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效預習”與“有效教學”》文章賞析

校園 閱讀(8.15K)

“有效預習”與“有效教學”

《“有效預習”與“有效教學”》文章賞析

課前的預習是學生學習新知識重要學習方式,也是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環。它可以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學習,使學生帶著問題上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課程標準》倡導:預習是學習的個體一種獨立的探索活動。學生憑藉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的發展。預習不再是單純為掌握知識和技能而設定的學習活動,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發展得更好。可以說,預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環節。

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和接受能力不同,在指導預習時應採取不同的'方式。低年級的小朋友識字不多,預習的作業應在父母的幫助下進行,這就要求老師與家長要多進行溝通,教會家長怎樣和孩子一起預習,為以後孩子自己學會預習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學生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課前預習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課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課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一年級《分類》這一課時,就可以在課前佈置學生們和家長一起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商場裡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學生在上課時就能很快地說出“同樣的商品擺在一起”也能說出這樣放的各種好處,這就為分類的認識奠定了基礎。同時,還讓他們課後回家把自己的衣櫃整理好把家裡收拾一下。用學生身邊的“情境”呈現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教學的現實性,趣味性,使學生不僅認識到數學課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把生活帶進數學,又把數學帶進生活。

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通過學生們在家長的陪同下到超市買東西的場境,為學生們創設一個購物的情境和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一元、五元、十元錢可以買到哪些東西,同時也學會了找錢,創設這樣的購物情境,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在買賣商品的過程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了他們的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中年級的學生在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達到自己預習的要求,可以作為學生自己預習數學的起點。這時,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的利用課堂指導學生進行預習,給學生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步驟,教給學生具體的預習方法,為學生設計預習方案,設計主要有三點內容:你通過預習學會了什麼?你在預習中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你有沒有與課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認為更好的想法?這樣的預習型作業,對學生的學習幫助很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如在教學《平行和相交》中的認識平行時,佈置的預習任務是:拿兩根小棒,從高處落下,觀察落下後兩個小棒的位置關係,如果不小心把其中的一根小棒落到地上,那麼桌面上的小棒和地面上的小棒又是怎樣的關係?你仔細閱讀書中的知識,然後把你的疑惑提出來。在課堂上,首先用兩根小棒演示了一遍,小棒都落在桌面上,這兩個小棒是什麼關係呢?你能說說你昨天在家演示時碰到的情況嗎?由於經過了預習,學生能較快的弄清在同一個平面內是什麼意思,弄清怎樣的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而本節課的重點就在怎樣畫平行線。

到了高年級,學生在經過的訓練後預習活動就可以“置之課外”了,但每課時前要給學生以“預習提示”,指導學生按預習提示,結合已學到的方法去進行預習,這樣從低到高循序漸進地培養預習能力和習慣的形成。同樣,指導預習也要因材而異。概念型教材應重點採用閱讀理解法預習,計算型教材應重點採用嘗試練習法預習,而幾何內容則適合採用實驗操作法預習,針對不同型別的學習內容,預習的方法也不相同。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預習數學。

總之,我們應該讓學生預習中產生的困惑,成為課堂探索的主線,讓多彩的課堂成為他們交流獨特體驗和感悟的舞臺,相信我們的課堂將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