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關於城市規劃管理問題的改進與完善措施

措施 閱讀(1.58W)

城市規劃管理問題的改進與完善措施

關於城市規劃管理問題的改進與完善措施

城市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指導方針和戰略綱領,不僅關係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居樂業,而且對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設施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當前城市規劃缺少現代意識與整體觀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後,對城市發展造成了阻礙。因此,加強對城市規劃管理,調整和完善城市規劃的方法已經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當務之急。

1、 城市規劃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1. 1 城市規劃管理的概念

城市規劃管理是按照《城鄉規劃法》與已經獲得批准實施的城市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與工程進行嚴格審查,批准與核發城市專案建設所需的“一書兩證”,並監督和檢查城市規劃內容與建設專案是否與規劃許可內容相一致的行政管理活動,包括城市規劃的編制管理、審批管理和編制管理等內容。

1. 2 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規劃為城市建設與管理提供基本依據,是實現經濟與社會發展雙重目標的重要手段。只有經過科學合理的預測及規劃,並通過正確的引導與控制,才能確定城市最終發展方向與發展格局。同時,城市規劃需要經過法律程式的批准,具備法律效力,如果沒有法定程式的許可,其結果不能任意地進行更改。因此,城市規劃的實施不僅具有強制性而且不可變更。所以對於城市建設的合理性和城市發展的持續性而言,城市規劃為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 1 法律法規的保障體系不健全

城市規劃管理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例如城市規劃的行政處罰和違法行為相互不協調,城市規劃缺乏權威性和對違法行為處罰缺乏力度等。同時,城市規劃的行政處罰權責不明,很多城市的城市規劃都受到政府與規劃部門的雙重領導,這使得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利益衝突不斷,不僅影響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也不利於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

2. 2 城市規劃管理的實施手段不合理

很多城市規劃管理沒有依法進行審批,其合理性和權威性無法得到保證,容易對政府的決策產生不利影響,使得很多城市專案違規建設,出現超建與違建等情況。同時,城市規劃的管理職能模糊,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管理,使得城市規劃建設無法貫徹落實,而城市規劃管理所需的投入經費不足,使得這種問題更為凸顯。

2. 3 城市規劃管理缺乏有效的公眾監督

很多城市規劃的決策權集中於政府領導在手中,而政府領導的決策主要聽取規劃專家的建議,對實際情況的調查和研究不夠全面與翔實,使得城市規劃的決策缺乏公眾的參與和監督,其合理性有時難免受到公眾的質疑。

3、 城市規劃管理問題的改進與完善措施

3. 1 建立健全城市規劃的法律法規體系

在城市規劃制定過程中,規劃實施管理工作需要逐步地規範化和體系化,行政決定依據要明確合理,自由裁量權需要進行充分的節制,使其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城市規劃和設計規範。城市規劃的編制者在工作中需要堅持“合理性”的原則,逐步完善與創新城市規劃的編制工作,充實城市規劃的技術性標準與規範,使城市規劃的編制與審批和規劃技術標準趨向法制化。在城市規劃立法中,政府要建立其城市規劃審批和法定規劃及法定通則之間的制約性關係,使城市規劃及其管理、規劃的技術標準與城市規劃相關的法律法規之間相互銜接,形成結構嚴謹的管理體系,從而保障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與法制化。同時,政府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許可的審批程式,依據城市發展和規劃建設管理的客觀規律,對城市規劃管理進行審批,並按照《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規定,以規劃申請、資格審查、部門報批、憑證核發與批後管理等環節的流程進行,以加強城市規劃的法制化管理,杜絕審批工作中的隨意性與濫用職權情況的出現。

3. 2 創新城市規劃的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許可權

傳統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主要集中於協調糾紛和專案審批等繁瑣任務中,忽視了城市規劃的戰略研究和巨集觀決策能力,使得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管理部門要創新城市規劃的管理機制,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開展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真正發揮其政府參謀的作用,提高其在政府中的行政地位。同時,管理部門要科學合理的設定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許可權,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保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管理部門要以城市發展的大局和長遠利益出發,消除既得利益的不良影響,堅持以條為主的條塊結合策略,提高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權威性,實現城市建設規劃的統一性,嚴格按照法律賦予許可權開展管理工作,既要明確政府在城市規劃中的執法主體地位,保證規劃權的集中,又要將強制執行權下放給各行政執法部門,消滅城市違規違章建築,體現城市規劃權威性與法律嚴肅性。

