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

歷史解讀 閱讀(5.5K)

關於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有哪些呢?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在歷史長河中,歷時故事給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諸多啟發,只有深刻理解,才能體會到歷史故事的現實意義,並從中有所收穫。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歡迎閱讀借鑑!

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

  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篇一:乾隆與雪油糕的故事

油雪糕是晉南民間的傳統食品,老少皆宜,人人愛吃它怎麼與油雪兩字聯絡上的呢?原來,這名字還是乾隆皇帝起的

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乾隆皇帝遊華山時,路過山西晉南王官城這王官城緊靠黃河,東臨運城最大的鹽池,是鹽商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園林甚多,結構精巧,爭奇鬥勝,馳名全國乾隆的龍舟到達這裡後,鹽商們紛紛接駕,叩請皇帝上岸結果,乾隆被一個姓嚴的大鹽商迎接到家裡去了

這天下午,正是大雪紛飛的時候乾隆在嚴家的暖廳裡憑窗賞雪向來喜歡賣弄文才的乾隆,賞雪之際免不了要吟一兩首詩所以,他哼哼唧唧地做起賞雪詩來:雪花翻飛似鵝毛,白油海里浪花跳,這雪裡加油嘴裡光是油雪油雪的,可那第四句再也接不下去了他望著窗外飛舞的鵝毛大雪發愁,急得腦門子直冒汗這首詩不過四句,做不出真夠丟人的!

就在這時,嚴鹽商捧著一隻細花瑪瑙盤子,前來跪獻茶點乾隆一看,正中下懷,趁吃茶點的岔兒,便把窘相遮蓋過去啦乾隆的眼光,全被瑪瑙盤子裡同樣的兩碟細點吸引住了這細點是小元宵樣的炸糕,外面包上糖,用油一炸,再在白糖裡一滾,晶瑩潔白,惹人喜愛乾隆竟忘了用筷子,順手拈起一個一嘗,香甜鬆軟,清新可口,頓時大加讚美:什麼糕點,如此美味!他一面讚歎,一面抓著吃,眨眼工夫已經吃下多個,這才抬起頭來問嚴鹽商嚴鹽商回奏:此乃小臣家傳糕點,外間並無售賣之處既蒙皇上賞識,小臣斗膽,叩請恩賜佳名乾隆又一一查問油糕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嚴鹽商加油添醋地吹噓了一番,說是用糖白麵芝麻等材料製成,再用油一炸,香飄萬里,說得神乎其神乾隆簡直聽呆了,答應給這家傳油糕起個典雅的名稱

乾隆想來想去,思緒卻亂得很,一時也取不出好名字忽然想起自己沒有吟完的那首詩,不禁拍案驚叫:好哇!這種糕點的色彩形狀,豈不就像外面飛舞的雪片嗎?依聯看來,就賜名油雪糕吧!嚴鹽商真心叩頭謝恩,接著捧來了文房四寶,請乾隆揮毫題字哪曉得乾隆高興得筆下大意了,在金箋紙上把油雪糕錯寫成雪油糕但這可是皇帝御筆,哪能隨便更正,後來這種傳統的糕點就沿用了雪油糕這個名稱。

  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篇二:慈禧一年消耗

慈禧太后是歷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這一點在飲食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就拿負責慈禧個人飲食的壽膳房來說,這個坐落在頤和園大戲樓東側的炊事班共由108間房屋組成,佔有八個院落,在裡面上班的廚師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規模的炊事班別說是供應一個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個整編師都綽綽有餘了。

按照清朝宮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標準伙食包括:盤肉22斤、湯肉5斤、豬肉1斤、羊2只、雞5只、鴨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種蘿蔔60個、各種瓜每種1個、苤藍及閉蕹菜6斤、蔥6斤、醬和清醬各3斤、玉泉酒4兩、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桃仁黑棗各12兩、玉泉山水12罐。慈禧太后的伙食標準最初和皇帝大體相同,但是到後來,隨著自己享受欲的提速,她的伙食標準逐漸超過了皇帝。從數量來說,僅每天的兩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餚,正餐之外的兩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至於質量更是沒得挑,這128個火頭夫都是全國數得著的名廚,手藝精湛,但又各有特長。所用原料是從各地採辦的上品,包括“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等精品。做菜時候的講究就更多了,譬如豆芽,就要求一根兒一根兒地把豆芽根兒上的須全部摘掉,同時還不能弄斷豆芽本身。慈禧每天吃的都可謂是頂級國宴,雲集了眾多名廚、名菜,至於價值,毫不誇張地說,她吃的絕對是“真金白銀”!

有一年,慈禧太后想過下火車癮,就把自己龐大的御用炊事班搬上了自己的專列。雖然是在火車上搭建的臨時御膳房,但是無論是人數還是規模一點都不湊合,一共佔了4節車廂,其中1節車廂裝著50座爐灶,每灶負責做兩種菜,共用廚師100名。每餐備正菜100種、糕點水果糖食乾果100種。當然,慈禧是貨真價實的凡夫俗子,沒有天篷元帥那樣的海量,所以這麼多道菜除了離她本人最近的區區幾道菜,其他的基本都是湊數,裝點老佛爺臉面的。這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待她用餐完畢,或者倒進泔水桶餵豬,或者分給女官、宮女、高階太監們打牙祭。

