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讓舌尖嗨起來的隨筆小札

文學 閱讀(1.79W)

講究飲食搭配,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大特點之一。

讓舌尖嗨起來的隨筆小札

俗語說:三輩學吃五輩學穿,飲食文化可以管窺一個文明的發展水平。中華飲食源遠流長,經過長時間多民族的融合,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譜系。

中國以農耕民族為主,推崇熟食,所以煎炒烹炸花樣翻新。

歐洲國家以遊牧民族為主,飲食簡潔,使用香料遮蓋食物的味道。當然這也是泛泛而談,中國的各大菜系也相去甚遠,西方國家弄出幾十種風格也很正常。總的來說,高緯度地區口味濃,低緯度地區口味淡。

中西飲食文化,是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我們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尤其是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嚐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巨集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比較來比較去,百聞不如一見。那是一個週末,我們全家白天一整天,都是在光顧市內幾大廣場、商場。帶著孫孫、外孫在夷陵廣場給和平鴿餵食、沿著廣場中央的噴泉來回追逐、嬉戲;間或大人們吹肥皂泡,幾個孫孫屁顛屁顛地追著肥皂泡攆。不時還到廣場周圍的幾大商場去逛逛服裝,不知不覺中夜幕就降臨下來。

“人也餓了,肚子早就在咕咕造反。我們還是迅速回家做飯吃吧!”老伴在一旁對我們說。

“幾多難得搞呀!晚上就不勞駕媽媽啦。我們一起到萬達廣場‘德莊火鍋廳’品嚐重慶著名的火鍋。”女婿接過媽媽的話說。

“好!我們就在外面吃。”其他人都附和著。

夜色越來越濃,一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多鐘了。我們一家分乘兩輛車,風馳電掣般趕往到了萬達廣場,一看外面停車位,車子停的滿滿的。我們直接將車開進了地下停車室,轉了好幾圈,終於找到了空車位,將車停好後。我們乘坐電梯上了五樓,走進了“重慶德莊火鍋城”。

室內裝修樸實無華,沒有大肆的色彩渲染,也沒有浮華的設計。寬敞的店面空間處處散發著店家的用心,座位很多都很寬敞,為了兼顧私密性,還設計了很多包間,整體感覺上就是很通透,在這樣的環境中吃火鍋真的是超接地氣。店面清爽整潔,比較適合家人朋友聚會。 德莊火鍋曾因擁有“天下第一大火鍋”而聞名遐邇。其實一頓火鍋好不好吃,就在於它的鍋底好不好。我們點的是鴛鴦鍋,也就是紅湯+德莊湯。德莊的紅湯味道很正又不會太過重口。湯底中,紅湯是德莊祕方,而清湯部分是由土雞、筒子骨熬製燉成。各類時鮮菜品新鮮多樣,關鍵是分量充足,大胃王都不會覺得店家小氣……

“德莊湯更是德莊三寶之一,採用雲南楚雄野生食用蘑菇、土雞、豬筒子骨熬製而成。具有營養、開胃、健體之特點和功效。”老闆說。我們不停點頭表示贊同,因為之前我們在外地也吃過德莊火鍋,超級喜歡喝德莊湯,味道鮮美就像是滿滿的營養在往嘴裡跑。

湯底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濃烈的香味在一片水蒸氣氤氳中散開。在這間隙,服務員貼心地為我們大家送上小圍裙和熱毛巾。德莊火鍋的厲害之處在於,吃完火鍋身上一點火鍋味都沒有,正合我們心意!吃德莊火鍋,毛肚還有鵝腸都是必點的。冒著仙氣的德莊毛肚特別的大也特別的厚,毛肚放進紅湯裡七上八下的滾足15秒,放進口中,又脆又嫩;再夾上鵝腸涮上十幾秒,不用任何醬料,吃起來也脆嫩可口!那個爽是無與倫比,忍不住的又來一塊。羊肉半肥半瘦,紅白分明,是真正的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嫩中帶著濃郁的肉香味,蘸著寶寶自制的獨家調料咬下去,滿嘴香。

說起調味料來,不得不提德莊的自助調料區擺放著二十餘種不同的調料,這對於女婿這種吃火鍋光調料就能吃三大碗的人來說是何等的雞凍!手殘不會調配料星人也完全不用擔心,細心的店家在蘸料自助臺上方的牆上貼了蘸料正確調配方法,我們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足足二十幾份!桌上擺得滿滿當當。簡直滿足了我們對火鍋的一切幻想!

看起來柔柔弱弱的我們,可都是肉食動物,可可愛愛的蔬菜拼盤被冷落在一旁,大家一個勁的在吃肉。吃累的的時候就喝口德莊湯,一股暖流從胃裡蔓延至心裡。那口味的底料,味濃而不幹烈。魚丸,肥牛卷,嫩羊肉都很不賴!我們一邊吃,一邊品頭論足。真是吃到全身毛孔都擴張開了,一個個都大汗淋漓,簡直是太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