3. 3 鼓勵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確保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

科學合理的城鄉規劃與嚴肅認真的行政執法是城市規劃政策可以順利貫徹實施的根本保障。因此,城市規劃的管理部門不僅要鼓勵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建設,提出更多合法合理的規劃意見,而且要保證城市規劃決策過程的透明度,確保公眾對城市規劃工作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使得城市規劃的決策更順應民意,滿足社會公眾的實際生活需求和城市發展建設的需求。城市規劃的管理部門可以實行社會公眾的聽證制度,使每一項城市規劃決策都充分的參考了社會公眾的建議,從多方面對城市規劃建設進行綜合考慮,從而有效避免城市規劃決策的片面性,提高城市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3. 4 提高城市規劃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城市規劃的管理部門不僅要重視法律法規的建立健全,而且要重視城市規劃管理隊伍的建設,培養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例如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城市規劃人員培訓”和“城市規劃工作交流”等方式,為城市規劃管理人員提供完善知識結構和增強專業技能的機會,使他們可以更好地發揮在城市規劃管理中的主導作用,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同時,管理部門還可以加強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鼓勵管理人員參與第二學歷培養,為管理人員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這樣既可以拓寬管理人員的眼界,幫助其更新管理方法和管理觀念,又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使其在工作中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4、 結束語

總之,城市規劃為城市發展和建設構建了藍圖,是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不僅關係到城市規劃建設能否順利實施,而且對城市發展中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政府管理部門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做好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保證城市規劃決策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為社會公眾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與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雷峻. 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華民居(下旬刊) ,xxxx,02∶ 98.

[2]楊光偉,姜峰. 淺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黑龍江科技資訊,xxxx,07∶ 279.

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關係的調節

一、 關於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築設計關係的分析

1.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築設計的概念

所謂城市規劃是對整個城市的全面部署,主要包括城市的未來發展、資源管理、佈局規劃、以及各類工程建設規劃等內容.所謂城市設計是把對城市空間環境的質量進行提高和改善作為目的,按照城市的整體規劃和城市的社會生活、城市中居民的行為以及空間藝術而對城市進行的、綜合性的形體規劃設計.城市設計意在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衛生、舒適、優美的空間環境.

所謂建築設計是進行建築施工之前,建築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建築目標.通過對施工中以及完工使用中可能會遇到的或者當前存在的一切問題作出預先設想,提前就此類問題進行應對方案的設計等,並以圖紙、檔案的形式予以體現.

2.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築設計的關係

城市規劃是一個具有較強科學性與專業性的綜合性學科,它目前正處於逐步完善、發展階段.城市規劃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等.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二者共同性在於:二者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都區別於其它專案,是相對獨立的.前者主要是對城市點、面問題的解決;後者是對城市面、線問題的解決.

二、 合理調節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兩者間的關係

1. 正確看待城市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在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中處於龍頭地位,由此可見,城市規劃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程序的加快,城市規劃設計涉及的內容更加綜合化,城市規劃設計的方法更具包容性.相對於以前的單一形態設計,現在更多注重的是綜合性的設計.城市規劃設計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城市功能區的劃分、交通線路以及設計的建築物的體量、比例、尺度、造型、色彩、材料與空間等因素.城市規劃設計水平高則城市的建設好,反之則城市建設差.所以,城市建設與城市規劃二者之間有直接聯絡.城市規劃設計既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又是建築設計的依據.目前,國內的城市設計規劃經過審批之後需要執行長達十年之久.所以在進行審批的過程中,需要科學、認真.現在的城市規劃工作具有了法律性,已被納入法制化範疇中,具有了繼承性、連續性.

2. 城市規劃設計是建築設計的前提、依據

建築是一個城市景觀中最為重要的構成因素,建築作為一個城市的象徵,主要在於建築本身的歷史性、地理位置以及建築的外觀等因素.建築在建造之前需要建築師的設計規劃,而目前的建築師過於注重方案本身,則忽視了人文和環境因素.

