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

措施 閱讀(3.05W)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工作應貫徹執行的基礎方針,該方針概括地描述了安全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切的工作都要圍繞安全來進行。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吧。

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
  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1】

安全隱患、事故存在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職工的安全意識不夠高,有必要通過教育來提高思想上的安全意識,事故預想工作滯後,特別是一線班組未能從繁重的日常工作中擺脫出來,進行事故預想。通過事故預想,讓職工瞭解到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及時發現隱患,提高職工的能動性,讓職工互相提醒,相互監督,時刻保持安全的警覺性,這是安全工作搞好的最重要的一步。

二是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產督察不力。督察工作就是將各項管理制度深化在我們職工的每一項工作中,監督工作的開展依賴於管理制度的完善,但是,往往事故的發生,恰好是安全生產各項法律規章制度標準不健全,使安全生產不能形成良性迴圈,監督工作的開展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另外,讓職工熟習安全施工、維護和巡視的規範也不夠重視,從而使職工的自我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是監督工作能順利開展的前提是要求廣大職工業務技術水平的提高。總結以往事故教訓,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多數是工作人員業務技術水平偏低,對現場工作存在的危險點認識不足,未能較好地執行各項技術要求,多個不安全因素、多個違章行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施工現場就造成了事故。為什麼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就是由於一些習慣性行為在意識上的工作方便,認為有可能使工作能更快地完成,這是習慣性違章行為存在的土壤。同時,一般職工未能認識到“多個不安全因素、多個違章行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施工現場就造成了事故”這個定律。

根據以上種種原因,安全生產事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

第一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意識的教育。管理人員通過觀察現場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現場的分析和現場的講解,再結合安全規程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糾正職工的違章行為。純理論的教育不能加深職工對安全事故的認識,而且很容易忘記,因此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將日常工作的違章行為一一記錄在案,將記錄的內容定期分析,定期彙總總結,通過“以案說法”,個人、集體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針對不同工作在不同的進度、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危險點都不一樣,進行擴充式教育,使職工學會自我識別工作中的危險點,著重通過提高職工自己的認識來防範現場施工的安全隱患,是安全工作的最有效途徑。因此進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育,是提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方法。

第二加強現場的監督管理。加強現場的監督、監護是避免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因為每一個現場操作、施工人員很容易在專注某一項工作的同時,而忽略了另一個危險點而造成事故,監護、監督不到位也是事故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管理人員必須在開展工作前,進行現場危險點的分析,並將危險點一一通告工作人員。現場工作或操作的人員必須服從管理人員合理的要求,同時根據有關規程以及現場工作的經驗,監管工作必須遵從以下原則:管理人員必須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心的工作人員,不應該進行管理以外的其他工作,而且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安全意識必須要比施工人員高。

第三努力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是實現安全生產、穩步發展的保障。在一個施工現場中,總不能是管理人員比施工或操作人員多,事故很可能就發生在個別管理人員未能顧及糾正現場違章作業的時候,為此,提高每一個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尤為重要。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主要是通過平時及現場工作的培訓,在工作任務不具有較大危險性的時候,多組織業務水平較低的職工進行施工、操作訓練,讓業務技術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在旁邊指點來整體素質,讓每一個職工都能認識什麼樣的工作方法才是安全、正確的,有利於發揮職工的能動性,讓職工能互相提醒,避免因為監護人的疏忽而造成事故。

總之,安全生產,職工必須具備以下條件: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和有互相監督的能力。同時,要使職工具備以上能力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按有關的規定嚴格要求,經常組織職工進行學習,不斷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而且,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鐘長鳴,才能防範一切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護理安全隱患及其防範對策【2】