慈禧本人還是有名的“吃才”,對吃像對美容一樣有研究,這就造成了她對食物過度的講究。就拿她喝的茶來說,為了保證一個“鮮”字,泡茶用的水是當天從玉泉山運來的泉水,所飲的花茶不是經過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剛採摘的鮮花。鮮花和茶一起泡入茶盅,這樣做出來的`茶既有茶香又有花香。茶的質量上去了,飲茶的道具也不能寒酸了,所以慈禧用的茶杯都是上等白玉做成,就連茶托都是純金打造。每次用茶時,還有一套頗為講究的程式。先是兩名太監雙手小心翼翼捧著茶托,恭恭敬敬敬送到慈禧面前,然後悠揚地喊一聲:“老佛爺品茗了!”慈禧才慵懶地開始喝茶。

除了日常菜品,慈禧還有自己的喜好,隨時餓了或者饞了,就隨時指定某廚師做菜。為慈禧做菜的著名廚師有王玉山、謝二和張永祥等人。其中,王玉山善做“抓炒”,被稱為“四大抓”———抓炒裡脊、抓炒魚片、抓炒腰花、抓炒蝦。慈禧還有一項愛好就是吃點心,在她60大壽時候的點心就有:萬字餅、壽字餅、福字餅、祿字餅、吉祥餅、福壽餅、長春餅、鶴年餅、七星餅、鬆壽餅、如意餅、百花酥、三桃酥、花桃酥、松仁酥等。

慈禧太后最怪僻的一項嗜好是擺果聞香,每年消耗的水果同樣價值不菲。根據記載,僅蘋果一年就超過158000個。以下是光緒二十三年慈禧和光緒帝、隆裕皇后三人所消耗的鮮果清單:

蘋果158320個、秋梨111750個、棠梨77300個、紅肖梨53295個、柿子2275個、文官果2400個、石榴310個、甜桃4344.5筐、酸桃302.5筐、櫻桃429筐、李子920筐、杏694筐、沙果491筐、檳子770筐、葡萄16385斤、鮮山楂16663斤,核桃、栗子、紅棗、黑棗、白果、榛子、晒山梨、英俄瓣共計2356石7鬥7升5合7勺。

慈禧統治時的大清王朝是百姓生活最為艱難的時期,百姓除了應付規定的稅負,還要受到西方列強的間接盤剝。

  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篇三:光緒帝之死探祕

和同治帝一樣,光緒帝正當盛年時卻突然死去,成為慈禧垂簾聽政之下的第二個犧牲品,而且他的死與慈禧的死僅相差一天。因而,關於他的死因也就引起了世人的種種猜測。

第一種觀點認為光緒是患重病而死。在廢立風波中,光緒依舊做他的皇帝,但他的實權卻丟了,精神也備受打擊。光緒帝重重的顧慮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健康。另外光緒帝自幼孱弱,脾胃素來虛弱。光緒雖貴為天子,卻連一個孤兒也不如。據宮中太監寇連材日記說,當時宮中人受各種限制,不能親近光緒。惟有西太后可以親近他,而她當時驕奢淫逸,對光緒的生活根本不管。小皇帝每天有數十種菜,但菜皆不能入口。光緒要加菜,御膳房必先告知太后,慈禧必然責備他鋪張浪費,不懂節儉,光緒只好從小捱餓。

光緒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患上重病。《清德宗實錄》、《清史稿》、《光緒朝樂華錄》等都說光緒久病體虛,至光緒三十四年病入膏肓,最後駕崩,但這些均為官方檔案,可信度不一定高。

第二種說法最為流行,說是慈禧謀害了光緒帝。持這種觀點者認為光緒雖然長期被囚,保皇黨卻極依靠他。慈禧自己身體健康,能執政時,百般折磨光緒。晚年,她力不從心了,便想害死他。當時因擔任起居注官而能接近光緒的惲毓鼎,寫了一部《崇陵存信錄》(又名《光緒外傳》),記錄了光緒臨死前的狀況: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秋忽然傳出病重訊息,召京外名醫入宮診視。診脈時,光緒靜靜地把雙手置案上,自己寫出病情。入診者都說光緒身體尚健。十月初十,逢慈禧萬壽節(生日),光緒出瀛臺,替太后祝壽,有人看見他為準備跪拜而活動筋骨。十九日,宮廷大亂,增加侍衛,稽查出入,傳言光緒駕崩。次日,宮中恢復了寧靜,午後,傳載灃監國、溥儀入宮教養之命。二十一日,皇后入瀛臺探視,光緒早已氣絕身亡。太后聞此,僅嘆息幾聲。

在這則記錄裡,惲毓鼎實際上暗示慈禧害死了光緒。而且,慈禧宣佈光緒病重,和百日維新後廢立風波之做法一樣。惲氏長期任起居注官,他的話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曾在宮中擔任女官的德齡女士,則在《清宮二年記》等書中,明確地指明正是李蓮英下毒害死了光緒。

以上三種說法都是言之鑿鑿,但是清宮太監回憶錄《清宮瑣談》則說光緒實則死於飢餓。據載,光緒本無大病,諸醫開方皆以平和之劑為藥,然而,太監們在光緒死前已得到光緒駕崩的訊息。當時,在瀛臺侍疾者共六名,其中二人餓死,剩下幾人食不果腹,“因餓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緒死前,在床上召喚醫生周某,他兩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周某知帝餓急,但實在是沒有吃的,就連他本人也三天未進食了。後來,光緒便漸無聲息了。不久,醇親王入見,週報告說皇上已去世,醇親王用鏡子試皇上氣息,確信其已死亡,於是匆匆而去。一會兒,皇后趕來探視,隨後便把皇上駕崩的訊息公之於世。

在這幾種說法裡,究竟哪種說法的可信度更高一些,讓人難以取捨。光緒帝之死與同治帝之死一樣,成為清宮內又一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