國內的大多數城市建築面臨整體形象模糊不清、沒有重點的問題,歸根結底在於建築設計師忽視了整體環境因素,對於周邊環境不瞭解,過於凸顯個人想法,難以與整體相融合.所以,城市規劃設計既是建築設計的依據,也是建築設計前提,建築師需要服從城市規劃設計的理念.作為建築設計師來說,在進行建築設計時,無論建築是單體的還是群體的,都應該充分考慮周邊大環境與建築範圍內的小環境這兩點問題.同時城市的規劃管理者,應該提高自身的決策水平以及整個社會的審美觀.

對建築物的評價好壞,不能單純看它是否獨一無二,是否新穎奇特.大家應該相信,有了城市規劃設計的正確指導,同時設計時對周邊環境的考慮,建築設計肯定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3. 建築設計應以城市設計為指導

城市規劃就是對城市土地與空間兩種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的基礎上,對各項建設和城市功能佈局的協調所做的全面部署與安排,因此城市規劃更為注重社會整體的平衡.城市規劃不以個體的突出為重點,意在總體協調.

目前的城市建設多是由多個並不一定有關聯的個體專案構成,這樣的設計沒有考慮到整體與個體的聯絡.實質上,這樣的建築設計具有極強的個人主義的取向.若是直接用城市規劃對一些建築設計或是微觀的專案建設作指導,很容易導致彼此脫節,最終影響到環境品質.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連線兩者的紐帶,中間層面的現代城市設計就是為了緩解這一問題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4. 設立建築設計方案評審制度

建築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形象,所以為了保證高質量的建築,建築設計方案評審制度更應該儘快確立.專家對建築設計的方案進行綜合評審主要有兩點:第一,設計方案能否滿足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第二,其方案本身的設計與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是否符合,通過評審對建築設計進行好壞的評定.在最後進行決策時,還應該對建築物本身的特徵、是否與周邊環境協調兩點進行考慮.因此管理者應該提高自身的決策水平,確保正確的價值取向.

5. 促進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

(1)促進建築設計與城市環境的相互融合

建築設計師進行設計多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為主,重視視覺效果.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忽視建築設計與大環境的相互融合.新設計的建築要做到:整體輪廓和周邊建築物之間要有所呼應,色彩與環境的協調,考慮它的線條是否與環境的肌理相符;建築物本身細微環境的處理;對所設計建築物的空間合理佈局.

(2)建築設計要把城市的的風格體出來

對於不同的城市來說,其建築設計的風格也各有不同.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建築風格,每個城市都要擁有區別於其他城市建築的獨特風格,這也是對城市的文明發展的體現.為了符合居民對於城市的審美要求,建築結構需要以不變應萬變,能夠在視覺上先對人們產生衝擊.

(3)建築設計要科學、合理的看待城市的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設計包含很多內容,隨著城市規劃的不斷髮展,有了更多型別的城市規劃設計,對建築的空間分配也加強了要求.因此,建築設計要依照城市規劃設計進行,正確認識二者之間的關係,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杜耀東.建築設計規範中術語註釋統一表述研究[J].中國勘察設計,xxxx(7):72-76.

[2]周可.山地建築設計的困惑--對部分涉及山地建築設計規範條文的思考[J].建築設計管理,xxxx(7):41-43.

[3]葉力.建築設計規範與建築教育[J].理論界,xxxx(9):177-178.

[4]杜耀東.建築設計規範中術語註釋統一表述研究[J].中國勘察設計,xxxx(7):72-76.

針對環境因素的城市規劃設計意見

1 城市規劃的含義概述

城市規劃,就是指為了明確城市的發展方向和建設規模,開發各種建設專案,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及環境資源,來完成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目標而進行的一種對城市空間佈局的安排、規劃和部署。而城市規劃與其說是一種理論化的定義,不如把它看作是一種更長遠更高層次的城市發展戰略,沒有合理有效的城市規劃設計,城市的發展將舉步維艱。

