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屬於清明節的節令食物

節日慶典 閱讀(1.09W)

清明節在飲食方面,各地都各有不同的節令食品,都十分的有特色。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清明節的節令食品,希望大家喜歡!

屬於清明節的節令食物

  清明節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麵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12]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餚,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裡拋,據說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鑽進殼裡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吃藕是祝願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節為何要吃刺薊面

大概因了蒲公英滿身是刺的緣故吧。四月初上正是刺薊生長的旺季,初長成的刺薊,猶如孩童般稚嫩的面,青翠欲滴,於翠綠的葉上輕輕拿捏,必定滿手染成綠色。刺薊大多生長在田野,屬野生植物,麥地裡的極多,且極好,如閨中少出門的姑娘,葉定是嫩的,水靈靈的,容易叫人喜愛,做出來的.面也比較圓潤,是我們採挖的物件。不像野地裡的刺薊,太多的暴露於外,沒有小麥的遮擋,又長時間的經歷風吹日晒,看起來也便粗糙的多,刺長且更硬,太多的滄桑,我們便零落了。採了這稚嫩的刺薊的幼苗,自然是為了用而採的,不只是為了好採而採的。

清明節上墳,大概只要是國人便都知曉的,而我們家鄉的清明節上墳更顯著了地方上的風俗習慣。清明節上墳家家戶戶必是要帶上刺薊做成的面,相當於現在麵館裡熱賣的菠菜面。這習俗的由來,從來不知,也無人講過,更沒想過要問個明白,因覺著本來就應是如此,從一知事大人們便都是這樣做的。

採刺薊大多屬於孩子們的事,相當於三月裡採薺薺菜。線索大都是麥地,雪亮的眼睛沿著慣常的線路,我們必定是滿載而歸的。採這些東西常常是我們孩童的絕技,大人們從來不用操心我們會沒有收穫。刺薊是野生的草本,不需要什麼種子,自然的繁殖力相當的強,你不用擔心她會突然消失,每年的清明,她必定會與你相會,而且從來都不失約。我們把採來的滿筐的刺薊奉給母親,接下來便就垂涎的等著,等著母親用巧手把那翠綠的刺薊變成香噴噴的綠色的麵條。

刺薊不比菠菜,是要煮的很爛的。輕輕的濾過多餘的水,把煮好的刺薊綠泥直接的放於麵粉裡,一般是不需要再放置水的,這活計我到現在都掌握不了。成年後離開母親,因讒那香噴噴的綠面,也學著母親的樣子做過幾回,都不大成功,也就罷手不再弄了。

活好的面是相當硬的,母親使出訣竅把面擀成一提子綠,撲好面薄,又一層一層疊成方塊,方才用刀一屢一屢把面犁成細細的麵條。這種面是要做成特別精細的那種,這樣吃起來才別有滋味。

清明這天,全村的人家都要做好多的綠面。由家裡的男子用盤端了,去到祖先的墳地,敬獻祖先,這儀式名曰清明節祭祖掃墓。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刺薊做成的綠面,我只知道清明節祭祖的事,至於與蒲公英又是什麼關係,為什麼用蒲公英做成的面來祭拜祖先我便不得而知了。不過,那面確實好吃。吃過的人是不會忘的,單就要過那扎嗓子的關,有些人便不適了。

用快子輕輕的挑一口面,放進嘴來,微微的扎著嗓子。吃的就是這種扎的感覺,這才叫做香。還小的時候,不能適應,也曾一邊喊著扎,一邊又一口一口把那扎送進嘴裡,彷彿征服了扎人便長大了似的。香噴噴的拌著紅辣子的翠綠的叫人垂涎的刺薊面。至今不能忘懷,想起來都覺得讒。

過了清明,刺薊便更快的生長了,刺更長了,也更扎手了。有讒嘴的竟自去挖了來,貪婪的做成面,調料的香噴噴,又饞涎欲滴的張大了嘴。這時候的面必定更是扎著喉眼的,又扎又香又刺激,要的就是這樣的感覺。據說這刺薊可以涼血,止血,還能降血壓。

  清明節哪些人不適合去掃墓

1、孕婦不合適。

且不說舟車勞頓,山路崎嶇、祭祀場所各種菸灰影響,在很多地方掃墓有放爆竹的習慣,這些都會影響到孕婦自身健康或孩子的健康。從民俗角度去看,尚未出世的孩子是不合適去見這些死去的人的,因為很容易引起孩子夭折。若孕婦必須去,那就得用紅布將肚子包上一包。但還是強烈建議不要去。

2、剛動手術的人不合適。

體弱是主要因素。民間傳說,剛動手術的人要是去了墳場,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術傷元氣,元氣弱的時候,邪氣也就特別容易入侵,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著想,剛動手術的人還是不要去掃墓的好。

3、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不合適。

印堂發暗和眼窩發青發黑的人處於一個很晦氣的時期,掃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墳墓規則不會是一個很獨立的地方,而是要經過不少其他家的墳墓。晦氣臨門更不合適去穿越陰氣扎堆的地方。

4、三歲以下的小孩不合適。

有一種說法是7歲以下的孩子不合適,但其實從命理角度上去看,3歲的更不合適,因為不管從中國的宗教還是國外前世今生理論,都提及3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個世界。從科學角度上來講,3歲以內的孩子容易因為掃墓現場的各種條件限制不好攜帶,外出到一個相對汙染比較厲害的地方也容易讓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議帶去了,哺乳期的媽媽就更別帶自己嬰幼兒去了。

5、 重病患者不合適。

這個掃墓可不是一個鍛鍊的行為,大部分墳墓都離住的地方比較遠,大部分墳墓還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調養生息,不能過度操勞,免疫力低下,身體陰虛,心神漂浮,易遭各種邪氣,所以,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