當前護理安全存在隱患

 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

護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職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識教育,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對護理工作還不能從法律高度上認識,在對病人實施護理過程中只重視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而忽視了許多潛在著的法律問題,主要表現為對護理文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不認真執行護理文書書寫規範,護理記錄單中存在刮、塗、粘現象,記錄不及時、不準確、不全面或超前記錄,存在醫護記錄不相符的現象,重要的病情變化及治療、用藥後的觀察沒有記載等,為日後處理醫患糾紛留下法律隱患。

其次是違反護理技術操作規程,有些護士未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落實護理核心制度,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違反消毒隔離、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遺忘危重患者的特殊處理。特級、一級護理未能按要求巡視病房或及時巡視病房而無記錄。這些極易誘發重大安全事故。此外還表現在不尊重病人的權利上。例如,在床頭交班時沒有顧及病人是否願意而隨意暴露病人的軀體,有的把病人的隱私在不適宜的場合談論,這就侵犯了病人隱私權和保密權。在實際護理過程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證據意識,忽視證據的收集和管理。這些問題容易引起醫療糾紛,並導致醫院在處理醫療糾紛中不能提供有利的證據而處於被動地位。

  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理念滯後

長期以來,由於重醫輕護的社會偏見和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部分護理人員不安心本職工作,難以保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建立視患者為親人的服務意。具體表現為:護理人員未能主動巡視病房,觀察病情不細緻,忽視操作中的病情觀察,隨意簡化操作程式,未能準確及時執行醫囑,護理工作不到位,導致患者受到傷害,部分護理人員態度傲慢,言語生硬,引起患者的反感;工作態度不嚴謹,漫不經心,不善於做耐心細緻的解釋工作,給患者帶來不安全感,失去患者信任。更有甚者,一些護理人員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或執行醫囑用藥中疏忽大意,發生差錯。

護士的綜合知識水平偏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

目前,在基層醫院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大多是年資低、學歷低的護士,由於知識結構的侷限性,批判性思維層次不高,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繼續教育的機會,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種疾病,涉及到很多專業的醫療問題,護士很難準確實施護理。護士在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中,由於缺乏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護士的角色轉變困難,滿足不了病人的身心護理需求,也不自覺地侵犯了病人的權益。同時她們也只能被動執行醫囑,不能體現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獨立性,給護理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醫學在快速發展,但部分護理人員滿足現狀,平時不注重對護理程式、護理診斷等新知識、新技能、新理論的學習,鑽研學習護理新技能的積極性不高,在臨床工作中對疾病的認識不足,特別是搶救危重患者時應急能力差,對呼吸機、除顫儀、監護儀、簡易呼吸器等搶救儀器使用不熟練,給患者家屬帶來不安全感和不信任。對一些新藥品的藥理作用、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不熟悉。個別年輕護士學習時間較短,業務技能功底不紮實,執行操作流程不規範,容易導致操作失誤或操作錯誤而發生護理缺陷和事故。

 護理人員的配置不合理,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

護理人力資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護理需求增多,使護士超負荷從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環節質量無法控制,服務不到位,給病人帶來不安全感。質量管理體制是護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不力都是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管理層不重視各種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措施不夠有力,約束力不夠,對病人存在的安全隱患預見性差,對護理人員缺乏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等,都是開展安全護理工作的隱患。

護患關係不夠融洽,相互缺乏有效溝通

在實施醫療護理過程中,由於護理人員缺乏社會經驗和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技巧,面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提問,在做解釋工作時,不能做到讓其滿意,不被患者信任。同時,由於護理工作繁忙,護理人員無法與患者進行更多的溝通,不能主動適應患者需要,在進行治療操作時,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項。病人有需要時不能及時到床邊,根本無暇顧及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與心理,使患者及其家屬不滿而導致病人的投訴。

防範對策

強化護理安全與法制教育,提高護理安全意識

對護理人員要進行經常性的安全知識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和依法開展護理工作的觀念。每當有一些與醫療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都要及時開辦講座,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學習教育,熟知和掌握法律知識,增強法律觀念。要利用各種會議、交班會、查房等時機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要認真抓好新分配學員和進修、實習護生的崗前教育,把醫療安全教育作為崗前教育的重要內容,為實施安全護理打好基礎。要在堅持正面學習教育的同時,適時開展警示教育,對一些醫療護理案例進行分析,提高安全護理的針對性。

