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談如何讓語文課充滿美

校園 閱讀(2.38W)

1、藉助音樂創設意境:

談如何讓語文課充滿美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很容易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藉助音樂語言,再現教材提供的情景,可緊緊抓住他們感情的動情點,以情入手,以情導情,情理兼顧。如教《蒹葭》時,我就配以鄧麗君的《在水一方》。纏綿排惻的旋律,打動了學生,再現了詩歌的朦朧的詩美。

2、誦讀出美:

自韓愈開始,古代文學家莫不倡導吟誦,郭沫若也曾說過文學作品要多讀、熟讀、爛讀。在不停的誦讀中,反覆揣摩、體昧,才能領會其表達的獨到之處。如在教學《關雎》《蒹葭》等詩歌時,老師就應讓學生反覆誦讀,在琅琅書聲中感悟詩歌的意境,體味詩歌的.迴環往復反覆詠唱之美,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3、要注重問題優化

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多提邏輯性問題。這類問題給予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探討本質的機會,如《關雎》和《蒹葭》都選自《詩經》,但二者在寫法和內容上有什麼異同呢?在熟悉詩歌內容和寫法的基礎上,學生進行了求同和求異兩種思維,認識到兩首詩歌都運用了託物起興的寫法,表現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惱的情狀,後者表現了男子傾心於女子卻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滿朦朧之美。

3、拓展課內閱讀,形成多維度、多層面的期待視野:

拓展課內閱讀一般以課內閱讀篇目為基點,向與課文有關的篇目拓展,通過聯絡、比較,形成多維度、多層面的期待視野。方法一:通過作品的節選拓展至整部作品。選入教材的作品節大都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整部作品是理解選文的重要背景。教《詩經》的《關睢》《蒹葭》之前,就可挑選其中《伐檀》《碩鼠》等篇目讓學生閱讀,領悟重章疊句、反覆詠歎、賦比興表現手法、句式雜齊等手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