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田家古詩譯文及賞析

校園 閱讀(1.3W)

  田家(宋·梅堯臣)

田家古詩譯文及賞析

南山嘗種豆,碎莢落風雨];

空收一束萁,無物充煎釜。

  翻譯

曾在南山下種豆,卻被風雨打落。辛苦一場,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稈,用什麼充飢呢!

  註釋:

[1]碎莢落風雨:細嫩的豆莢在風雨中凋落。碎:細。

[2]萁(qí):豆秸,豆稈子。

[3]釜(fǔ):鍋。

①南山:虛擬地名。《漢書·楊惲傳》:“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詩意本此。

②莢——豆角。此句是“風雨落豆莢”的倒置。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稱梅宛陵。少時應進士不第,以父蔭補太廟齋郎,歷任州縣屬官。中年賜進士出身,為國子監直講,累官至尚書屯田都官員外郎。他反對西昆派內容空洞、語言晦澀的詩風,對宋詩的革新起了推動作用。他與蘇舜欽齊名,世稱“蘇梅”。他的不少詩篇含蓄深刻、平淡樸素、清麗閒雅。不少作品揭露了社會矛盾,反映了人民疾苦,體現了現實主義精神。但也有作品流於平而無力、淡而無味。有《宛陵先生集》。

  賞析

這首小詩敘寫了農民的勞而無獲。南山種豆的`艱辛、風雨催落豆莢的無情、農民沒有收成的無奈、無糧下鍋的辛酸盡包蘊於短短的四句詩中。而平實的敘寫中又分明流露出詩人同情的嘆息,及對農家艱難生活處境的憂慮,可謂語短意永。[1]

詩以平易語言,勾劃出農民的悲慘生活。此詩與《陶者》是詩人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做建德縣(今浙江省錢塘、新安兩江匯合處)官時所寫,反映出同情民眾疾苦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