

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

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相等;

∵ρa>ρ水>ρb,

∴甲下沉,乙上浮,最後漂浮.

則放手穩定後V排甲不變,則F浮甲不變,

乙物體由於上浮,最後漂浮,V排乙變小,則F浮乙變小,

∴甲受浮力大.

故選D.

點評: 本題利用圖象法求得物體的密度,根據密度公式及物體的浮沉條件進行分析求解;圖象法是物理學中常用方法,在學習中應注意如何讀出圖象中告訴的有用資訊並能加以利用.

三.作圖題(每小題2分,共4分)

16.(2分)(2014•河南)如圖,一束光從玻璃AB面垂直射入,折射後從玻璃磚 AC面射出.請畫出這束光在AC面發生折射的光路圖.

考點: 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專題: 影象綜合題.

分析: 此題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規律:

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解答: 解: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玻璃介面上,傳播方向不變,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折射光線將遠離法線.在作圖時,注意先做出法線.

故答案為: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規律,一定要熟練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內容,關鍵是搞清折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係.

17.(2分)(2014•河南)如圖,用瓶起開啟瓶蓋,請畫出在A點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圖.

考點: 力的示意圖.

專題: 影象綜合題.

分析: 槓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

解答: 解:由槓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沿豎直方向用力開啟瓶蓋,在圖中A點用力最小.如圖所示:

點評: 本題的解題關鍵是通過槓桿的平衡條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的結論.

四.實驗探究題(第18題4分,第19題6分,第20題9分,共19分)

18.(4分)(2014•河南)如圖,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 使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時, 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

(3)為了便於測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記錄在紙板上,你的方法是: 用量角器代替紙板做實驗 .

(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係的普遍規律,應當 進行多次實驗 .

考點: 光學實驗設計與探究.

專題: 探究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反射角;

(2)實驗過程中法線要與平面鏡垂直;

(3)為了便於測量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係,可以用量角器代替紙板做實驗,直接讀出角的大小;

(4)為了得出普遍結論,應進行多次實驗,測出多組實驗資料.

解答: 解:(1)實驗時如果不讓光貼著紙板入射,則無法看見入射光線以及反射光線,就無法確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因此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使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法線在紙板上,法線與鏡面垂直,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如果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則鏡面的法線不在紙板上,

入射光沿紙板照射後,反射光線不在紙板上,則我們在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線;

(3)為了便於測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記錄在紙板上,可以用量角器代替紙板,這樣就可以直接讀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進行比較;

(4)只進行一次實驗,根據一次測量就得出實驗結論,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為了得出普遍結論,使結論符合客觀事實,應進行多次實驗,進行多次測量.

故答案為:(1)使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不能;(3)用量角器代替 紙板做實驗;(4)進行多次實驗.

點評: 本題考查了研究光的反 射定律的實驗.本實驗可以得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隨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

19.(6分)(2014•河南)如圖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圖中AB段的路程sAB= 40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25 cm/s.

(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小 .

(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 不正確 ,理由是: 因為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時,從後半段一開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將小車從中間位置開始釋放時,後半段一開始的速度為零 .

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專題: 運動和力.

分析: (1)根據圖象讀出AB段的距離,運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2)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平均速度會偏小;

(3)根據後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進行分析.

解答: 解:

(1)小車運動距離sAB=80cm﹣40cm=40cm,tAB=1.6s,

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 = =25cm/s;

(2)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會偏小;

(3)因為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時,從後半段一開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將小車從中間位置開始釋放時,後半段一開始的速度為零,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確.

故答案為:

(1)40;25;

(2)小;

(3)不正確;因為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時,從後半段一開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將小車從中間位置開始釋放時,後半段一開始的速度為零.

點評: 本題考查“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一定學會讀出路程和時間,按平均速度的定義代入v=求出平均速度.

20.(9分)(2014•河南)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實驗中.所選定值電阻的阻值分別為R1=5Ω,R2=10Ω,R3=20Ω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15Ω 1A”

(1)請在圖1中的虛線框內畫出滑動變阻器的電路符號,並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2實物電路連線完整.

(2)連好電路後,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

①將R1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1.5V,記下I1.

②用R2替換R1接入電路,接下來的操作是: 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1.5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2 .

③用R3替換R2接入電路,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時,電壓表的示數也大於1.5V,實驗無法進行下去.請寫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實驗繼續進行下去. 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 .

(3)本實驗的結論是: 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根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

考點: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實驗.

專題: 探究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 (1)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實驗中,應把電阻、滑動變阻器、電流表串聯起來,電壓表並聯在電阻 兩端.電流表和電壓表注意電流正進負出;滑動變阻器注意一上一下接線.

