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4.61K)

一、經典範例啟發

如何培養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

古今中外,試問有哪一篇名作不是經過反覆修改出來的呢?正因為修改,才有了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最終確定;正因為修改,才有了賈島“僧推月下門”中“推”字的最後定奪;也正因為修改,才有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種種事實證明:“文章不厭百回改。” “文從改中出”╠╠文學大家們的增、刪、潤、改,不勝列舉。多向學生講一些古今中外大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或向學生展示一些作家修改的手稿,讓他們從思想上引起重視,懂得反覆“修改文章不是什麼雕蟲小技,其實就是修改思想,要他想得更正確,更完善”(葉聖陶語),這是產生好文章的重要一環。

二、明確評改方法

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指導學生互相批改作文的十點思維導向值得借鑑:1.格式是否正確。2.卷面是否整潔。3.有幾個錯別字。4.有幾個病句。5.標點符號是否有誤。6.文章中心是否鮮明集中。7.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具有典型性。8.文章結構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應。9.表達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導或文體要求。10.語言是否簡練、流暢。要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以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作為老師,我們要進行很好的組織和指導,給學生明確的修改方向,學生就能具體操作了。

本人又將一般作文批改的內容分為常規、文體、訓練重點、創新與特色四大塊,每塊再細分成若干小塊,並使得每塊標準量化,使學生批改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形式不拘一格

學生懂得了批改作文的重要性,也基本把握了批改的方法,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發揮主體意識,教師想方設法開展多種形式,讓學生放開膽子,敢於傾吐自己的心聲,發表自己的見解,真正成為作文教學的主體。為此,本人在指導學生批改作文時,注意採用多種方式:

1.師生共同討論修改

在作文教學中,老師批閱永遠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師永遠是評改作文的主導者。

在學生評改過程中,老師不只是旁觀者,而是要及時指導和評判。通常,學生因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侷限,會忽略文章中的不足之處或評點不透,對毛病較大的文章改起來常常力不從心。這就需要我們給予正確的點撥,或去掉白璧中的微瑕,或換個角度立意,或調整情節結構,寥寥數語,學生會茅塞頓開。有時我們可以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選取一篇典型的習作,在課堂上投影顯示,師生交流修改意見,讓學生集中討論,使每個學生受到啟發,將自己修改的`作文與集體討論修改的作文加以比較,從而明確修改的方向、重點,把自己的作文改好。這樣既降低了自改的難度,又增強了自改的效果。師生同批同改,營造了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架起了一座溝通融合的橋樑,使教與學有機融為一體,提高了作文教學效率。

2.學生之間互批互改

學生自己寫的作文,往往難識“廬山真面目”,而其他同學就能充當“旁觀者清”的角色,對別人文章的不足之處能看得比較清楚,能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現在,我們如皋推行的“活動單導學模式”,學生被分成若干個活動小組,五六人一小組,同學之間便於合作,共同探討。學生作文寫完後,可以先在小組內交流,組內成員互提意見,互寫評語。對評語的要求:切中問題,語言簡明意賅,美而意深。在評論別人文章的同時,力求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不能人云亦云。還可以把每個小組按學生作文的好、中、差組成,在修改過程中,相互修改、相互補足,這樣既發揮了群體作用,又調動了個體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自改能力。

組內評定完後,每組可推選出一兩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參加班內的課堂評改。首先,由組長向全班闡述本組的批改意見,再讓各組間相互交流討論。有的評文章的優劣;有的談評語是否妥帖;有的給文章錦上添花;有的查漏補缺。評論中學生積極性很高,有時甚至會爭得面紅耳赤,那氣氛不亞於一場辯論會。隨著評改的深入,學生學會了探究問題,洞察力越來越敏銳,鑑賞水平越來越高。當學生通過認真修改,發現自己的作文順暢生動多了,會產生成功的喜悅,作文興趣也會大大的提高。

3.學生獨立修改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經過以上多個環節的修改後,最後還得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對自己的文章進行斟酌,獨立修改自己所寫的習作,修改成一篇優秀的文章。

“玉不琢,不成器”,“玉修為飾,文改為章”。總之,只要我們不斷豐富作文的教學形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良好的修改習慣,放手讓學生去改,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評價、語言表達及創新的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那樣,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將不會談“改”色變。在學生的眼裡,見了作文,再也不會像“老鼠見了貓”那樣害怕了。

《如何培養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