2 城市規劃設計中環境因素的重要地位

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城市工業化程序的迅速崛起,使之形成了大量的工業汙染垃圾,而為了城市化發展的加速,使得更多的農民工被僱傭,城市的人口出現急劇膨脹,致使生活垃圾的規模數量越來越大,這些垃圾得不到有效、合理地安置與處理,那麼必然給城市造成了極大的環境汙染,讓人們的生活空間不再溫馨舒適,乾淨清潔,嚴重阻礙了城市的整體規劃佈局和設計,所以,在城市的總體規劃設計中,必須把環境因素考慮進去,遵循生態自然規律,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嚴格控制環境汙染,讓城市規劃設計中多一些“綠色”,使環境成為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因素,這才能使規劃與環保和諧發展,否則將會給城市建設和人們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比如: 某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建設,儘管其考慮了環境的因素,卻僅僅針對的是住宅小區的施工、運營等對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忽視了外界環境對小區的影響,大大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住宅小區作為人們日常活動的重要地點,在其規劃設計中一定要選擇好建設地址,以防受到不利的環境條件影響,由此,城市的建設規劃設計中必須以環境保護為基礎,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只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才能進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設。

3 城市規劃設計中環境因素的考慮方向

( 1) 人工環境的設計考慮。無論是城市規劃這種大專案的設計,還是個人房屋的佈局安排,最終都需要人去落實實施,所以,城市規劃設計中少不了人工環境因素的考慮,在其設計中應該利用美學原理,參考園林建設的方法,使用高超的技術手段對城市的平面、綠化、路網規劃等設計進行仔細分析,合理佈置,進而達到既推動社會良好地運轉又創建出美好的生態環境的目的。

( 2) 社會環境的設計考慮。而除了要考慮人工環境之外,還要全面意識到社會環境因素等的影響,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必定受到諸多社會環境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比如: 政府部門的執行力度,行政機關的規定要求,區域規劃的設計標準等都有可能對規劃設計帶來影響,因此,城市的規劃設計中必須加強對這些方面的考慮,儘量去滿足適應這些要求與規定,協調有關部門的配合與管理,從而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更具合理、實用化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案。

4 針對環境因素的城市規劃設計意見

( 1) 構建城市生態規劃。城市的發展建設是建立在大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之上的,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若不加以及時治理,無論對於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還是阻礙社會主義經濟文明建設,所以,生態環境對於城市規劃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城市規劃設計當中,應該在依靠大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構建出城市的生態系統,讓城市的建設多一片綠色,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城市規劃模式向綠色生態環保的方向轉變的時候了,否則當環境汙染達到無法補救和挽回時,在進行轉變和處理已為時過晚,所以,對於城市的總體規劃佈局設計,一方面要保證企業生產的有序進行,經濟利益不受損害,一方面要加大環境汙染治理力度,並開始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城市生態環境規劃,使環境和發展不發生矛盾和衝突,例如: 城市規劃部門與環保等單位要及時溝通交流,協同合作,一起商討發展與環保的規劃設計問題,對工業生產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做到有效的人工處理銷燬,防止其揮發、堆積造成嚴重的垃圾汙染,同時擴大城市綠色植物的栽種面積和規模數量。讓城市免受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增加綠色植物覆蓋率,打造全新綠色環保城市,由此不難看出,城市化程序的推動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構建城市良好的生態圈已成為發展趨勢,城市規劃設計人員一定要深入研究,繼續推行完善。

( 2) 重新規劃工業發展佈局。儘管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營業利潤,但是隨之產生的環境生態破壞問題,卻是長久而難治理的,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和保護,其結果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從前的慘痛的教訓已經讓人們開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新的城市規劃設計佈局首先應該從改變產業格局、分佈現狀開始,長久以來,工業現代化的發展給城市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生態破壞,所以是時候對工業體系進行一次徹底地分析、反思及結構調整了,抓住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方向,將一些老工業基地和重工業汙染嚴重的企業從城市轉移到郊區,遠離城市中心,並且注意汙染廢棄物的控制和治理,同時加快建立新的工業園區和開發區,將不同工業性質的企業進行合理分割槽規劃,這樣有助於進一步細化統一管理,另外加強高新技術的開發,全面倡導企業實行無汙染、低功耗、高效益的經濟發展原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比如: 城市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對旅遊、科教、商貿等第三產業進行扶持與大力發展,如此,對於降低環境汙染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 3) 維護基礎設施,增強規劃執行力度。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基礎設施的輔助與供應,因此,一個完整的城市規劃設計當中,必須具備良好的城市配套基礎設施,這樣才能支撐城市中各生產企業的穩定運轉,保證一定的經濟效益,而隨著城市工業化程序的不斷髮展,各種工業汙染和廢棄垃圾與日俱增,所以相應的汙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安裝構建顯得尤為必要,它們是保障工業化不斷髮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只有增強城市環境垃圾汙染的處理能力,才能使環境基礎設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比如: 可以建立垃圾焚燒廠和填埋場,把大量垃圾進行有效處理,同時,為了保證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一定要增強規劃執行力度,確定城市的總體規劃後,要避免因為經濟和市場環境等原因影響規劃設計的正常執行,否則在合理正確的規劃得不到真正實施也是空談。

