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

文學 閱讀(1.14W)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1

國中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從紀律到衛生,從寢室到教室,從心理到生理,事無鉅細,每個班主任幾乎每天都在超負荷地工作,我接手六年級,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了,回顧工作中的點滴,我分以下幾個方面。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

一、班委的確定

從去年暑假家訪開始,我就注意小幹部的人選,班主任最首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啟動學生自我管理機制。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從學生中選拔確實有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班級的幹部,這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可以鍛鍊學生的能力。我家訪的第一個物件是小月,她在國小一直擔任班長職務,曾經是上海市的優秀少先隊員,工作能力強,她好學上進,為人正直,落落大方。在開學初,我提名讓她擔任班長,後來期會考試改選中,她繼續以26票(全班29人)當選為班長,班級的很多事務處理與她的盡責不無關係。有時為了管理同學亂說話的現象,她的嗓子幾度衝血,都說不出話來。副班長小杰品學兼優,雖然去競選大隊委員沒有成功,但穩健踏實的做事風格,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於學習委員,宣傳委員,勞動委員的職務,都是在最初的指定到最後的改選中,經過工作的鍛鍊,實際管理能力的培養和和同學們一致的評議,根據他們的表現最終確定下來。現在由五個中隊委,即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宣傳委員組成的班委既分工明確,又形成合力,起到了良好的督促帶頭作用。

二、學習校規,定班規,人人都有崗位

開學初,學校組織學習了中學的校規,學習先做規矩,經過大家的討論,當初紀律委員在此基礎一致確立了十三條班規,每個人把班規抄在生活手冊中,隨時對照,如有違反,那麼罰抄班規。兩點陣圖書管理員還制定了圖書借閱規則,對於不按規定借閱或在不合適的時間看書的同學,暫停借書資格,在上學期這些規定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另外根據班級工作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設定了園丁,排桌員,關燈人,生日通知人,擦桌員,快遞員等,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與觀察能力,分工與合作,無論大小,無論難易,每件事情都有它的教育意義。

三、理解家長,家校合力,多方溝通

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有一份信任,更有一份期待,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孩子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每天取得進步,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陪伴孩子,我充分理解家長的心情,尊重家長的意願。因此無論是在家訪瞭解家庭情況時,還是在向家長反映孩子近期情況時,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我儘量做到及時全面和有效,在長期的語言、資訊交流中,大多數家長是能夠理解並作反饋,開家長會總是全齊,每週的週報也能做到用心地在上面留言,甚至備忘錄、週記本上都有留言,對於個別比較衝動的家長,說的一些不太負責的語言,發表的一些不恰當的言論,我堅持原則,據理力爭,讓家長知道自己的言行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讓他們學會自我反思。我們知道孩子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的問題,家長隨意隨性,學生的行為習慣不會嚴謹,對自我的要求不會太高。家長信口開河,孩子也會胡說八道;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明確,孩子的思路也會跟著亂套,心不會定。如果家長不尊重老師,不理解學校的規則,那麼學生也會不停地破壞規則,目中無人。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行,甚至讓學生去指正家長,這樣的方式比一味地從老師的角度來教育效果想要好得多。

四、正確處理“疏”與“堵”的關係

因為低年級的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頭等重要。記得開學第一週的軍訓時,我們班學生的特點暴露無疑,幾個男生,大嗓門,愛喊叫,在宿舍裡上竄下跳,思維總體比較活躍,也好無事生非,說閒話,精力旺盛,所以在上學期每週的午會課時間,我會安排大家輪流讀書講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是在上學期,我們的212宿舍裡全體男生曾在寢室把軍旗當成多米諾骨牌,排成心形,在編排班級男女生的故事,被我沒收。後來我得知他們其實很喜歡下,象棋是益智遊戲,它能鍛鍊人的大腦,使人思維敏捷。所以在本學期開初就約法三章,在班上特意設定了四個棋盤,三副象棋,一副圍棋,有專人管理,其中一副專門給女生下,還在兩張拼搭起來的桌子上設列文房四寶,給她們自由練字的平臺。時間是每日午飯與晚飯後的半小時,有序文明地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管理,我發現同學們的積極性顯然被調動起來了,通過這次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又讓他們的過剩精力用在了正道上,隨之而來原來部分同學的吃飯速度明顯地提高了。偶爾我也會與他們下上一兩盤,既增進了師生的友誼,又緩解了工作學習的壓力。我體會到,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說“不”的次數越多,也許學生心中的牴觸就越多,疏導與嚴格管教是相輔相成的,自由空間的獲得是要付出代價的。有規矩方成方圓。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2