 加強護理道德教育,培養職業精神

把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禮儀教育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努力在醫院或科室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讓大家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道德修養、道德意識、道德情操的'培養,組織開展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使護理人員不斷確立積極的情感和高度的責任意識,樹立職業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謙遜、寬容的性格,為患者提供“微笑服務”和“親情護理”.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患者的信賴和社會的認可,在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減少護患糾紛。

加強崗位學習培訓,全面提高業務能力

目前,護理隊伍普遍年輕,一方面給護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由於臨床經驗不夠豐富,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不夠熟練,因此護理行為不當或發生差錯事故的概率相對較高。要堅持立足崗位開展“三基”培訓,採取每週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等方法,打牢護理人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基礎。努力為護理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機會,及時安排到院內、院外相關科室進修、學習。讓護理人員在學習中更新思想觀念,改善知識結構,緊跟護理學科發展步伐,掌握更多更新的專業知識,練就嫻熟高超的技術,促進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改善超負荷工作狀態

護理管理者要根據每個科室的具體情況,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護士長對排班模式可以嘗試改革,根據不同時間段護理工作量的變化,動態安排人力資源,中午班、夜班要增加人員,醫療高峰時要實行彈性排班制。當天的突發事件發生或為重病人的搶救都可以實行動態排班。利用多種方法解決護士的超負荷工作。護士如果產期超負荷工作,將對身心健康造成損害,這也是構成醫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

 建立健全護理監控機制,確保規章制度

落實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職責等是開展護理工作的指南,是保證護理安全的法寶。為確保護理人員嚴格按法規制度開展工作,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護理監控機制。建立責任機制,實行護理部、科室護士長、高年資護士三級管理責任制,明確各級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責任,加強基礎質控、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做到各盡其職,各負其責,防患於未然。規定對一些關鍵操作、創傷性的護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選擇都要在有關記錄上簽名以示告知,即重要的告知教育內容要在護理記錄中體現。

建立考評機制,請經驗豐富、操作規範的高年資護士對基礎業務知識和技能進行講解示範,護理部和各科室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和技能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制定不同的學習訓練計劃。

建立檢查機制,護理部和科室護士長要經常檢查各種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特別是要認真督察各種護理記錄是否規範,要求從法律角度,按照科學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的原則規範書寫。

要利用早會、護理安全分析會等機會,對護理工作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分析護理缺陷與差錯,糾正不良行為,增強護理安全防範意識。建立激勵機制,在護理人員中廣泛開展“無差錯護理”活動,設立護理工作安全獎,對護理工作突出的個人、科室進行獎勵。要形成“事事講安全,人人講安全”的良好導向,促進護理安全制度的落實。

 加強護患溝通交流,消除糾紛隱患

大量臨床事實表明,多數醫療糾紛尤其是護患糾紛都與服務態度及溝通不到位有直接關係。溝通不足是所有嚴重差錯事故發生的第一原因。溝通可增進護患雙方的瞭解和支援。護理人員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和技巧性,在工作中使用文明語言,積極與患者溝通。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以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耐心進行解答,特別是要認真說明診療計劃和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或意外。對患者的過激言行,應多些換位思考,心平氣和地解釋、安慰、體諒,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贏得患者的信任與理解,避免護患糾紛。

護理安全質量是患者選擇就醫的標準之一。抓好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排除隱患,提高護理質量是醫院工作質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護理人員必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改善服務態度,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勞動紀律,維護患者就醫權利,才能消除護理隱患,杜絕護理糾紛的發生。因此,對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嚴格進行監控。應用科學管理的手段,運用現代質量管理方法,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滿意的全程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