5 總 結

總之,面對城市發展給環境帶來的生態環境汙染,必須加以重視並想辦法解決,依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在城市規劃中引入環境因素的考慮要求,從而使城市的建設多一份環保的意識,為構建經濟、生態環境與社會的共同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一飛. 基於可拓學方法的城市規劃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xxxx.

[2]徐小東. 基於生物氣候條件的綠色城市設計生態策略研究[D]. 東南大學,xxxx.

[3]張大玉. 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學觀念與對策[J].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報,xxxx( 01) .

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歷程和機制分析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說過:“21世紀世界發展有兩個趨勢將產生深遠影響,一是美國的新技術革命,二是中國的城市化”。城市化的外在表現就是城市的空間擴充套件,地理學認為城市擴充套件是城市的物質空間形態即城市在地表上實際範圍的擴充套件。城市自產生之日起,空間的擴充套件在任何城市幾乎都概莫能外,只是不同城市因受不同因素影響,具有不同的擴充套件模式及特徵。分析研究城市空間擴充套件能夠發現城市的發展過程、演變規律,併為實現城市與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的協調發展提供決策諮詢。國外學者對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研究較早,不同學者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進行探討,形成了政治經濟學派、社會學派、空間組織學派等。國內學者由於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對城市土地擴充套件的研究起步較晚,且主要借鑑國外的研究成果,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空間擴充套件模式與動力機制、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等方面。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研究呈現出從定性描述轉向定量分析研究。從選擇的地域來看,北京、上海、重慶等大城市的研究較多,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城鎮密集區的研究較少。煙臺是山東最早開埠的通商口岸,也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又處於東北亞的核心地帶,是渤海海峽“橋頭堡”,具有發展成為連線東北、華北、華東以及長三角、珠三角樞紐的潛力,城市發展的前景很好。因此,本文藉助歷史資料和長時間序列遙感影像,在GIS技術的支援下,分析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歷程和機制,以期通過長時間的檢測,揭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規律,為城市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1、研究區概況

煙臺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36°16′~38°23′N,119°34′~121°57′E),東鄰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南兩面分別瀕臨渤海和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望。明代朱元璋為防海盜設奇山所(狼煙臺),這是煙臺最早的居民區。1861年開埠,大量外國官員、商人和傳教士蜂擁而至,外國商船也大批在此停泊,從此這個商業小鎮逐漸興盛。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84年成為我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以來,煙臺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煙臺已成為環渤海經濟圈內以及東北亞地區的國際性港城、商城、旅遊城,中國經濟20強城市,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

煙臺地貌型別複雜,屬起伏和緩、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區,平原、窪地主要分佈於河谷西岸及濱海地帶。全市土地總面積13746.5km2,行政上共轄12個縣市區,xxxx年底總人口650.3萬。本文的研究區域為煙臺市轄區,包括芝罘、福山、萊山及牟平4區,面積2722km2,人口180.3萬。

2、資料與資訊提取

本文資料以LANDSAT資料為基礎,包括1973與1982年的MISS資料、1990和xxxx年的TM資料、xxxx和xxxx年的ETM+資料;另外還有1974年1:100000地形圖、DEM(30m)資料,以及《煙臺五十年》(1949~xxxx)和《中國城市統計年鑑》等統計資料;輔助資料有煙臺的歷史圖片、1949年老煙臺街巷全圖(分割槽圖)、出版的紙質地圖、《xxxx年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等。

