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精選7篇)

校園 閱讀(3.1W)

九年級歷史複習的時間短,任務緊,複習內容較多,共涉及六冊教材內容,但課時較少,因此我們必須合理地利用時間,全面地有重點地複習,這樣才能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從容面對會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歡迎大家參考。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精選7篇)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1

一、複習進度安排:

計劃三月下旬結束九年級下冊新課內容的教學,然後進入考前綜合複習階段。

綜合複習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梳理教材,細化知識點,夯實基礎。

內容:1-----6冊歷史課本內容

時間安排:3月26日---4月27日

根據每一單元內容多少不同,預定一節課複習2-3個單元。注重基礎知識,特別是主幹基礎知識,尤其是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重大歷史作用和影響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對知識的把握不能僅僅停留在識記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運用。

2、第二階段:專題複習,強化訓練、熱點講解

時間安排:5月2日---5月31日

歷史知識包羅永珍,相互聯絡,千絲萬縷。作為歷史教師要通過“專題”的形式將零散的知識梳理和歸納成條理和體系,通過一系列“專題”引導學生將點點滴滴的零散知識變成了系統化、體系化。專題的設計要靈巧、細小。切記不能設計過大的專題,進行大的專題知識梳理;要從社會現實熱點問題的角度、重點問題的角度、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角度,設計一些輕巧靈便的小專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以課本為主的前提下,為學生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案,包括知識結構歸納和習題訓練兩部分,知識結構歸納使學生對本專題涉及內容有提綱挈領的認識,習題訓練涉及所有題型,突出重點知識。使所複習的知識得到鞏固,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我們通過集體備課等形式,搞好熱點問題的梳理,找準社會現實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切入點。通過熱點講解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絡,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第三階段:綜合複習,查漏補缺;模擬測試,提高能力。

時間安排:6月5日---6月13日

將六冊課本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會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針對性較強的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行綜合、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根據每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二、具體複習方法措施安排

1、系統複習,夯實基礎

以20xx年會考大綱為參考,依其規定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進行復習。具體做法,依據內部資料(歷史複習資料)為主,備課時結合考綱、歷屆會考試題,將重點補充到複習資料上,講、練、背相結合,以背為主,隨機考察學生背誦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

2、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六冊課本的內容較多,在複習時教師既要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同時又要有側重點,所謂重點就是歷史考試說明裡的考查內容及要求,複習時這部分內容要強化。同時還要大膽取捨,去粗取精。我們認為八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四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單元,九年級上冊第四、六、七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四、七單元是整個國中階段歷史複習的重點內容。對於上述內容,教學時要強調,平時的訓練要強化,內容都是滾動式的,帶著學過的內容一起考察,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大學聯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麼要弄明白,然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儘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四、歷史複習中注意事項

1、加強複習的力度和廣度,使學生更加熟悉課本,保證基礎的方面少丟分。第一輪,全面複習,細化知識點,打好基礎.即講課時要注意課程標準的要求,要線索清楚,重點突出,邏輯嚴密,時間空間概念明確,語言精煉,並輔以條理化的板書.通過看、讀、寫、記等方式強化訓練,一章一節的基礎知識,做到人人過關。第二輪,比較對照,縱橫串連,辨異求同.經過系統複習,學生掌握的知識是更牢固了,但知識是零碎的、混亂的、孤立的,這一段複習要求師生雙邊互動,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重新組合教材,進行知識歸類,觸類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識前後左右貫通起來,形成網路,把同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等方面進行聯絡,總結尋求歷史事件的異同點,強化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

2、增強練習的針對性,儘量尋找一些較好的材料,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多創設一些與生活情境相關的試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知識點,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以史為鑑,評論古今,提高能力。

3、增加考試次數,把握好時間和解題速度,練練學生的應試能力。我們要指導學生緊扣課程標準,紮實基礎,以課本為本,全面系統地做到'五看三抓',即看提示、看正文、看插圖、看資料、看大事年表;抓線索、抓網路、抓重點。同時通過模擬訓練,掌握各種型別題的特點及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努力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科學的複習。複習中不能走向“放羊式”、“灌輸式”兩個極端,做到導與學兩個方面緊密結合。要讓學生動手、動筆、動腦,不能簡單的動口,要讓學生能把基礎知識正確反饋到試卷上,避免出現會說不會寫或者寫錯字、別字、白字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要加強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和解題方法的指導,特別是要培養學生審題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

6、加強學生心理輔導,使學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輕鬆應考。

總之,九年級歷史複習的時間緊任務重,可謂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考前指導,並做到自己心中有數,紮實研究九年級歷史複習課的教法,全面提高複習效率,為會考做好充分準備。力爭在20xx年會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2

