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無題》譯文及古詩賞析

校園 閱讀(2.6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無題》譯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題》譯文及古詩賞析

《無題》譯文及古詩賞析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這兩句是用追憶的形式寫出夜晚情侶相聚之況——昨天晚上,滿天星斗,微風拂面,在畫樓西畔,桂堂東側,兩個相愛的人會面了,情意綿綿,難分難捨。不同尋常的星辰,不同尋常的風,多麼值得珍重的一個夜晚啊!詩句感慨深沉,精工富麗,“昨夜”復迭,句中自對,使追憶昨夜的抒情氣氛更加濃郁。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註釋

①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②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③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遊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後,藏於一人手中,令人猜。亦為古代宴會中的一種遊戲,把鉤在暗中傳遞,讓人猜在誰手中,猜不中就罰酒。

④分曹:分組。

⑤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古代的一種遊戲。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⑥鼓:指更鼓。

⑦應官:猶上班。

⑧蘭臺:即祕書省,掌管圖書祕籍。時李商隱任祕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後,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詩意】

昨夜星光燦爛,和風徐徐,在那畫樓西邊桂堂的東面。身上雖然沒有綵鳳的雙翅可以飛到一起,但是兩個人的心卻像靈異的犀角一樣,有一線相通。隔著座位玩送鉤的遊戲喝著溫暖的春酒,分成小組射覆蠟燭分外紅。可嘆我聽了報曉的更鼓要去官署應卯,騎著馬去蘭臺,心卻像是飛轉的蓬草。

賞析

這首詩為唐朝詩人李商隱所寫。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豔情場景。從內容上看,首句以“昨夜”明點追憶舊事。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無綵鳳”寫昨夜之情。五六句從兩人的默契轉到對整個宴會的描繪,七八句從戀情的歡悅轉入“聽鼓應官”,歡情一落千丈。全詩以心理活動為出發點,詩人的感受細膩而真切,將一段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描繪得撲朔迷離而又入木三分。單看這首無題詩,全詩在哀婉淒涼的樂調下給人一種似解非解的感覺,讓人覺的既像是寫給不能長久相伴的戀人的,又像哀嘆君臣遇合,卻似乎沒有這麼世俗,如此,就是李義山無題詩的妙處所在了。

首聯兩句,交明時間和地點。疊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時給人閱讀上的審美享受。首句以“昨夜”明點追憶舊事。先說明宴會時間,再說宴會地點,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無綵鳳”寫昨夜之情,在宴會上恨無綵鳳之翼飛到所愛的人的身旁,“心有靈犀”指犀角中央白色,兩頭相通,故曰一點通。兩心相印,雖身無飛翼,並不能阻擋兩人情感的默默交流。“綵鳳”、“靈犀”成愛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麗,富音樂性。五六句從兩人的默契轉到對整個宴會的描繪。描寫隔座行藏鉤之戲,分撥猜測謎底,極寫宴會的熱鬧歡快氣氛,為相戀的歡悅塗上了更加麗豔的色彩,與戀人歡快之情和拍。[3] 再往深處看,詩人為何會在首句獨獨寫到星辰和風這兩個概念性意象。星辰在古代不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樓,憶我舊星辰”(唐 孟郊《感懷》),夜晚登上高樓思念往昔的美好,有歲月的意思;“新歡繼明燭,樑棟星辰飛”(唐 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喻指輝煌的燈火;古人還稱入朝為郎為“上星辰”。自然界的風有暖風、涼風、冷風、陰風等,與人類社會聯絡起來,又有了風化、風度、風骨、黑風,甚至還暗合了男女情愛之意。這樣一來,僅開頭這一句,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疑惑。

畫樓西畔桂堂東,雕畫的閣樓,以桂木為材的廳堂,極言其奢華綺麗。畫樓為輔,桂堂是主,引畫樓西為桂堂東穿針引線,“隱然有一人影在內”,帶領讀者順著詩人的眼光走向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是不在桂堂內的,他身處的環境是星辰高掛的靜謐幽深的夜空下。

後二句圓轉溢輝,精工富麗,膾炙人口,是一組絕妙的對句。靈犀,如淳曰:“謂中央色白,通兩頭”。綵鳳和靈犀都是神明之物,足見這裡感情的高潔清明。詩句的意思就是嘆息自己身無雙翼化綵鳳,只留得靈明一點與之心意兩相通。這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追求令人感動不已。

