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把握好數學課堂“導”的時機

校園 閱讀(1.12W)

新課程實驗以來,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主體絕對化,一切由學生說了算,不去組織、引導,以致學生的主體地位成了陽光下的“彩色泡沫”,而教師也逐漸地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成為課改實踐中的一大誤區。事實上,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就容易偏離,學生的思維就難以深入,學生的學習就缺少深度和廣度,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很難得到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準確把握引導時機,精心選擇引導點,開啟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何時進行引導呢?

如何把握好數學課堂“導”的時機

一、學生缺乏興趣時要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對學習活動具有始動、定向和動力作用。面對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往往缺乏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激發。要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就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使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又有趣味的事情,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去探索、實踐、創新。

例如: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出示:“小紅今年9歲,她哥哥從出生到今年,只過了3個生日。請同學們想一想,她哥哥今年幾歲?”有的同學順口答道:“3歲。”但一想不對,小紅今年都9歲了,怎麼哥哥才3歲呢?大家疑雲驟起,誰都想知道一個正確的答案。就在這時教師笑著鼓勵他們:“你們想知道正確的答案嗎?自己到書上去尋找吧。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至此,學生探索熱情高漲,產生了學習“年、月、日”這一新知的濃厚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探索中。

二、學生思維偏離時要引導

有了一個方向明確、有探究空間的問題情境,學生便能自主或合作展開對新知的探索。這時,由於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思維偏離,走上岔道。如果任其發展,就會越走越遠,課堂教學看起來熱熱鬧鬧,可實際收效甚微,甚至負效。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儘快地回到需要探索的知識上來,做到“放得開,收得住。”

例如:學習“等腰三角形的特徵”時,教師讓學生試著想辦法找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徵,學生拿出自己的等腰三角尺,摸一摸邊和角,量一量邊的長度,比一比角的大小,由於學生自主選擇了有價值的切入口進行探索,效果顯著。而當要學生畫出一個等腰三角形時,有部分學生說喜歡畫等邊三角形,不想畫等腰三角形,面對學生一時難以完成的過高要求,教師沒有被學生牽著走,而是與學生商量,先畫好等腰三角形,課外畫等邊三角形。這樣及時引導,避免了花時多、收效微的後果,也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整個探索過程中,教師做到扶放結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並使得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向更明確,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如期達到了教學目標

三、學生理解膚淺時要引導

學貴有疑。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看似簡單的內容,學生常會一帶而過,其實是貌似理解並未真懂,而這些內容往往是深化知識理解的關鍵處。這時,教師就應引導學生於無疑之處生疑,並對疑問展開思考討論,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例如:在學習了分數化百分數的方法後,書上有這麼一句歸納性的話: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把分數化成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學生對於這種方法似乎已經掌握,覺得沒有問題了。其實,理解並未全面和深刻。此時引導:這個“通常”是什麼意思?這裡為什麼要用“通常”?不用行不行?學生經過思考與討論,終於明白:分數化百分數,除了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外,有時還可以先把分母化成100、1000……再化成百分數。這樣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就全面深刻多了。

四、學生困惑不解時要引導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於相機誘導。”學生能自主發現、分析、解決的問題自然不必引導;而當探究的問題有相當的深、難、寬,學生通過努力仍想不通、難解決,表明學生正處於“憤”、“悱”狀態,教師就應及時引導,指導學生獲取問題的結論。

如圖:“已知正方形面積約是20平方釐米,你能求出圓形

的面積嗎?”由於學生的常規思路是尋求圓形的半徑,可又無

法求出半徑而陷入僵局。這時,老師及時引導:“正方形面積

與圓形的半徑有什麼關係?”這樣的引導,猶如雪中送炭——很快學生便從困境中走出來,發現r2=20÷4=5(平方釐米),由此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抓住時機進行引導,學生不僅僅是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更重要的是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創新精神和能力得到培養。

五、學生解題失誤時要引導

數學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此時,教師應及時引導,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指導學生重新探索,分析錯誤所在,尋求正確的答案。

例如:教學“分數應用題”後,我有意設計如下練習:“一根繩子12米,第一次剪下 ,第二次剪下 米,還剩下多少米?”有部分同學列式12×(1- - )。我就及時引導:“想一想, 和 米、 和 米相同嗎?分數不帶單位與帶單位所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這樣一引導,學生就領悟到自己的列式是把 米(數量)與 (分率)混淆了。這時,再讓他們列式,大家都能正確列出12×(1- )- 或1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