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唐朝重大歷史事件

歷史解讀 閱讀(1.29W)

關於唐朝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呢?歷史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在現代歷史教學中,需要年輕的教學方式,而一直作為傳授歷史知識的重要載體之一的歷史故事,在歷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便承擔著傳播年輕教學方式的使命。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唐朝重大歷史事件,歡迎閱讀借鑑!

唐朝重大歷史事件
  唐朝重大歷史事件篇一:唐睿宗三讓天下

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相距長達27年。在這27年中,唐王朝的中央政局波詭雲譎,令後人眼接不暇。

睿宗一生,稱得上富有傳奇色彩,這不僅是由於他的兩次登基,更主要的是由於他的“三讓天下”。 睿宗第一次即位,是武則天在洛陽宮中廢中宗皇帝為廬陵王的第二天。由於這時武則天的政治經營還沒有達到足以改朝換代的火候,身為她幼子的豫王李旦就被立為新君。睿宗於是就成為繼中宗之後的唐朝第五任皇帝。

一讓母親 睿宗被立以後,他不僅不能在正宮上朝聽政,且只能居住在別殿,武則天則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睿宗實際上是個傀儡皇帝。垂拱二年(686)正月,她下詔復政於睿宗皇帝。睿宗堅決表示不同意,武則天也就順水推舟,依舊臨朝稱制,把持朝政。 永昌元年(689),武則天開始使用周曆,同時,改元為載初元年(689)。這一年,武則天開始使用了自己的新名字--曌。為了配合武則天的政治改作,不久有數萬人上表請願,請求武則天實施改朝換代。 處於政治波瀾中心的睿宗,更不能不有所表示,於是睿宗也上表請求母后榮登大寶,並懇請賜自己姓武。睿宗此舉未必是出於本意,卻使武則天的`改朝換代有了一個臺階,也使睿宗自己得保平安。

二讓皇兄 聖曆元年(698)三月,武則天將廢黜為廬陵王的中宗從房陵召回。睿宗“數稱病不朝,請讓位於中宗”,顯然,睿宗稱病只是一個藉口,他是認為自己年幼,不願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較量。 唐睿宗的推讓,不僅說明了他的明理和識趣,也使武則天可以名正言順地重立唐中宗,同時避免了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不和諧。睿宗讓位既保護了哥哥,也讓自己有更多機會組織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團,擴大自己勢力,同時也避免被嚴密監視,一家人這時才被放出來。 神龍元年(705)張柬之等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不久,中宗又別出心裁地把睿宗立為皇太弟,這顯然與他推讓皇位繼承人的舉動有關。對這一稱呼,又因為睿宗的堅決推辭而作罷。由於睿宗的謙讓,他在中宗復辟以後的政治漩渦中,雖然屢屢遭受猜忌也能夠保得平安。

三讓兒子 景龍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安國相王的睿宗加太尉參謀輔政,韋后想仿效武則天把持朝政,把睿宗當作了一大障礙,睿宗從沒有正面爭鋒,一如既往地恭儉退讓,避免遭到已經把持了朝政的韋后的陷害。 由於倒行逆施,韋后最終走上了末路窮途,睿宗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聯絡禁軍將領擁兵入宮,將韋后誅殺,廢黜少帝李重茂,擁立睿宗重新登基。在少帝下詔讓位的時候,睿宗依舊上表推讓,在眾人的強烈要求下,他才勉強同意。 睿宗這次即位後的第二個月,就把誅韋有功的三郎李隆基立為皇太子,同時,改元景雲。到延和元年(712)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個月的睿宗再次讓位,把皇位傳給了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帝”。

至此,睿宗的第三次讓位也宣告完成。 睿宗三讓天下,他一讓母親,應系情非得已;二讓皇兄,原是事出有因;三讓兒子,可謂實屬無奈。不過,睿宗三讓天下,均保自己平安如初,有驚無險,就連司馬光也評價說:“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於難。”。 然而,睿宗是不是真的“好讓”,倒也未必,只是他這最後一讓,竟讓出了一個新君玄宗,唐朝在玄宗時期步入了一代太平盛世,開元盛世的來臨,是在睿宗之後的歷史延續。

  唐朝重大歷史事件篇二:安史之亂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唐德宗任用楊炎為宰相,於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徵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結果發生奉天之難。戰爭持續了5年,最後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玄宗對於唐朝的危機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慾望。為了挑起戰爭,並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玄宗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

一是西邊和吐蕃的關係惡化,開戰後互有傷亡,損害了歷來的和睦友好關係。二是西南的南詔國。由於邊境將領的驕橫跋扈,致使本該平息的衝突日益升級,結果唐朝徵兵和南詔開戰。先後戰死、病死的唐兵達二十萬之多。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訊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陽。東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七年級,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朝重大歷史事件篇三:貞觀之治

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為了皇位而鬥爭,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控制長安。李淵深知形勢,於是禪讓帝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繼位,即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後,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同時,留心吏治,選賢任能,知人善用,從諫如流,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促進了民族關係的融合,穩固邊疆,太宗則被四方諸國尊為“天可汗”。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局面,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唐太宗晚年,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鬥,結果太宗廢掉他們二人,最後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李世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他們君臣都牢記太宗的遺訓遺囑,奉行不渝太宗訓令納諫、愛民。

唐高宗即位時即對群臣宣佈:“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太宗訓令崇儉,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攻滅高句麗、百濟、佔領了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由於隋煬帝濫用民力,及之後隋末唐初長達十幾年的戰亂導致唐初人口銳減),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間,唐朝的領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