頸聯寫送鉤覆射酒暖燈紅之樂。送鉤來自漢代的一個傳說,相傳鉤弋夫人小時候雙手一直都是握成拳的姿勢,沒有辦法鬆開,後來武帝見到,掰開她的手,一塊玉鉤從手中掉下,從此雙手不再蜷曲,被封為“鉤弋夫人”,後人對此傳說效仿改編,在酒席上藏鉤行酒令讓人猜玩。覆射也是唐代酒席上的一種遊戲,眾人在酒令中以字句隱寓事物令人猜度。兩個遊戲都是需要多人蔘加配合才能完成的,與前兩聯詩聯絡起來,前面還是星辰高掛,泠然清風的空曠夜幕,這裡卻人影憧憧,酒暖燈紅。“暖”字和“紅”字,一個形容春酒,一個形容蠟燈,充溢著恣蕩歡笑,一派和諧景象。前後對比,令人心生不安。林庚在《唐詩綜述》中說:“紅是暖色,它是流動的,熱鬧的,所以近於複雜”,顏色的暗示性在文藝上最富感染力,詩歌中的紅色有時是反著說的,古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唐 元稹《行宮》),“斜拔玉釵燈影畔,別開紅焰救飛蛾”(唐 張祜《贈內人》),紅花後面有人寂寞,紅焰影中只能與飛蛾作伴,枯索之況彌觀,惋傷之態彌切。滿堂的紅影襯托出作者的蕭索孤獨,讓讀者驚異於一個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兩種景象,詩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熱鬧裡的寂寞,紅,是和諧外表下的激流湧動。

詩的最後兩句走馬蘭臺的淒涼痛苦也便是水到渠成了,聽鼓而起,恰如蓬草,今朝的寂寞蕭索,使人念及昨日的燈紅酒暖。詩人“嗟”嘆自己為“聽鼓應官”,而官身卻“類轉蓬”, 象蓬草那樣飄泊不定,因而兩人後會難期,歡情難再,令人感傷。這是一種反結法。前面極言歡情,結尾時歡情化為烏有,反襯詩人對這段戀情的難以磨滅,刻骨銘心。

《無題》古詩賞析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這兩句是說,室內戶外,所見者惟閉鎖的香爐、汲水的轆轤,反映出女子深鎖在春閨孤寂無聊的情景。香爐和轆轤在詩詞中常與男女歡愛聯絡在一起,而“香”、“絲”諧音 “相思”,可見她被牽動的情絲。兩句詩既表現女主人公之幽怨索寞,又暗示她內心的情絲在時時被牽動。詩句傳神有致,頗具情趣。

出自李商隱《無題其三》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註釋

芙蓉塘:荷塘。輕雷: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起二句以風、雨、雷等景物起興,烘托女子懷人之情。

金蟾:金蛤蟆。古時在鎖頭上的裝飾。齧:咬。

玉虎:用玉石作裝飾的井上轆轤,形如虎狀。絲:指井索。

賈氏:西晉賈充的次女。她在門簾後窺見韓壽,愛悅他年少俊美,兩人私通。賈氏以皇帝賜賈充的異香贈壽,被賈充發覺,遂以女嫁給韓壽。韓掾:指韓壽。韓曾為賈充的掾屬。

宓妃:古代傳說,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於洛水上,成為洛神。這裡借指三國時曹丕的皇后甄氏。相傳甄氏曾為曹丕之弟曹植所愛,後來曹操把她嫁給曹丕。甄后被饞死後,曹丕把她的遺物玉帶金縷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途徑洛水,夢見甄后來相會,表示把玉枕留給他作紀念。醒後遂作《感甄賦》,後明帝改為《洛神賦》。魏王:指魏東阿王曹植。

春心:指相思之情。

參考譯文

颯颯東風,飄來迷濛的細雨,芙蓉塘外,響起隱隱的輕雷。

金蟾門飾緊鎖著重門,燒香的煙仍能透入;玉虎轆轤牽引著吊索,深井的水也可汲回。

賈氏在簾後偷窺,看上了韓壽的少俊;甄妃把玉枕留贈,是愛慕曹植的文才。

我的春心啊,切莫跟春花爭榮競發,每一寸的相思,會化成寸寸的殘灰。

賞析

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幻滅的絕望之情。

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傷春”之作。

首聯描繪環境氣氛:颯颯東風,飄來濛濛細雨;芙蓉塘外,傳來陣陣輕雷。既隱隱傳達了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帶有一些悽迷黯淡的色調,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動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東風細雨,容易令人聯想起“夢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和唐人詩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悅傳情之地;“輕雷”則又暗用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這一系列與愛情密切相關的詞語,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很豐富的。紀昀說:“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所謂“遠神,是指這種富於暗示性的詩歌語言所構築的渺遠的藝術意境,一種難以言傳的朦朧美。