當前,教育工作正面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無疑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而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又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如果事無鉅細,完全由班主任包辦代替,那將成為一個大“保姆”,是不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素質的。我們面臨的學生,又多是“獨生子女”群體中的一員。他一來到世上便註定了受到家長的全面呵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差似乎就成了他們的先天不足。因而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經過研究、摸索,我總結出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五多”、“三少”。

五多為多謀劃,多引導,多溝通,多關心,多表率。

多謀劃。一個班級的核心是班委會。班委會整體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班級的工作的質量,影響整個班級。當把一項具體工作任務交給班委會,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而要幫助他們謀劃,潛移默化地滲透一些成功的經驗,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這種謀劃又一定是同志式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前提必須是充分相信他們的工作能力。這樣就能激發他們的工作激情,調動他們的聰明才智,挖掘他們的工作潛能。我們每月佈置實施學生處的德育工作計劃,特別是主題班會、大型文體活動,我總是平等地積極參與謀劃,然後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制定工作計劃,放手發動學生群眾。事實證明這種平等參與謀劃的做法是成功的。不僅每次活動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也鍛鍊了學生幹部,帶動了廣大同學。幾年來培養了一批有主見有能力的學生幹部。

多引導。這是面對全體同學提出來的。做為一名高中生,儘管他們接近成人,自我獨立的意識很強。然而由於他們社會生活閱歷淺的緣故,他們的言與行,往往偏離應遵循的行為規範。這時候,是嚴厲批評、橫加指責,還是諄諄善誘、因勢利導,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種做法,會使他們的言行的發展受到限制,甚至出現“逆反”;另一種做法,則只會提高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收到好的效果。在工作實踐中,我本著這一原則,幫助學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瑣碎小事當中,區別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提高他們判別是非的能力,提高了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審美情趣,增強了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從而也就提高了他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多溝通。教育工作者由於與學生的生活成長的時代的差異,對人生的價值、對社會生活的看法方面,存在觀念上的不同,於是產生了許多年來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代溝”。如果讓這種所謂的“代溝”在兩代人中間長期頑固地存在甚至發展下去,其後果不堪設想,勢必會造成一種各自“封閉”的狀態。形成頑固的“逆反”。我的做法是和學生在思想意志方面多溝通。溝通學校的要求與學生的認識;溝通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溝通對價值觀念的不同看法等等。話題可以包括諸多方面:大到兩代人的不同經歷,解放後歷次政治活動;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社會現象;小到歌星、影星、球星,追星現象等。其實,這代人所面對的生活內容,社會生活現象,比我們這代人要豐富的多。但他們又相對地不成熟,對一些問題不能有正確的認識,又不希望別人包辦代替,強調“獨立思考”。這樣,這種“溝通”就十分必要了。在相互的溝通當中,弱化他們對上代人不同意識的“警惕”與“牴觸”,能敞開胸懷,這樣,我們才能引導他們對社會生活現象產生正確的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他們成熟了,那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相應地增強了。

多關心。這代年青人,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由於生活條件優裕,從小許多自己做的事多為父母包辦代替,受到的挫折很少甚至沒有,心理承擔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鍛鍊,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對比較差,缺少毅力,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愛護。所以要培養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對他們多關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思想上的關心,及時發現思想苗頭,關心他們思想動向;其次是學習上關心,不但要關心那些影響學習的智力因素,更要關心那些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更為重要的是生活上的關心、感情上的關心,使每一個同學都感到老師對我是最關心的,老師的關心無所謂“好生”、“差生”之分。在關懷當中,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健全的人格心理。有了健全的心理素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會增強。

多表率。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說一千,道一萬,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教師的言行、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等無疑都是學生效仿的典範。“為人師表”是千真萬確的。教師時時事事率先垂範無疑會激發學生的自覺性。除了平時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為學生作出表率之外,每當大型活動,我們不是單單充當一個佈置任務的指揮者而是首當其衝和學生一起幹。我們看到當你拿起一把掃帚掃地,馬上有許多同學來搶你的掃帚,同時又有同學拿起掃帚的時候,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少”為少空話、少批評、少包辦。

教師說空話,只會造成“狼來了”的效應,使學生放任自流。教師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動輒“嚴加批評”,而不是疏導、誘導,只能導致對方逆反心理的.形成,而不利於良好心理的形成。