一、迴歸課本,夯實基礎。

①重視理解,融會貫通。只有理解了的記憶才能持久;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在考試時明晰問題的內在邏輯聯絡。②重視主幹知識。主幹知識是指對歷史程序能夠產生廣泛影響的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重要制度等。③重視原因、影響。原因和影響往往比較抽象,許多人覺得難記,也不太重視,但它們卻是命題的“亮點”。④重視查缺補漏。

二、點、線、面結合,構築知識網路。

“點”是典型事件;“線”是指事件之間內在聯絡的線索;“面”是反映歷史時期的整個內容。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鬆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進而捕捉歷史的階段性特徵,解題時才能放得開、收得攏。

三、學會“彈鋼琴”,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對教學中老師反覆強調的重點知識、重點內容,多花時間複習,把精力放在知識內容的內在聯絡上,特別是在一些有跨度的問題上。

四、重視審題能力的鍛鍊,加強題目的變異訓練。

五、注重知識的整合,培養綜合應用能力。

四月調考試卷表明,今年的會考不會孤立考查某個知識點,而是一個題中系統考查幾個有內在聯絡的歷史問題。建議同學們適當進行一些小專題訓練。

六、要注意知識間的遷移、聯絡。

今年會考試題很有可能聯絡當今熱點問題,考查一些中外歷史知識。

七、學會三點考試技巧。

(1)審好題是做題的前提和關鍵。對於選擇題,考生一定要從題乾的立意出發,採用排除錯誤選項等方法。非選擇題是往年材料題和簡答題的組合,細心審題是答好問題的關鍵,尤其是找準題目中心詞。

(2)答題要規範明確。作為主觀題的簡答題,考生要仔細閱讀材料,準確、全面理解材料講了些什麼,講述的是什麼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隨後,要弄清楚題目的設問有幾項,都問了些什麼具體問題;最後,再理清設問,聯絡課文內容,找出答案,或通過分析材料得出答案。

(3)規範答題,落實“四化”。“四化”即段落化、要點化、提示化、序號化。

【會考歷史複習備考四大技巧】

一、要會看書。

會考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乾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巨集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裡要求的學生會看書,是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

1、看標題,目的是為了尋找線索,瞭解每一課的結構;

2、看標題的提示,尋找課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

3、看課內和課後思考題,尋找答案或者從課內得到一些啟示,同時還應該做到邊看、邊劃、邊問、邊寫,看內容,劃知識點,找疑問,寫出疑問來,這是對學生複習時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於歸納。

歸納是指將眾多的或零散的歷史知識,按其同類進行梳理,可長可短,並不一定非依賴老師。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善於自得其法上面,歸納的好,條理清晰,棄繁就簡,效果自然就不尋常。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介紹唐文化的這一內容時,有學生製作了下面一個簡表。這樣全新的組合,形成了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段歷史知識。

三、理清線索。

要求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路,這種網路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路。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複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製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題。

例如某年會考題目考到我國對臺政策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決不承諾放棄武力,可不少同學僅答一句一國兩制而失分,所以答題時審清題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過於緊張而顧此失彼,答題要緊扣題目簡明扼要,同時注意規範化、時序化。最後建議在寫歷史小論文時,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應該始終注意:

1、觀點明確,論述集中,不泛泛而談;

2、聯絡史實,詳略以說明觀點為度;

3、文字通順,條理清晰,結構要合乎邏輯。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3

【試卷分析】

今年的歷史會考在命題思想、命題依據、命題原則、考試時限、題型題量、難度係數等方面,與去年相同,會考歷史複習落實基礎注重運用能力。個別地方稍有變動,如世界古代史由以往的6分變為8分,即世界古代史單項選擇題由3道改變為4道。

考試為開卷,時間為60分鐘。在試卷中,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大致各佔50分。其中,中國史部分:古代史部分約佔14分,近代史約佔20分,現代史約佔16分。

世界史部分:古代史約8分,近代史約佔20分,現代史約佔22分。採用等級制的呈現方式,60分及以上為H等(合格),59分以下為I等(不合格)。

試題難度係數控制在0.75左右,試題分為容易題、中檔題、較難題三個檔次,其比例大致為6:3:1。試題按時間先後順序或由易到難順序排列。

【名師解讀】

今年會考說明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多了6個“專題訓練”,備戰會考《會考歷史複習落實基礎注重運用能力》。這6個“專題訓練”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六個板塊編寫。每個專題訓練又按照“考點解讀”、“經典回放”、“知能演練”三個部分編寫。