為獲取煙臺的城市空間擴充套件資訊,首先在ENVI4.8中對遙感影像進行彩色增強處理,發現MISS資料7、5、4波段組合,TM和ETM+資料5、4、3波段組合更容易識別城市空間資訊,並以1974年1:100000地形圖為準對不同時期的遙感影像進行幾何精矯正。然後在ArcGIS10.0中採用人工目視解譯並結合實地考察以及地形圖和相關的輔助資料提取不同時期的城市空間圖層,再利用空間統計工具計算出建城區面積,藉助疊置(Overlay)工具獲取各階段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面積。

3、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過程

根據建成區面積、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速度和方向特徵,並結合歷史資料、城市發展政策、城市規劃等,將建國以來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城市空間緩慢擴充套件階段(1949~1984)、城市化加速階段(1985~xxxx)、城市空間快速擴充套件階段(xxxx至今)。

3.1城市空間緩慢擴充套件階段

建國後相當一段時期國家一直堅持“不搞大城市,勤儉建國”的城市建設指導思想,1979年的《煙臺市總體規劃》也明確指出城市建設要注意節約用地,向高空和大海要地。受國家政策和城市規劃等的影響,這一時期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比較緩慢。到上世紀80年代初,市區建成區面積加上福山、牟平也不過41.72km2,比建國初僅擴充套件了約20km2,但城市形態發生了較大變化。伴隨著藍煙鐵路的建成通車以及西沙旺工業區的定位,居住區的一些工廠開始搬到西郊,不僅有效改善了居住區和工業區混雜的局面,還促進了城市空間向西擴充套件,逐漸形成東西狹長的城市格局(圖1)。城市各區的功能也開始定位,西郊逐步發展成為工業區,中部重點發展為居住區,環境優美的東郊則成為旅遊區。

3.2城市化加速階段

1983年地級煙臺市成立,原福山縣成為煙臺的一個區;1984年煙臺被定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福山區北部濱海成立,翌年動工建設;1994年萊山區成立,牟平撤縣改區。行政區劃的調整以及開發區的建設,推動煙臺的城市空間加速擴充套件。開發區是這一時期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一大亮點,到本世紀初已向東擴充套件至夾河岸邊,南部基本與福山建成區相連,沿長江路向西擴充套件得最大,新成立的萊山區和老城區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充套件。濱海北路的拓寬整治、國際會展中心的建成,使煙臺山至東炮臺一帶成為充分體現煙臺海濱城市特色的標誌性區域,徹底改變了市區“有濱無海”的歷史。

芝罘區北部的平原區幾乎全部被城市化,城市空間已擴充套件至海濱。到xxxx年煙臺建成區面積已達113.22km2,與1982年相比增加了71.52km2,年均擴充套件3.76km2,年均擴充套件速度比1973~1982年快2.22km2。但這一時期各區的聯絡較少,交通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3.3城市空間快速擴充套件階段

進入新世紀後煙臺城市空間快速擴充套件,xxxx~xxxx年擴充套件了191.44km2,年均擴充套件面積是1982~xxxx年的3.62倍,目前建成區面積已達304.66km2。城市空間的快速擴充套件與交通的改善分不開。市區南部的山體是芝罘區與萊山區之間的天然屏障,嚴重阻礙了城市空間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塔山隧道的開通使這一屏障不復存在。南山隧道、魁星樓隧道、黃金頂隧道的打通以及夾河大橋的竣工,使萊山、芝罘、福山三區的聯絡更加緊密。交通的貫通促進了各建成區的組團發展,改變了各區獨立發展的局面。目前煙臺已形成芝罘、福山、開發區、萊山四個成熟的組團以及養馬島、八角兩個正在發展的組團。福山、開發區組團已連成一片,並與芝罘組團隔夾河相望、以橋相連,芝罘組團與萊山組團也繞山相連,逐漸形成山聳城中、城隨山轉、海圍城繞的城市空間格局。

4、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機制

4.1自然條件是城市擴充套件的基礎

城市發展始終無法擺脫自然環境的影響,因為無論科技多麼發達,城市總要在地球表面上佔據一部分土地,總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發生物質、能量等的交換。自然地理條件如地形、植被、土壤、水文、氣候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構成城市生存、發展的基礎。自然因素通過影響人口分佈和經濟活動而影響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速度、模式等。

