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春酒

校園 閱讀(2.03W)

目標定向

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春酒

知識與技能

1.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八下第四單元教案《春酒》(1課時)。

2.理解文章表達的思鄉這一主旨。

過程與方法

1.根據積累的生活經驗,創設閱讀氛圍,領悟文章的意蘊。

2.通過分析課文,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達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細節描寫對錶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3.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匯入

1.導語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在這杯甘醇的“春酒”中盡情地陶醉吧!

2.作者簡介

琦君,1918年出生,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於杭州三江大學中文系。1949年赴臺灣,後定居美國。琦君以撰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而她現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總是與臺灣散文連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是電視連續劇《橘子紅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兒童故事為主,大半以她家鄉浙江溫州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風土人物勾畫出一副中國農村社會的樸素生活圖景。琦君的作品,有與人不同的獨特風格。特別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摯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筆致婉約,使文章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積累的字詞:

枸杞(gǒuqǐ)門檻(k3n)過癮(yǐn)湊(còu)齊

酬(chóu)謝家醅(pēi)煨燉(wēidùn)

2.學生自由朗讀

要求:大聲讀課文,力求讀得順暢,讀出文中的情感,體會文中深情,。

思考:作者在文中敘述了兒時在故鄉的哪幾件事?在這幾件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三、整體感知

1.作者在文中敘述了兒時在故鄉的哪幾件事?

小結: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2.在這幾件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小結:母親“我”阿標叔鄉鄰鄉親

四、研讀探討

作者用一些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描寫風俗。請你找出來,並談談這些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分小組討論)

1.母親:熱情好客慷慨大方

“她總是笑眯眯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沒有一定分量的。

’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麼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

“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喜氣。”

2.花匠阿標叔熱心

“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格外興高采烈”。

3.鄉鄰鄉親熱情大方

“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

“席散時,會首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於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

“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裡還捧一大包回家。”

4.“我” 童真童趣

“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裡還捧一大包回家。”

“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裡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研讀小結:

問:作者為什麼能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麼清楚,描寫得那麼細緻呢? 明確:對故鄉有感情。

問:對故鄉的什麼有感情呢? 明確:風土人情。(母親、喝酒的事)這其實也是作者所說的家鄉味。

通過作者的細節描寫,其中甜蜜、情趣和濃厚的淳樸人情便躍然紙上。

五、課堂小結

我們讀了文章後,從作者的回憶中,我們似乎也跟著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鄉濃濃的風土人情味;那種濃郁的家鄉情顯現在字裡行間。

現在我們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思鄉情,大家共同朗讀課文的最後兩小節,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朗讀時,注意節奏放得慢一些,抓住濃濃的思鄉情。)

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鄉。既然家鄉味這麼難忘,這麼快樂,作家就想找回這種家鄉味。

作者想找家鄉味,可是失敗了。所以她在最後困惑地說:“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六、課外延伸(指出下列詩句描寫的節日)

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 《元日》

B.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C.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 《水調歌頭》

七、佈置作業

1.寫一段文字,介紹一個傳統節日。

2.課外選讀有關遊子思鄉的文學作品,並把它推薦給班裡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