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運用“閱讀期待”學好語文

校園 閱讀(1.99W)

我們的語文教學,由於應試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學生的任何自由和創新,一切以標準答案為依據。一篇文章,教師說分三段,分四段就是錯誤。學生在閱讀上受到嚴重的束縛和壓抑,對語文課興趣全無。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深感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之弊,也常常為之困惑、苦惱,為此進行不懈的探索,尋求閱讀教學的新境界。在我近二十年的實踐中,我真切地體會到“閱讀期待”在閱讀教學中起著無法取代的作用。

如何運用“閱讀期待”學好語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製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慾望和探究的慾望。從閱讀功能看,閱讀是蒐集、篩選、發現資訊的過程;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又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在學生擁有主體地位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資訊(比如見到標題)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自動開啟了。他要對這個資訊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自然,讀者從接受的資訊中產生的內驅力強弱、有無,對其內在閱讀興趣和積極性的有無或強弱起關鍵作用,對其閱讀行為是否進行和怎樣進行產生重要影響。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閱讀期待”來提高閱讀質量呢?

一、適當的煽情

當代喬治亞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維利認為,衡量教師好壞的一條重要標準是你的學生是否有閱讀的願望。如果大部分學生都不願意閱讀,那麼這個教師就不是一個好教師;如果班上大部分學生都願意閱讀,那他就是一個好教師;如果班上全體學生都喜愛閱讀、熱衷於閱讀,那他就不僅是一個好教師,而且是一個優秀教師。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淚,讀者才會受感動;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這個過程若缺乏審美熱情,閱讀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著積極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例如,教學《梳羊角辯的小姑娘》時,我帶著一臉的神祕說:“這是篇寫人的記敘文,老師特別喜歡。它與過去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許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點不同?當然越多越好。”學生興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課文的閱讀中去。結果有發現課文主要通過對話的,有發現三件事是連貫的,有發現三件事可以組成一件事,有發現用詞很講究,有發現結尾意味深長的等等,學生的審美閱讀就此開始。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學生。”教師要啟發學生產生“閱讀期待”,須對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徹地瞭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思想歷程、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深入剖析作品,進入角色,挖掘出創作時的匠心,力爭把作者創作時的全部激情重新釋放出來。“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教師進入課堂要以飽滿的精神,將文章中的情與自己心中的情融注於講解之中,洋溢於講臺之上,再反轉過來如水似地流到學生心中,喚起學生的情思,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師一起去體會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課的導語,尤其是一篇課文教學之始的導語,應該像詩一樣精煉、感人,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一節課的結束語,特別是教完一篇扣人心絃的記敘文或抒情散文時的結束語,應在學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漣漪,達到“課盡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新的慾望。

當然,教師要煽情,要動情,也不是任意地讓感情氾濫,要以自己的獨特、真摯、強烈、坦蕩的情懷與學生見面,扣擊學生的心絃,使自己、學生與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慼、共哀樂,愛其所愛,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