頷聯寫女子居處的幽寂。金蟾是一種蟾狀香爐;“鎖”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啟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裝飾的虎狀轆轤,“絲”指井索。室內戶外,所見者惟閉鎖的香爐,汲井的轆轤,它們襯托出女子幽處孤寂的情景和長日無聊、深鎖春光的惆悵。香爐和轆轤,在詩詞中也常和男女歡愛聯絡在一起,它們同時又是牽動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東西,這從兩句分別用“香”、“絲”諧音“相”、“思”可以見出。總之,這一聯兼用賦、比,既表現女主人公深閉幽閨的孤寞,又暗示她內心時時被牽動的情絲。

頸聯出句使用賈充女與韓壽的愛情故事。見《世說新語》載:晉韓壽貌美,大臣賈充闢他為掾(僚屬)。一次充女在簾後窺見韓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女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被充所發覺,遂以女妻壽。對句使用甄后與曹植的愛情故事。見《文選·洛神賦》李善注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為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讒死後,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歸國途經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賦》,後明帝改名《洛神賦》(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聯的“燒香”引出賈氏窺簾,贈香韓掾;由“牽絲(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藕斷絲連。這兩個愛情故事,儘管結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韓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願望之強烈,奔放。

末聯突然轉折,嚮往美好愛情的心願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因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這是深鎖幽閨、渴望愛情的女主人公相思無望的痛苦呼喊。熱情轉化成幻滅的悲哀和強烈的激憤。以“春心”喻愛情的嚮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與“花爭發”聯絡起來,不僅賦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顯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詩人由香銷成灰聯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為具象,用強烈對照的方式顯示了美好事物之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絃的悲劇美。

《無題》賞析

無題兩首其二

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譯文】

層層日幕深垂遮掩著莫愁堂,獨臥閨房中覺得靜夜漫長。神女遇楚王的事原本是場夢,小姑獨處的地方本來就沒有情郎。水土的風波雖惡,但我不信菱枝竟脆落得無法抵擋,白露不滋潤有芬芳氣質的桂葉。即使相思完全沒有什麼好處,也不妨懷抱情痴惆悵終身。

【註釋】

1、臥後:醒後。

2、了:完全。

3、清狂:痴情。

【賞析】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詩人描寫了女主人公身世遭遇,來抒寫女主人公愛情失意的苦悶。主人公在深夜追思往事,獨白相思。這首詩用典自喻,深情款款,誠摯感人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這首七律無題,內容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採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寫少女醒後細品夢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傷感,並表示為了愛情甘願受折磨,決心追求幸福。

這首詩側重於抒寫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寫法非常概括。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裡儘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但通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讀者幾乎可以觸控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瀰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絃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儘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像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託。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並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後者則似乎暗示:儘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託,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現的。

頸聯從不幸的愛情經歷轉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這一聯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與幫助。“不信”,是明知菱枝為弱質而偏加摧折,見“風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而意極沉痛。

愛情遇合既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並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來,以愛情、豔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緻。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並且藉助比喻、象徵、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覆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託,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隻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像馮浩那樣,將《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首詩和《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但這並不妨礙讀者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絡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這首著重寫女主人公如夢似幻,無所依託,橫遭摧折的悽苦身世,筆意空靈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滲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讀者不難從“神女”一聯中體味出詩人在回顧往事時深慨輾轉相依、終歸空無的無限悵惘。“風波”一聯,如單純寫女子遭際,顯得不著邊際;而從比興寄託角度理解,反而易於意會。作者地位寒微,“內無強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黨勢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風波摧折,桂葉無月露滋潤致慨。他在一首託宮怨以寄慨的《深宮》詩中說:“狂飈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取譬與“風波”二句相似(不過“清露”句與“月露”句託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證“風波”二句確有寄託。何焯說這首無題“直露(自傷不遇)本意”,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不論這首無題詩有無寄託,它首先是成功的愛情詩。即使讀者完全把它作為愛情詩來讀,也並不減低其藝術價值。

《無題》古詩賞析

無 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烏黑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從這裡去沒有多遠,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