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多媒體生物實驗教學分析論文

校園 閱讀(3.15W)

摘要: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恰當地創設實驗教學情境,形象地指導實驗操作過程,充分解釋實驗結果,從而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實驗求知慾和探索欲,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多媒體生物實驗教學分析論文

關鍵詞多媒體;生物;實驗教學

1.多媒體教學,可模擬再現實驗過程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藉助模型、掛圖、演示實驗等手段向學生“滿堂灌”實驗內容,產生的效果往往是學生操作不規範、實驗結果不理想、學生參與性減少。藉助多媒體模擬再現整個實驗過程,可以更好地完成實驗。

(1)創設實驗教學情境。多媒體技術的特點之一是互動性強,這就能使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活動多角度體驗學習過程,從而提高學習質量,享受學習成功的喜悅。例如,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通過多媒體展示非洲難民兒童圖片及大頭娃娃的影象,從而提出如何檢測蛋白質的方法。

(2)形象指導實驗操作過程。傳統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先預習,之後教師演示,最後學生再動手,在這個過程中會由於受到相關因素的限制(比如演示模型過小、實驗步驟不理解、操作不規範等)導致整個實驗耗時耗力,結果還不理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整個實驗展示給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暫停、回放、放大等操作,適當給予學生知識的感知,規範實驗操作。例如,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按照傳統的方式教師會拿著個顯微鏡在講臺上演示。由於距離和顯微鏡大小問題,很多同學會不得要領。這時在模型的基礎上借用多媒體演示如何先使用低倍鏡,在低倍下找到物像後如何使用高倍,使用高倍過程中注意哪些事項。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也學到了操作的規範性。

(3)化虛為實,突破時空限制。有些實驗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無法在課堂進行多媒體的直觀模擬,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複雜的內容簡化。關於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藉助多媒體的.動畫將靜態轉變為動態,將整個過程直觀地呈現給學生。

2.多媒體教學,直觀展示實驗現象

觀察法是研究生物學的基本方法,但是有些實驗現象是比較微觀不易觀察到的。比如,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首先要求的是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細胞(教材已經註明呈正方形),但在實際實驗中難免會出現長方形的,藉助多媒體演示理想實驗觀察到的細胞影象,教師再加以解釋:出現長方形可能來自伸長區細胞。其次要求觀察各時期的細胞。如果單憑教師傳統演示,學生對於分裂間期時DNA的複製、染色體和染色質之間的轉化、分裂期間DNA和染色體變化特點的認識僅停留於靜態和虛擬中。真正實驗時學生會受到思維的束縛找不到相應物像,導致實驗結果不理想。對此教師在實驗前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示各時期DNA變化:前期染色體特點,中期時染色體的整齊排列,後期時染色體數目改變,末期時染色體的消失。在此基礎上教師實驗時再直觀地展示真實實驗中觀察的相應影象,就可以提高整個實驗教學的效率。

3.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取代學生的親手實驗。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操作,但是多媒體技術絕不能取代學生的親手實驗。比如,本來比較簡單的觀察切片實驗教師為了方便,直接借用多媒體演示給學生看,這無形中扼殺了學生對於真實影象的感知及親自動手探知的能力。

(2)與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多媒體手段的使用不能完全脫離其他的傳統教學手段,適當的相互結合對於提高實驗教學是有幫助的。比如,內容比較複雜的實驗教學,教師只是一味播放多媒體而不借助傳統的板書,最後會導致學生對於實驗只能大概瞭解。(3)教學內容要適當。多媒體技術有著容量大的特點,一節課可以承載很多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

總之,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實驗現象需要視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感官的感知,這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演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多媒體,將多媒體與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素養。

參考文獻:

[1]蔣群玉.巧用多媒體優化生物實驗教學[J].教育資訊科技,2011,(5):36-37.

[2]李鵠生.多媒體手段在實驗教學中的功效[J].資訊科技與應用,201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