地形對城市擴充套件的影響最為明顯,地形起伏較小的地區,對外交通便利,適合城鎮建設的土地較多,因此建成區多沿海拔較低的平原地區擴充套件。在ArcScene中提取煙臺市區的20m、50m和70m等高線,然後藉助ArcToolbox獲取不同高程段的城市空間擴充套件面積,發現1973~xxxx年煙臺擴充套件的建成區絕大部分都在70m以下,其中近90%在50m以下。不同時期擴充套件的建成區大部分也都在海拔50m以下,但地勢較高地區的城市面積增加較快,海拔在50m以上的建成區1973~1982年擴充套件了3.41km2,1982~xxxx年增加了6.64km2,xxxx~xxxx年又擴充套件了21.99km2。海拔70m以上的建成區總量較少,但也呈增加趨勢,1973~1982年擴充套件了1.33km2,xxxx~xxxx年則增加了5.98km2(表1)。這種現象與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特徵有關,城市建設總是先佔用海拔較低、便於開發的土地,但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土地供應的日益緊張,城市便會向海拔較高、較難開發的地區擴充套件。

4.2經濟發展是城市擴充套件的決定力量

(1)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經濟發展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影響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主要因素。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城市各種能量流、人口流、資訊流在城市中暢通流動,促進城市職能向外疏散,城市用地不斷向周圍擴充套件煙臺城市空間進入了快速擴充套件階段,這與市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本世紀初,煙臺市轄區的地區生產總值不到400億元,xxxx年市區的GDP已達到2300多億元,年均增速近20%。

將煙臺的建城區面積與地區生產總值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兩者的相關係數高達0.987,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目前,煙臺市區的固定資產投資達1300多億元,房地產業發與展迅猛,房地產開發投資額超過400億元。

隨著城市人口規模的擴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必然會引起城市居住用地、道路、綠地等的增加,從而推動城市空間向外擴充套件。

xxxx年末煙臺市轄區總人口168.45萬人,xxxx年底增至180.30萬人。本世紀初煙臺市區職工年平均工資不足13000元,目前已超過4萬元。十餘年來,市區人均城市道路面積由6.9m2增加至18.89m2,人均綠地面積擴充套件了一倍多。

(2)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

產業結構演變與城市空間拓展的互動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產業結構的演進,將會帶動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形態與性質的變化。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由於集聚不經濟和交通、通訊等條件的改善,城市的工業、人口便會向外擴散,推動郊區及周圍鄉村地區的土地城市化程序。城市周圍的耕地、林地等農業用地逐漸轉變為工業、住宅、交通等城市建設用地,城市空間向外擴充套件。煙臺的建城區面積與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呈明顯的負相關,相關係數-0.936,說明城市空間的擴充套件與產業結構的優化緊密相連。上世紀90年代中期煙臺市轄區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近10%,隨著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的比重迅速下降,目前佔市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3%。二三產業比重快速上升,第二產業是煙臺的第一大產業;近幾年第三產業發展較快,目前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超過40%。

4.3交通成為影響城市擴充套件的關鍵因素

交通線路以其經濟集聚性,影響著城市空間擴充套件方向、速度和城市空間結構的建構。交通發展促進了城市空間擴充套件並改變城市外部形態,是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牽動力,對城市空間擴充套件具有指向性作用。煙臺城市空間的擴充套件交通條件的改善是分不開的。通過對同三高速公路、紅旗路、機場路、濱海路、觀海路等煙臺主要交通幹線1km的緩衝區分析,發現1982~1990年沿以上主要交通幹線擴充套件的建成區佔這一時期總擴充套件面積的97.12%,1990~xxxx年新建城區有92.22%沿這幾條交通幹線建設。xxxx年以來,塔山隧道、南山隧道、魁星樓隧道、黃金頂隧道打通以及夾河大橋竣工後,紅旗路將萊山、芝罘、福山三區緊密聯絡起來,煙臺的交通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城市空間進入快速擴充套件階段。這一時期煙臺城市空間仍然沿主要交通幹線延伸。xxxx~xxxx年82.34%的建成區在距離交通線1km以內擴充套件,近5年新建城區66.76%沿煙臺的主要交通幹線建設(圖2)。