(2)①實驗中要保證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更換電阻後,要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

②電阻兩端電壓達不到1.5V,可從滑動變阻器阻值大小、電源電壓大小、電阻本身等方面分析原因;

③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

(3)運用控制變數法歸納實驗結論.

解答: 解:(1)根據實驗電路圖連線實物電路圖,將缺少的滑動變阻器符號填寫在電路圖中.

(2)②用R2替換R1接入電路,接下來他應該進行的操作是: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R2兩端的電壓為1.5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2;

③用R3替換R2接入電路進行實驗,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R3兩端的電壓始終無法達到1.5V,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滑動變阻器分壓太小,使電阻R3兩端的電壓過大造成的;或是由於控制的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太小造成的;或是電源電壓太大.

解決的辦法: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

(3)實驗結論為: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根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故答案為:(1)見上圖;

(2)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1.5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2;

③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

(3)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根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點評: 1、本題考查了連線實物電路圖、畫電路圖、實驗操作與實驗現象分析等問題;

2、先分析清楚實驗的原理圖,再連線實物電路圖;

3、連線實物圖時應注意:①電壓表、電流表的正負極不要接反.②注意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不要接錯.

③滑動變阻器的分壓與限流接法,滑片移動時阻值的變化應符合題意要求.④作圖要美觀,連線不要交叉.

五.綜合應用題(第21題8分,第22題9分,共17分)

21.(8分)(2014•河南 )南陽市南召縣回龍抽水蓄水能電站,是我省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在深夜用電低谷,它用電網過剩的電能把山下水庫的水抽到山頂的水庫內,白天用電高峰時放水發電,補充電網電能不足,為緩解我省電網的調峰壓力做出了貢獻.

(1)蓄能電站放水發電時, 水的重力勢 能轉化為 電 能.

(2)該蓄能電站的發電總功率為110MW,採用220KV高壓進行輸電,求高壓輸電線中的電流.

(3)該蓄能電站每天發電5小時,如果一天的發電量由熱電轉換效率為30%的熱電廠來提供,需要消耗多少煤?(煤的熱值q=3.0×103J/kg)

考點: 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能量的相互轉化.

專題: 電能和電功率.

分析: (1)水力發電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2)採用不同 電壓輸送電能時,蓄能電站的發電總功率不變,根據P=UI的變形公式求出高壓輸電時電線上的電流;xKb 1.C om

(3)先根據W=Pt和Q=ηW即可求出熱電廠提供的熱量,然後根據Q=mq即可求出消耗煤的質量.

解答: 解:(1)蓄能電站放水發電時,將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了電能.

(2)已知P=110MW=1.1×106W,U=220kV=2.2×105V

由P=UI可得,I== =5A;

(3)一天電站消耗的電能:W=Pt=1.1×106W×5×3600s=1.98×1010J;

電能轉化為的熱量:Q=ηW=30%×1.98×1010J=5.94×109J;

由Q=mq可得,消耗煤的質量:m== =1.98×106kg.

答:(1)水的重力勢;電;

(2)高壓輸電線中的電流為5A;

(3)消耗煤的質量為1.98×106kg.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能量轉化問題以及熱量和電功的計算,涉及的內容較多,關鍵明確各量之間的關係.

22.(9分)(2014•河南)在一個闖關遊戲中,需要把相同的正方體疊放起來,正方體邊長為a,有密度為ρ的材料製成,質量分佈均勻,如圖.(g為已知,推導過程及結果無需帶單位.)

(1)某選手用水平力推正方體,但未推動,這時的推理 等於 (填“大於”、“小於”或“等於”)地面對正方體的摩擦力,理由 靜止的正方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2)請推匯出該正方體水平放置時對地面的壓強.

(3)某選手在時間t內把地面上另外兩個相同的正方體疊放在第一個正方體上面,如圖,請推匯出該選手在疊放這兩個正方體過程中,克服正方體重力做功的功率.

考點: 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平衡狀態的判斷;功率的計算.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1)在推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靜止的正方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2)利用壓強公式計算.

(3)利用功以及功率公式計算.

解答: 解:(1)正方體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正方體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 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2)正方體水平放置時對地面的壓強:p== = = = =ρga;

(3)該選手在疊放這兩個正方體過程中,克服正方體重力做功為W=Fs=G′h=2mga=2ρVga=2ρga4;

在時間t內,克服正方體重力做功的功率為:P== ;

故答案為:(1)等於;靜止的正方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該正方體水平放置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ρga;

(3)克服正方體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2ρga4、 .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二力平衡、壓強、功以及功率的有關計算,知識點較多,但難度不大.

  河南省2018年會考物理模擬試卷答案

詳見題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