【備考建議】 關注時事關注熱點

近年來,許多歷史試題從時事入手、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入手,考查課標、課本中的相關知識,會考說明中也有很多這類試題。同學們要關注時事,瞭解重大的新聞事件。

開放性的試題,同學們一定要回答,要多寫一點。最好把每個答題要點標上序號,做到條理清晰。

牢記知識點靈活運用

歷史會考說明明確寫明“試題難度係數控制在0.75左右,試題分為容易題、中檔題、較難題三個檔次,其比例大致為6:3:1”,估計今年絕大部分會考歷史試題應該較為簡單。

如果同學們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牢記並靈活運用會考說明“知能演練”部分選擇題題干與正確選項的知識點,理解記憶並熟練運用“知能演練”部分非選擇題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相信順利過關不在話下。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4

熟記課本基礎知識

會考命題的根本和依據是課本,也是學生答題的前提,要取得理想的成績,就必須迴歸課本,強化基礎。

九年級歷史知識面覆蓋廣、層次深、能力標準要求初,熟記課本的基礎知識,每一個知識點。閱讀至少要達到五、六遍以上,還要過好“背”這一關。知識才能運用自如熟能生巧。

全面掌握課本中的目錄、正文、小字、註釋、課本插圖、年表、課後習題。還應包括其涉及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歷史事件及其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

知識專題化、系統化

九年級歷史知識的歸納與整理,是九年級學生在複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歸納的過程中,要儘量做到專題化、系統化。

可分別建立章節知識結構、單元知識結構、單元內專題知識結構、模組式專題知識結構、熱點問題知識結構等。這樣有了知識間的聯絡線索。

同學交流共同進步

在學習中,與同學交流也是我們奪取優異成績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一個複雜的歷史問題,他們採用什麼好的記憶方法?又會從哪些方面去分析與評價的?對於一些易錯的知識點,他們又是如何區別,如何牢記的?

通過交流,我們可以發現自已的不足,還可以學到他人的長處。在輕鬆的交流中得到經驗共同進步。

會考歷史複習方法

一是讀思結合。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臨考時,再紮紮實實地將歷史課本閱讀思考一遍,既可回億,鞏固重要的史實史論;深化知識理解,完善結構,又可查漏補缺,提升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應考信心,使學生胸有成竹地走進考場。

二是練講結合。

練是實踐,實踐出真知。考前進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強化訓練,十分必要。可在認真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透徹把握歷史教材的基礎上,參照前幾年試題的題型、題量、難度、特點,精心篩選加工出幾套綜合性、科學性、典型性以及知識、能力和思想都貼近考試的模擬試題,進行"實戰演習"。 練後一定要認真組織講評,只練不講,等於半途而廢,凡練必講,講必糾錯,糾錯而總結,在練、講、糾錯、總結上提升和昇華。實踐證明,這是一個良性的教學迴圈。每一環節都不容忽視,不可或缺。

三是縱橫結合。

縱的方面,要讓孩子把握歷史發展階段特徵、基本線索、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橫的方面,一是要把握同一時期歷史學科自身發展的橫斷面上諸方面的內在聯絡。如:同一時期同一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絡;同一時期不同國家歷史現象問的相互聯絡,等等。

二是要將歷史學科同政治、語文、地理等學科的複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滲透,相互遷移。比如有了過硬的閱讀理解、語言表達、古文知識等方面的語文基本功,就可以迅速準確地閱讀理解歷史材料,對歷史材料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資訊,並充分利用有效資訊,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歷史問題進行說明和論證;就可以語言準確、邏輯嚴謹、扼要全面地答好歷史材料題和問答題。

再如藉助地理知識既可增強歷史知識的直觀性,又可強化記憶,深化理解,培養孩子對地圖的意識和空間觀念。同樣,豐富的歷史知識對於政治、語文、地理等學科的學習也是他山之石。事實上,各科知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諸種聯絡,人類知識的本身就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我們應當樹立"大知識觀"和"知識全息觀",這不僅能提升複習效率,而且對於今後的學習和創造都是大有益處的。

四是中外結合。

由於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是分別編寫的,講授時也基本是彼此獨立的。這就容易造成中外歷史的割裂,顧此失彼,破壞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因此,總複習時要將中外歷史有機地融為一體,儘可能地把中外歷史教材裡的相關內容結合起來,按歷史發展的脈絡,比較聯絡,對照複習,整體把握。寓中國史於世界史的複習之中,視世界歷史為中國歷史發展的大環境。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歷史都是彼此聯絡,相互影響的。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為人類文明、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弄清這些聯絡,形成知識體系,是學好歷史的關鍵。

