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養成教育

工作方案 閱讀(2.89W)

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養成教育的具體體現,養成教育是終身的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養成教育

在國小階段,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年齡小,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但從總體上說,他們對常規的認識和領會不深刻、不徹底;動作行為不到位、不規範,所以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

一、提高認識,規範養成教育

“知為先、行為後”。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好習慣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也就是從學生的認知特性出發,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班紀、班規。如:上下樓梯靠右側通行;不在樓道內大聲說話;不在校園內奔跑、追逐;堅持課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課前準備;上課積極參加討論;作業要及時完成、不欠帳;課餘多看課外書籍;拓寬知識面等。注意讓學生明確怎樣做,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們更清楚地知道什麼對,什麼不對。

二、強化訓練,形成習慣

百說不如一練,百鍊成鋼。有些行為習慣必須在強制性的訓練下才能得以養成,也就是說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訓練。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積年累月才能達到目的。平時發現表現不好的學生、經常被值周生扣分的學生,我們教師應該用一種正確的態度指出他們的不足,幫助他們及時糾正。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時,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反覆督促、絕不放鬆的態勢,即使遇到學生出現了反覆的情況也沒有放棄和氣餒,孜孜不倦的、不厭其煩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化外來的強制性的行為轉化為內在的自覺的一種行為習慣。

三、以身作則,引領養成教育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因為在國小生眼裡,自己的老師是神聖的,永遠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物件,老師的舉止經常滲透於學生的言行。

四、建立家、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

在養成教育工作中,可以說,學校是養成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教育是養成教育的第一課堂,社會是養成教育的第二課堂,更是養成教育成果的展演舞臺。

學校與家庭的結合,溝通家長和學校的情感。如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不讓孩子沉溺於遊戲和進遊藝廳、讓孩子學會自理、對來客要有禮貌、不亂花錢、不亂吃小食品等,在學校里老師嚴格要求和規範學生,學生放學回家後,明確告訴家長也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不斷督促和強化中,防止他們壞習慣的滋長。這樣,家長和學校在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面就達成了共識、達到了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進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還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育和規範中,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力求做到:瞭解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賞識每一位學生。對於犯錯的學生,不妨給他一把椅子,聽他一次傾訴、給他一份關愛、送他一份寬容、給他一點理解、送他一份期待。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學生的成功人生鋪路。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養成教育 [篇2]

一、養成教育要堅持不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這些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很簡單,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做好並不容易。小孩子看懂了,學會了,還不等於他們會按要求去這樣做。要想讓他們養成習慣,必須經過長時期的堅持才能形成,還要經常檢查,經常指導,力求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習慣成自然”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因此,作為三年級孩子的班主任,我們要持之以恆,要有耐性。我們需要經常在孩子們耳邊耐心嘮叨,並且以身示範,讓孩子們耳聽目染,學會跟著做。看不懂的就一對一,手把手的教。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可不能灰心無輒。要知道矯正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就好似一個漫長的較量的過程。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穫。有的學生做作業動作慢,坐姿不正;有的學生握筆姿勢錯誤,屢教不改;有的學生坐立不穩,東張西望;有的學生喜歡吮吸手指;還有的喜歡課間追跑……這些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你要一下子讓他改正過來,是不可能的。往往你剛提醒,轉身之間他又那樣了。又比如掃地,有些孩子直著腰,拿著掃帚滿地亂劃拉。我就告訴孩子們,掃地要彎下腰去,用掃帚的整個斜面接觸地面,按順序從後向前掃。小角落就把掃把豎起來掃。抹灰時,有些孩子抹布上的水太多,在門上、講臺上留下一道道髒水印。我就教孩子們,抹布擰乾再擦。排課桌要橫裡豎裡一起看。勞動的程式講得越清楚,指導越具體,孩子學會、學好的可能性越大,成功機會越多,就越能激發孩子的勞動熱情。所以,我們班主任要在平時多提醒,多督促,多鼓勵,多表揚,多示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一定能看見成效和回報。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養成教育》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