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重視細節的教育意義解讀

生活經驗 閱讀(9.12K)

課堂教學需要整體構思,同時,課堂教學又是由一個個細節構成的,細節的教育力量也不能忽視。下面簡要例析之:

重視細節的教育意義解讀

一、細節中的誤導

一位老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讓學生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麼關係。當學生彙報各自測出的資料時,這位老師有選擇地往黑板上寫資料,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的資料就寫在黑板上,而誤差較大的就不寫了。然後,教師讓學生算出每組資料(即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並一一板書在黑板上,再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資料,從而順利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這一規律,進而引出圓周率。

教師有選擇地板書資料,這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卻給學生一個錯誤資訊:實驗資料是可以取捨的,“不好”的可以不要。這樣能幫助學生養成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結論當然是否定的。

二、細節中的強化

張齊華老師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課快結束的時候播放了一則奶粉廣告。廣告大意是:東東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後,數數人數,發現有8個小朋友,就從側面橫切了一刀,正好平均分成了8份,每人拿了其中的一份。東東正準備吃,發現又來了一個小男孩,正舔著嘴脣。東東急中生智,將自己手中的蛋糕一掰為二,把其中的一半給了剛來的這個小男孩。

師:從廣告中的畫面中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

生:東東一開始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這個蛋糕的1/4。

生:後來東東把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我想到了1/8。

生:一共有9個小朋友,我想到了1/9。

師:如果把蛋糕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那每個小朋友就能吃到這個大蛋糕的——

生:1/9。

師:那第九個小朋友分到的蛋糕,你可以想到幾分之一?

生:1/2。

師:這裡的1/2是整個蛋糕的嗎?

生:不是,是東東手上蛋糕的1/2。

生:我想到了,最後一個小朋友分到的蛋糕是整個蛋糕的1/16。課到此已十分精彩,但張老師似乎意猶未盡。

師:你能聯想到,真是太棒了!你們喜歡東東嗎?

生:(大聲地)喜歡!

師:東東送出了自己手中的蛋糕,你認為他收穫了什麼呢?

生:我認為東東收穫了感激,他把蛋糕分給了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會感激他的。

生:我覺得他收穫了友誼!

生:我覺得他收穫了快樂,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

這一短短几十秒的延伸,強化了學生心靈深處的那份真愛,那份友誼,那份快樂。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收穫了高尚的情懷。

三、細節中的`點化

課堂教學中除了預設的細節外,還會生成許多意想不到的細節,也需要老師重視並加以引導。

一位老師給一年級的學生上“生活中100以內的數”數學活動課。為了讓學生體驗“數”來源於生活,培養學生的數感,老師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100以內的數”。有個同學說:“我家養了86只兔子。”住在城市樓房裡,是沒有條件養這麼多兔子的,這顯然是學生虛幻出來的資料,學生只是用“86”造了一個句子。因為這個回答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後面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用“100以內的數”造句。

對一年級學生而言,對數感的體驗應該是真實的,用數造句不能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數感。如果老師在第一位同學說出“我家養了86只兔子”時詢問一下:“你說的話聽起來沒有錯。不過老師想知道,你家有沒有養86只兔子?你知道86只兔子是多少嗎?”然後告訴孩子們,我們這裡所說的數應該是自己在生活中數到過的,看到過的,不是隨意想象出來的。這樣處理,就能有效避免後面的學生不斷地用數“造句”,也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資料應該來源於生活,不是編造出來的。這其實也正是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啟蒙教育的有效契機。

春風化雨,教育無痕,需要我們重視教學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