教師對任何事無論鉅細,完全包辦,只能產生“保姆”效應,是與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背道而馳的。這些都與“五多”相違背。由於我在工作中貫徹了“五多”、“三少”的原則,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而班主任的工作也就相應地“輕鬆”了。

另外,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還注意從理論上不斷總結、提高,不斷研究、昇華,想到青年人的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特別是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研究方面,我們感到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自身成熟的基礎上的。自身成熟了,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相應提高。班主任應以此為依據,有計劃、有步驟地不斷激發,促進他們心理上的成熟。而一旦他們具備了以上條件,那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具備了。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3

匆匆忙忙的一學期即將走向尾聲,驀然回首該是時候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了,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認認真真地做了自己該做的事,與各位同仁共同分享自己的一點點體會。

本學期積極響應學校以育人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主線,以校園文化生活為載體的宗旨從事班務工作。首先建起了班級部落格,將每月的主題、更換黑板報的內容、開展活動的圖片及時傳送到部落格上;其次是制定了符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方案的內容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和學校的校規校紀為指導,以培養學生“六大意識"和"三個方面良好習慣”為主攻方向。利用主題班會、多媒體和實踐活動等形式進行開展,月初佈置,月中實施跟蹤,月末總結,有目標、有計劃、分層次的完成每月一事的內容。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習慣的養成也非一日之功。這就需要班主任多下功夫才行。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將課堂與閱讀習慣培養融為一體。

本學期語文教科書的第一組就是關於讀書的課文,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品質,因此我抓住“我愛讀書”這個專題,九月份引導學生開展“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活動,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具體實施的措施是:1、給足時間搭建閱讀平臺。由於學生回家自我約束力差,我只好把每週三朝讀,定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內容要求健康,讀書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個人獨立閱讀,也可以是同桌互讀或四人小組合作讀,解決了學生讀課外書籍難的問題。2、定時展示做好閱讀反饋。每兩週每生完成一份閱讀積累卡,同伴和教師都做出評價,最後全班篩選,將優秀的積累卡裝訂成冊,展示在教室的圖書角,共大家賞閱。3、開展多種活動培養閱讀興趣。有計劃的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如,主題班會、讀書辯論會、讀書筆記展示等,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提升讀書效果。經過一個多月的讀書活動開展,學生對多讀書有了新的認識,讀書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每生至少藏書四五本,興趣也濃厚了,讀書感悟見長,他們完成的閱讀積累卡就是最好的見證,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強了,同伴評價的水平高了,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語言流暢多了,視野也逐漸開闊了。

二、變廢為寶:在實踐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農村孩子,思維靈動性差,除了在校能認真學習外,回到家中大部分的時間就是漫無目的地玩,為了更好的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提高低碳環保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十月份開展了“國小生手工製作”活動,活動的過程和學生的作品及時的傳送在班級部落格中。

在活動中,孩子們尋找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樂趣,不少的作品都很有創意,在40分鐘的大賽中竟有14名學生當堂呈現出優秀的作品,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懂得了怎樣與人合作,懂得了怎樣去利用生活中的廢舊資源,他們成長著、收穫著,這是最讓我感到欣慰的地方。手工活動,真的給孩子們帶來了課堂教學以外最大的收穫,在孩子們身上的確存在無窮盡的潛力和可待挖掘的智慧源泉!

三、有計劃、有目的、分階段地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一)、抓學生品行教育培養良好習慣

品行習慣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整體,它由許許多多的具體習慣組成。如,校園內的顯性禮儀(坐、立、行、走、言)。為了更好的進行落實我做出了新構想:11月份的班會課,重點指導學生了解個人禮儀和學校禮儀的內容。為了規範學生的動作,我藉助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一些國小生禮儀規範動作,在此基礎上,教師示範、演練,逐漸促成良好文明禮儀的習慣養成。接著採用黑板報、課堂滲透、知識競賽、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實施跟蹤,教師隨時發現隨時糾正,在月末的評比中,學生的品行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尊敬師長、舉止文明的現象比比皆是。

(二)藉助環境薰陶人。

因為優美環境薰陶人,潛移默化塑造人,溫馨、整潔,會讓學生有一種家的感覺。還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心靈、激發靈感、啟迪智慧,也有利於學生素質的提高。十一月份我、科任教師精心籌劃,師生群策群力改變教室的環境佈置。首先精心設計班隊名稱、班訓以及班規,佈置在教室內外最醒目的地方。其二是讓每面牆壁都變得漂亮起來。設計了我最出彩習作展示欄、小組評比欄、文明禮儀的日常用語和警示語、衛生角、一月一事定期更換內容的黑板報、學生文明禮儀手抄報展。的確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良好品行有了新的起色,值日生能夠履行其職,全班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強了,進了校園和教室都能自覺、主動地拾起地面垃圾,教室、清潔區的環境衛生保持得很好,乾淨整潔,每週五打掃一次。學生之間以誠相待、和睦相處,本學期,沒有打架鬥毆的現象,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了,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也正在蓬勃起來。