五是史論結合。

這既是歷史學科考試中文字表達的一項能力要求,又是歷史學科本身的一個特點,也是學習歷史應當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在備考複習中,要堅持史論結合,在綜合、分析、歸納、簡化歷史知識結構的同時,做到有史必有論,有論必有史,論從史出,史由論統,史論一致,相輔相成。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潛移默化、水到渠成地獲得活的認識與結論,形成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史學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績。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5

(1)掌握各種型別題目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選擇題,要仔細審題,看清題乾和選項,讀懂材料,分析歷史事件和現象的本質,由表及裡,去偽存真;填圖、識圖題,要看清圖表,回顧所學,分析圖表的`歷史背景,再作答;在解答材料解析題時,我們要求學生可用以下的套路解題:

第一,先看材料出處,大致斷定材料反映什麼時期哪一方面的內容;

第二,再審問題,列出問題要點;

第三,帶著問題審材料,獲取有效資訊,將相關有效資訊列在相關問題之後;

第四,問題中有“根據材料”的,答案從材料中得出;“結合材料”的答案從材料和我們所學知識中求得??用這樣的解題套路看起來比較機械呆板,實則省時、省力,學生往往材料只需看一遍就大功告成。

(2)習題訓練要有選擇性,訓練後要有針對性的評析?

文科歷史試題可渭浩如煙海,訓練是有必要,但要有選擇性、針對性,不宜過多過濫,如果不注意科學甄題,肯定會被題海所淹沒。這就要求教師課後多做準備,不妨給自己進行題海戰術,多研讀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大學聯考試卷,多研讀市場上規範的複習資料,為學生做出選擇。在科學甄選方面,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大膽地把一些超綱、越本的題目刪除;二是砍掉經教師集體商量後仍無法確定答案的題目;三是把內容相近、容易混淆的選擇題目歸類掌握,然後舉一反三;四是把一些具有新意、創意的題目挑選出來,以拓寬自已的視野,增強變通能力。學生訓練後,教師還要認真閱卷,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課上評講時,不僅要講正確答案,更重要評講審題、解題方法,明晰解題思路,分析錯誤原因以及今後應注意的問題,讓學生掌握要領。

(3)總結反思,防止類似錯誤再犯。

在高三的學習生活中,考試既是我們必須面對一道關口,也是檢驗我們學習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考試之後,會有許多的思考或經驗教訓留給我們,要反思其成敗得失的原因。特別是平時做錯的題目,更要反思其錯的原因再哪裡,這樣才會針對性的在以後的複習中改進。比如:我們可以建立一個錯題集,將平時做練習或者考試中做錯的題摘抄下來,寫在一個本上。先記錄失分的原因,然後再重新仔細地做一遍,最後總結以後解答此類時應該注意或應引起高度重視之處,有時看錯題會比做套題成果更顯著。當然,小本子也可以記錄一些自認為比較典型的題目,定期翻看,加深印象,這樣堅持下去,便不會覺得試卷討厭,反而可以看到自已的進步。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6

在強調新課程理念,注重考察學生能力的今天,如何引導學生複習,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績呢?下面我結合今年的歷史複習工作,和大家談談我校的複習計劃。

一、目的要求

1、全面貫徹《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有關精神,加強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整合與梳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歷史主幹知識的梳理與歸納,讓學生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的網路。

3、搞好專題訓練,形成知識框架,具備規範答題能力。

二、具體措施: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內容包括複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複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第二階段是專題複習。第三階段是綜合訓練與查漏補缺。第四階段是應試能力的提高。

1、夯實基礎,全面系統複習,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國中歷史課程標準》規定的考試範圍展開復習,按會考考綱歷史學科考試目標要求系統性複習,以知識為基礎,能力為重點,按知識能力要求:識記----理解------運用,由低到高共九個層次目標要求完成複習。

此階段約佔了整個複習階段的一大半時間,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瞭解。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注意知識考點,以練代講,講練結合,開展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合理地利用時間,全面地有重點地複習,這樣才能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提高複習效果,在以課本為主的前提下,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案,包括知識結構和習題兩部分,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本課內容有提綱挈領的認識,習題涉及所有題型,突出重點知識。使所複習的知識得到鞏固,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2、抓住重點,開展專題複習。將六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會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專題進行一系列綜合複習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根據歷年會考試題裡的考查內容及要求進行強化。我認為八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四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單元,九年級上冊第四、六、七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四、七單元是整個國中階段歷史複習的重點內容。對於上述內容,列成若干專題,教學時進行訓練強化,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3、加強綜合訓練和查漏補缺,提升綜合分析能力。注重提升學生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的作答能力培養和提升,針對性時政熱點,結合會考實際,對有可能出現在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的知識點進行以題型形式加強有訓練。培養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歷史問題進行簡單說明、辨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史論結合、辯證等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並做出客觀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4、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問題,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大學聯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麼要弄明白,然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②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

