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的方法

工作方案 閱讀(1.81W)

兒童心理學家哈塔布曾說:“預測一個孩子成年後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現在的學習成績,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課堂紀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來。”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的方法

童年交往能力決定成年生存能力

聰明的媽媽都看重孩子的交往能力,不過一提“交往”這個詞,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快樂地遊戲”。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在人堆裡不愛說話,不去主動找小朋友玩,媽媽就急了,覺得孩子“怎麼不愛跟別人交往啊?”

其實,跟人說話是一種交往方式,聽人說話也是一種交往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交往方式,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愛主動找朋友玩,或在小朋友中誇誇其談,或者一直樂於充當領導者,很多孩子天性敏感羞澀,比較慢熱,強迫這樣的孩子去跟別的孩子“打成一團”,會讓孩子感到挫敗,更加緊張退縮。

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或躲躲閃閃、或驚慌失措、或紅臉語塞、或嚎啕大哭……這些都是孩子怕生的表現。

孩子怕生的原因有很多,應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使其儘快轉變。

其一,由於孩子倍受家人寵愛,整天束縛在家庭的小圈子中,與外界沒有太多接觸,因此在遇到陌生人時會產生恐懼心理,導致“怕生”。

他們往往在家中有說有笑,是個“小淘氣”,可一出門就成為了安靜的“小乖乖”。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經常陪同外出走走,體驗家庭以外的人和事,讓孩子不斷了解並適應周圍環境。久而久之,就會緩解懼怕心理。

其二,遇到陌生人不知如何交際,也是孩子“怕生”的原因之一。

年幼的孩子往往缺乏交際經驗,面對陌生人,不知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只好保持沉默地躲藏在家人身後,或硬拉著家長離開。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可傳授孩子交際方法。如:向對方問好,歡迎他(她)到家中做客。當有陌生的小朋友時,還可以和他(她)握握手,談談聽過的故事、玩過的玩具、喜歡的卡通。從而使孩子由被動變為主動,逐漸樂於與人交往。

其三,孩子的個性孤僻,不愛與人打交道。

這種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環境休慼相關,因此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首先,使自己不再沉默寡言、不善交際。而後,可讓自己的'一些朋友(最好帶著孩子)來家中做客。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待人接物,與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最後,等孩子適應之後,再外出接觸其他人。

孩子“怕生”在現今社會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只要家長朋友正確的加以引導是極易轉變的,您不妨試一試。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孩子在家中活潑大方、能說會道,可一旦到別人家裡或碰到生人,卻侷促不安、膽怯怕生,做什麼事都要成人代勞。因此,我們的耳邊便能經常聽到這樣不解的抱怨聲:“這孩子,在家裡挺能的,怎麼出來就變樣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孩子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父母是其最先交往的物件,以後逐漸擴大到親友和夥伴,這中間有一個從生到熟的過程。如果爸爸媽媽整天將孩子關在家裡,不與外界接觸,勢必會造成上述情況。其次,爸爸媽媽過分溺愛自己的孩子,什麼事情都由成人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一見到生人便會畏首畏尾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