(三)、制定班級規章制度

1、依據班情定製度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班風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循循善誘,同樣也離不開嚴格的管理,以“嚴導其行”,才能最終真正形成良好的班風。我藉助《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規章制度,並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制定了“安全、紀律、衛生”等班級管理制度,將這些張貼在一進教室門口的牆壁上,讓學生常看、常對照、長執行。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班級工作放手讓學生做。

建立班級管理體系。我將班級工作細化,每週由一名班幹部擔任值周班長。實行班幹部值周制,班中的事由值周班長全權負責,監督組長和值日生每一天工作的落實情況;學生值日輪換制,負責記載班務日誌,打掃教室和清潔區的衛生,開門和鎖門;班主任監管制,每天放學審查班幹部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每個學生都分擔了一點自己能夠做得好的事情,培養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意識,經過本學期反覆的實踐,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得到了培養,同時也調動了一批原來在學習上比較落後、工作上比較懶散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一個和諧向上的班風、班貌出現了。

(四)、充分發揮評比欄的激勵性作用,促使學生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先導,而行是知的目標,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知行合一的結果,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又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這就需要老師從生活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堅定的道德意識。

合理進行評價。有些學生明白道理但卻不能管住自己,這就要靠監督、鼓勵和評價。首先,我和同學們一起制定了小組評比手冊。評比的內容包括髮言、紀律、衛生、作業、禮貌、閱讀六項,既有學習方面的考核,也有品行方面的養成。如:作業的具體評比是各項作業書寫工整,每五個"甲"可獎勵本組一顆星,一週一彙總,評出優秀,這樣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準備在學期末,對學生的各項獎勵星進行彙總,設立個人獎和集體獎勵,評優評先以此為參考。其次是小組評比手冊值周班長進行管理,每週輪換,為同學們登記星星的顆數。通過評比活動學生各項習慣慢慢地養成了。

班務工作瑣碎、忙碌而又快樂。當看著學生一種種習慣養成了,一種種能力培養了,他們快樂,我更快樂,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摸索,學生的養成教育已初見成效,但今後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有愛心、耐心、恆心,一定能開創一個新局面。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4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是非常大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作為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麼,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國小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國小階段,德育教育應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紮紮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孩子們把在家裡同家長的“小皇帝”式的交流方式搬到班級中,表現出行為習慣差,道德感薄弱等等,這就使學校的道德教育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在學校裡,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因此,在學校的養成教育中,班主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是養成教育的“總編導”。作為國小的班主任,我認為,應當擔當好以下四個角色。

一、班主任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塑造

“行為”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在現代心理學中,“行為”是指有機體在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內在心理和生理變化的外在反應。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人們的後天的習慣行為對先天的本能行為具有制約作用。因而在人類社會中,就出現了一定的社會規範,用來制約人類的活動。國小的班主任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也是班主任,我們應當做良好行為習慣的塑造者。

先哲朱熹說:“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特情出發,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班主任在每學期開學的第一週定為常規養成教育宣傳週。向同學宣讀《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校的規範。並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聯絡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儘管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寄希望開學的第一週、第一個月的宣傳教育活動就一勞永逸,但畢竟通過開學初紮紮實實的養成教育,可使學生指導、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發展為“自律”。如:由於本校的活動場地較小,所以很多同學下課後喜歡在教室和走廊上玩鬧、遊戲,以至經常使得教室塵土飛揚,這樣不但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夠安全。因此,班主任應結合本班的自身特點制定班規。即:不準在教室裡、走廊上蹦跳、追趕,不準趴在走廊欄杆上往下看;上下樓梯要輕聲慢步等等。由於在第一週進行了強化,一個月後全班同學都自覺地做到了。

