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死於難產的和碩溫恪公主清朝歷史故事

歷史解讀 閱讀(2.34W)

和碩溫恪公主(1687年-1709年),康熙帝第十三女(當時常被稱八公主),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為怡親王胤祥同胞妹、和碩敦恪公主同胞姐。由於生母敬敏皇貴妃很早就過世,因此是由宜妃養大。

死於難產的和碩溫恪公主清朝歷史故事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和碩溫恪公主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稜郡王倉津。康熙皇帝親自送親。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公主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兒,隨即去世,年二十三。和碩溫恪公主是清代唯一由帝王親自陪送下嫁的公主,也是官方記載的清朝唯一的死於難產的公主。

  人物簡介

和碩溫恪公主(1687-1709)【聖祖第十三女】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生,和碩溫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生,四十八年六月薨,年二十三。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月,20歲的八公主被封為和碩溫恪公主。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下嫁倉津。倉津,初名班第,博爾濟吉特氏,襲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尚主。雍正五年,坐事奪爵

無附載--《清史稿 公主表》

公主是清代唯一一個帝王萬聖至尊親自陪送下嫁的公主,也是官方記載的清朝唯一的死於難產的公主。

四十五年七月癸巳,上幸巴顏額爾追地方,翁牛特諸臺吉及眾蒙古列跪道左奏言:臣等翁牛特地方向來謀生甚艱,蒙皇上遣官訓以謀生之道,禁止盜賊加以養育,又賜牛羊使孳生蕃息,臣等俱已各得其所矣,今公主下嫁多羅杜楞郡王倉津,又蒙聖駕親臨光榮無比,合詞迎駕歡呼動地。是日,上駐驛和碩溫恪公主第。--《清聖祖實錄》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丁卯,康熙往塞外避暑行獵。這次他是九月二十三日回京的`。八公主就死於這個時間段。

  額附

另外,多羅杜楞郡王倉津之祖母郡主為英親王阿濟格第四女。

博爾濟吉特氏生活在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在皇太極入關時期,作為漠南蒙古曾給與了清朝極大的支援,尤其在軍事上。後為了安撫邊疆,清朝採取懷柔之策,在長城以北設立40幾家蕃王,相互牽制。以維護國家安定。

其中四十幾家蕃王中,以翁牛特右翼旗實力較強。頗受恩寵,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碩溫恪公主,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稜郡王倉津。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去世,年二十三,因難產生下一雙胞胎女兒後薨逝(參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在京的胤祉得到公主去世的訊息時,給康熙上的奏摺摺子)。

公主逝世後,裕親王福全第六女郡主在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九月,下嫁翁牛特多羅杜稜郡王倉津;倉津雍正五年革郡王、額附,郡王雍正十年壬子六月七年級日子時卒,年三十二歲。

  和碩溫恪陵墓

和碩溫恪深受康熙寵愛!死後康熙親自為其篆刻碑文。葬於內蒙古赤峰市以西約60公里的松山區大廟鎮公主陵村,老哈河支流陰河(英金河)北岸,最初是公主府,公主去世後改府為園寢。現已遭到破壞。王府駐地:現赤峰市松山區王府鄉,原建築規模叫喀沁旗王府更加氣派,後在建國後由於保護不力,致使大批文物丟失。建築損毀。現今,惟有幾座建築屹立,成殘垣斷壁之狀!

赤峰市在偽滿期間,飽受日偽侵害,蒙古人屠殺驅逐殆盡。在赤峰市內,僅有十幾家與博爾濟吉特氏有親緣關係的蒙古族家庭得以倖存。

博爾濟吉特氏現大部分改姓鮑,仍在王府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