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語文大課堂活動的“新”與“實”

校園 閱讀(1.13W)

【主題詞】語文是一門綜合性、人文性、工具性極強的學科。特別是新課標的設立,更加明確而深刻地界定了其內涵和外延。可以說,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實際上是一個開放的大課堂,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既要體現語文的學科特點,又要充分本現“新”與“實”。“新”即是要有新的理念整合整個活動流程,實現內容和形式的雙向創新。“實”即是開展切合實際來開啟學生的思維和智慧,使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有關語文大課堂活動的“新”與“實”

新的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將各門學科教育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定位,首次提出了“三維目標”的概念。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可以說,新課標是更加感性的定位,也是更加理性的定位。

單就新課標指導下的國中語文教育教學來說,要更好地落實這三個維度的目標,需要打破常規的教育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和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中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讓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氛圍充溢整個教育教學環節。

語文大課堂活動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將素質教育與創新相結合,互不相悖。

筆者現就平時的語文大課堂活動中所作的一些嘗試作些闡述:

一、開掘語文大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資源

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不再是以往的那種將學生的思想、才智禁錮在45分種的課堂上,只准許學生獨立學習,頂多只能和同桌小聲討論問題(這還是在教師監視之下進行的),稍有創新思想的火花,即被視為開小差。這樣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思維發展,極不利於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語文大課堂活動要最大程度地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書本,讓他們自主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幫助他們拓寬活動的門路,加強合作學習,開展探究學習。這就需要在“創新”上做文章,讓每一堂語文課和每一次語文大課堂活動都是新的,讓它們都有新的亮點,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空間。

為此,我首先拓寬了教育教學的資源範圍,最雙程度地調動每一個學習個體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如何更寬鬆地駕馭教育教學資源,整合課堂和課外的關係,唯有“打人民戰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教育教學資源,讓學生的心思留在課堂、專在學習上,既要讓學生立足課堂,立足書本,又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書本。

我在設計院《放飛心中的探險夢》這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大膽地讓學生從電視媒體上鍊接語文。在設計了一個“故事串講”活動後,又仿效熒屏頒獎活動上的頒獎程式,讓學生自主設計“頒獎詞”和“獲獎感言”。

在組織學習《斑羚飛渡》時,我提供給學生“中國野生動植物網”、“中國環保網”等,讓學生合作、探究式地在網路中體驗環保的重要性和方法。學生髮現語文大課堂活動中的學習資源竟是如此寬泛,忙得不亦樂乎。

二、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整合語文大課堂活動的流程

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就會陷入泥沼。語文大課堂活動亦是如此,只有在活動中注入創新之活水,才會使語文教育教學充滿生機,學生也才會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創新是構建在新理念的基礎上的。新課標特別將探究學習提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鍛鍊能力。更重要的是開啟學生的思維和智慧,讓學生在求知中學習,在學習中求知。

在語文大課堂活動中我一貫突出“實踐、探究、創新”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旨在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元合一的教學模式,側重於方法指導,啟迪思維方法。

1、內容的創新

語文大課堂活動的內容是根據新課標來設定的。學生喜好什麼樣的'活動,我們就設計怎麼樣的活動,內容要體現創新性。

在組織開展《感受自然》這一活動時,自然界的風光定格在我們視線中,有春光、夏雨、秋風、冬雪等。為了指導學生正確地觀察自然,我設計了“當回攝影師”這一活動內容,讓學生走出戶外,走進自然。

在組織學生了解祖國悠久而燦爛的文化時,我組織學生分組蒐集整理了民間對聯、民風民俗和民間故事等,極大的拓展了語文活動的空間,內容也不再是老一套的說話和寫作,而是要參與、要合作、要探究、要互動。

在指導習作立意時,我們的同學一般是順向立意。可不可以從一些故事中進行一些逆向立意呢?一次,我作了如下嘗試:我首先蒐集一些故事材料,鼓勵學生換一種思維方式去立意構思。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般學生立意為和尚的這種懶惰和漫無目的的做法不可取,經過逆向立意訓練後,學生覺得能按部就班地做好本職工作倒也不錯。有的同學深有感觸地說:原來,看待問題可以幾個側面、多幾個心眼。

2、形式的創新

內容在創新,形式當然要跟上。語文大課堂的開放性給傳統教育教學形式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學科的滲透和融合,這就需要在語文大課堂活動設計上求活、求新。

我在組織《安塞腰鼓》教學時,首先指導學生美讀課文,然後指導學生自主分段、分層,再就第二部分描寫腰鼓表演這一節進行分層次教

學,出示表格,指導賞讀課文。填充的內容涉及層次小標題、寫作手法的運用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字。

我在設計《珍珠鳥》教學時,將“我”與鳥兒的熟識過程用座標軸的形式表示。這樣,“我”與鳥兒逐步建立起信賴關係的這一過程一目瞭然。

再如《斑羚飛渡》一文中,對斑羚飛渡的過程和方法,我除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動畫投影身臨其境外,還鼓勵學生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示出來,然後再複述飛渡過程就容易多了。

三、以切合學生學性實際的活動,落實三維目標。

在進行活動設計之前,首先要研究文字和學情等。無論開展哪一次語文大課堂活動,必須以學生的學情為出發點,以切合學生學情實際的活動來滲透,落實三維目標。

現在的學生接觸面廣、才思敏捷,好模仿、好表現、爭強好勝。但學習上普遍缺乏恆心和毅力,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因此,在設計、組織活動時考慮到以上優勢和弊端,讓其優勢得到發揮,讓其不足得到彌補。久之,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提高了。

在一次作文指導課上,我拿出手頭的《鋪路石》刊物和《鋪路石》小報(二者皆為校本教材),讓學生閱讀其中與當堂佈置的作文範圍類似的學生習作。由於這些小作者通常是略帶妒忌心理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學生喜歡背誦古詩詞。於是與科代表商量,由學生代表自主組織開展一次別開生面的“古詩詞朗誦會”。

再如,在《放飛心中的探險夢》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給出辯題和辯論原則、規則,由學生自發分成正反兩方進行對抗辯論。大家理據確鑿,哪一方也不肯服輸。緊張而激烈的辯論差不多進行了整整一節課。最後以正方的“五、四、三、二、一”。而反方無一人應答結束。

在《感受自然》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組織樹、春光、夏雨、秋風、冬雪等五年角色,表演“我有一個朋友”課本劇。讓學生感悟、評價一棵樹的成長、奮鬥精神和願望,其中有許多由學生精心設計的臺詞、動作等。

為了鼓勵、獎勵那些積極參與活動和表現突出的同學,我在每次活動結束後都會以一兩件小紀念品或一兩個頭銜命名他們。如“最佳辯手”、“背書高手”、“超級女聲”等。

組織語文大課堂活動應立足於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能、條件的實際情況,將活動落實到實處,這樣才能更快捷地實現三維目標,也更有效地發揮活動課的最大效益。

總的說來,語文大課堂活動是語文課的拓展和延伸,它應該是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連結的一條紐帶,而不應該是一道“看菜”、一個累贅。

綜觀我們曾經組織開展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我總是本著創新和務實的原則來創意和構思,精心組織,精到評價。當然,語文大課堂綜合性學習活動能力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我們也還只是一點嘗試,我們在活動中也看到一些不足不妥,但我們會不斷探索,相信一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