二、班主任是班級養成教育的實施者

學校全面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要通過班級來落實,而班級的組織、教育、管理又非班主任莫屬。班級對學生實施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瞭解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發展特點,並根據這些特點和班級的具體情況,精心設計,科學安排,嚴格管理,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並制定評價制度,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之後,制定“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制度,開展奪“彩旗”的活動。每日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天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面彩旗。每週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週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禮儀之星”“熱情之星”、“發言之星”等。每個學生不能連續兩週評上同一種星。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裡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許多的家長反映小孩在家的行為習慣不如意,於是我把“自評—生評—師評”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絡,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這種多元化評價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是落實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牽一髮而動全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學習成績會相繼提高,班級的風氣也會隨之好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會是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良好班集體。當然,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班主任還應作相應的調整。因為同一種評價制度,實施在不同的班級,班主任就應當做好評價方法的選擇與調整,因而,班主任是班級養成教育的實施者。

三、班主任是良好行為習慣的示範者

示範是兒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學習行為的方式。國小生具有極強的“向師性”,所以,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成了他們的模仿物件,班主任的行為、形象乃至人格對於學生具有重要影響。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的示範作用能夠是養成教育變成的“可見、可學、可仿、可行”。國小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時期,他們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教師好的品質,自覺的道德行為,可以為學生所效仿;同樣,教師不好的品質,不自覺的道德行為,也會為學生所效仿。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他的示範作用尤為重要。我們作為班主任,應當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知識、待人接物、工作作風等方面,都應成為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

四、班主任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監督者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範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範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班主任要對學生做好行為習慣的反饋,而這一反饋,必須及時且正確,要讓學生明白,良好的行為習慣能給周圍人帶來愉快,不良的行為習慣會是他人厭惡。這樣,學生做一點,班主任就肯定一點,漸漸積少成多,學生終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對學生的進步不聞不問,他們會覺得做好做壞一個樣,不如想怎樣就怎樣,這樣更輕鬆,那麼我們前面所做的工作就會前功盡棄。因此,班主任的監督角色也不容忽視。

總之,作為班主任,應當時刻把“養成教育”放在自己的議事日程上,讓班級生活充滿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薰陶,不要為教育而教育,為養成而養成,還是那句老話,養成教育也要“慢工出細活”,“潤物細無聲”。

班主任養成教育隨筆5

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這就需要家長,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合起來,共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讓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

養成教育是培養好習慣的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我們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一個良好的習慣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我們以前的教育重視認知、忽視行為,很多時候有些假、大、空,導致學生總講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實學生時期是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為此,國家在深化教育體質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確定不同年齡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下面我對養成教育淡淡自己的點滴體會。

1、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恆。

學生的行為具有持續性和反覆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好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過程,須經常性地進行誘導、訓練;一種不良行為的糾正,也須反覆地進行指導、教育。所以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同時要注重師表形象,注重情感交流。

2、養成教育要師表垂範。

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覺中老師的某一行為習慣,可能會出現在學生的身上。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教師首先應該注意在學生面前樹立文明禮儀的榜樣,對於學生的問好,老師應該微笑點頭,碰到內向的學生,要儘量先跟他們打招呼。對於學生的幫助,我們應該親切地跟他們道聲“謝謝!”。如果老師有時說錯了或做錯了,也要敢於向學生道歉。這樣,教師良好的師德表率給學生樹立榜樣,以深厚的思想情感、莊重大方的儀表、和藹可親的儀容、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學生做示範,使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誘導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簡單地批語指責。通過情感的交流,學生對老師提出的要求、意見更易接受。一個幽默的玩笑,一句輕輕的問候,可能使其心靈受到震撼。

3、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許多同學熟讀“國小生行為規範”,甚至倒背如流,卻常隨手扔果皮、紙屑;許多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學做好事、幫助同學,回到家裡,卻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養成教育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見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隨手撿起來,見到教師要主動行禮問好,在樓道里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見到班裡的門窗桌椅壞了自覺自願修好,上學穿校服,衣帽整齊,佩戴紅領巾,排好隊、走好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高樓平地起,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邊瑣碎的小事中,看出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也就在點滴小事中。

4、充分發揮班級集體的教育功能。

一個班級班風的好壞,集體意識的強弱,道德水準的高低,對集體中每一個成員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影響極大。班級集體假如形成一種高尚的道德風貌,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學生在這個集體中就會受到強烈的感染,無形的鞭策和制約,必然會培養出團結互助、關心他人、嚴厲認真、奮發向上、品格高尚的學生。

5、構建“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德育網路,確保養成教育。

育人,並不是說在學校一個樣,回到家卻是另一個樣。為了讓養成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必須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在學校裡,老師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回到家後,家長對孩子也要嚴格要求,不斷督促和強化他們防止壞習慣的滋長,以便於繼續深化養成教育,並讓教育在實際的生活中得以運用。這樣,家長和教師在養成教育方面,就能達成一個共識,目標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練習,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