③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④注意答題卡規範性指導訓練。

三、複習時間安排 (複習備考時間從三月九日開始,到六月十八日結束。)

第一階段 (3月9日至5月10日-----單元複習需8周) 主要是分單元回訪教材,積累書本知識;梳理、歸納、整理,形成知識網路。

第二階段(5月10日至5月31日-----專題複習需4周)針對考綱,重點突破,構建專題知識框架結構;培養學生運用史實,分析問題能力。

第三階段(6月1日至6月15日-----綜合訓練與查漏補缺需2周)提升學生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的作答能力培養和提升;查漏補缺。

第四階段(6月15日至6月18日-----考前指導)材料分析題答題指導;針對不同題型,指導規範答題;考前心理除錯,臨場指導,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答題卡作答規範性訓練;探究論證題答題指導;考前訓練與指導。

九年級歷史會考備考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為中心,以大綱為導向,以訓練為主線,精心組織,夯實基礎,面向全體,重點突破。

二、時間安排

複習採取分階段、分課時進行,為了使新舊知識能相互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形成知識網路,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我們採取分階段分步驟複習的方法,複習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複習](授完新課至第二次模擬考試約8周時間)以教材為主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複習形式為系統複習,重點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複習,做到章節過關、單元過關、打實基礎、循序漸進、不留死角,並進行適當的模擬訓練,保證複習效果。

[第二輪複習](第二次模擬考試至五月底約5周時間)為專題複習,重點加強綜合知識的歸納、綜合能力的培養,滲透中招模擬練習。重點解決第一階段中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和綜合應用系統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總攬教材、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的基礎上,相應地提高要求,進行系統整理消化,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抓住重點,加深理解,防止簡單的重複,反對面面俱到。

[第三輪複習](六月初至會考前約3周時間)以綜合練習為主,考前指導與適應性訓練相結合,查漏補缺,鞏固提高。本輪側重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同時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綜合練習和模擬測試,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並重,主要目的是適應會考要求,提高應試技巧。

三、複習方略

第一,解讀歷史學科考試說明,明確新課標和會考考試評價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複習指導思想。在複習教學中,我們按考試說明中規定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進行復習。複習課繼續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意識。"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每堂課真正體現"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活起來,讓歷史人物站起來"這一教學理念。做到"教學設計問題化,設計問題生活化,解決問題民主化,學習過程情感化、構建知識網路化。"通過不斷地磨合和訓練,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創造效能力。

第二,迴歸課本,夯實基礎,學會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和拓展知識學生必須掌握好課本的基礎知識,夯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我們要求,對基礎知識,不能死記,但要記死。對每一課、每一個歷史階段的歷史知識要做到隨手拈來,運用時得心應手。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對歷史基本事實的掌握,能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將無從評價歷史人物、無從聯絡歷史事件,解答一切歷史問題都成了空談。所以要讓學生在複習的基礎上,形成對知識準確的記憶,做到知識點的要點化、線索化、條例化、網路化。

第三、密切聯絡時政,關注熱點和焦點問題。複習時要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鑑作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國家及世界重大的紀念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能聯絡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不迴避熱點是會考歷史命題的原則,目的是縮短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以訓練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第四、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指導和訓練

1、師生要重視對《考試標準》上所提供的題例和樣卷、近幾年會考試題的研究。從中體會到會考"怎麼考"(命題思路),研究試題是探索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精選試題,強化模擬訓練。

2、在複習中教師應積極創設一些新情境、新材料、新切入的好題,讓學生在全新視角中觀察歷史問題,以活化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學會理清答題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指導學生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範圍,然後確定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

4、重視理解,融會貫通。只有理解了的記憶才能持久,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在考試時明晰問題的內在邏輯聯絡。注重知識的整合,知識間的遷移、聯絡,培養綜合應用能力。

第五、加強考前心理素質的輔導,有利於輕鬆應考,提大學聯考試成績。

要想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題能力,還取決於考前良好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臨場的最佳發揮,因此我們在考前注意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態,輕鬆應考:

1、考試時膽要大,心要靜。堅定必勝信念,這是至關重要的。乒壇名將鄧亞萍曾說過:"平時練技術,比賽看心理"。

2、仔細審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解題是正確答題的關鍵。要正確理解題意和要求,將試題有效資訊反饋到課本中,然後正確選擇。

3、要善於給自己減輕壓力: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