4.4政策成為影響城市擴充套件的重要因素

現代社會的城市受國家城市發展政策、法律和規劃的影響較大,有時這種影響甚至起決定性作用。改革開放前,我國的戶籍政策、住房政策以及城市發展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市空間的擴充套件。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行政區劃的調整以及城市發展政策的改變都對城市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導向作用,控制作用更為顯著的就是政府的城市規劃。1982年以來,煙臺建成區快速向周圍擴充套件,年均擴充套件面積是1973~1982年的5.5倍。

5、結論

利用遙感影像和歷史資料進行長時間的城市空間擴充套件檢測,以揭示城市擴充套件規律。建國後相當一段時期,受國家政策、城市規劃等的影響,煙臺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緩慢。

1984年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後,在行政區劃的調整以及開發區建設的推動下城市化開始加速,目前城市空間正處於快速擴充套件階段。城市空間擴充套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煙臺作為我國的早期開埠城市和當前的沿海開放城市,其城市空間擴充套件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1)自然條件為城市的空間擴充套件提供了基礎。低海拔平原區是煙臺城市擴充套件的主要區域。1973~xxxx年擴充套件的建成區有近90%在海拔50m以下,但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海拔較高、較難開發的環境脆弱地區的建成區增加較快。(2)經濟發展水平是城市擴充套件的決定因素。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影響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兩個重要因素。(3)交通成為影響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關鍵因素,1982以來新增建成區絕大部分沿交通線擴充套件。(4)國家政策、城市規劃成為影響城市擴充套件的重要因素,煙臺城市的擴充套件與城市政策和煙臺的城市規劃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徐東雲,張雷,蘭榮娟.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理論綜述[J].生產力研究,xxxx,(6):168-170.

[2]曲玉萍,李丹,王曉燕.武漢市城市空間擴充套件影響因素研究[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xxxx,13(3):42-44.

[3]許彥曦,陳鳳,濮勵傑.城市空間擴充套件與城市土地利用擴充套件的研究進展[J].經濟地理,xxxx,27(2):296-301.

[4]張榮天,張小林.國內外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的研究進展及其述評[J].中國科技論壇,xxxx,(8):151-155.

[5]劉志玲,李江風,張麗琴.國內城市空間擴充套件研究綜述[J].資源開發與市場,xxxx,23(11):1018-1020.

[6]陳青,宋敏.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J].上海國土資源,xxxx,34(2):28-32.

3S技術應用於城市規劃測量工作

1、前言

本城市在近些年內,工業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城鎮化速度在逐步的加快,城市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人口大量增多、機動車以及基礎設施等等。因此,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中,就需要將現代測繪技術給應用過來,以便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城市規劃建設。

在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中,測繪工作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測量則是每一項城市規劃的基礎。具體來講,現代測繪技術指的是將它的空間資訊採集、處理、分析以及服務功能給充分發揮出來,構建一個輔助決策平臺,提升城市規劃的質量。資訊化測繪技術則是將網路化技術給利用起來,以便將地理空間資訊綜合服務提供給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它可以對地理空間資訊快速的獲取和實時的更新,有效融合地理空間資訊資源,以便提升城市規劃的質量。

2、本城市某片區的規劃

一是工程概述:為了對本片區的生態環境有效的保護,以便順利開展綜合改造工程,對發展規模合理的控制,形成一個新的城市標誌區域,有效協調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本次規劃有著較大的範圍。片區規劃功能定位為城市客廳,具有多種功能,有商務辦公、修建度假以及文化娛樂等等。

二是現代測繪技術在本片區規劃中的應用:利用三維影像地形圖可以對幾個工程設計方案進行量測,模擬比選工程設計,也可以進行其他的一些工作,如建築選址、容積率計算、日照分析等等,可以更好的進行規劃設計工作。在GIS3D軟體上,可以判讀和分析規劃區地形地貌坡度、坡向以及高程和地形走向之間的關係,對規劃區建築和周邊環境的相互關係進行輔助分析。

3、城市資訊化測繪內容

一是資訊化測繪:具體來講,城市數字化測繪指的是將一系列的現代測繪和資訊科技給利用起來,如GPRS、RS以及GIS技術等,採集處理城市的地物地貌、建築物以及道路等地理資訊,以便更好的開展城市建設、環境及災害監測和城市規劃管理等工作。城市資訊化測繪技術就是在此基礎上,將網路化技術給利用起來,以便將實時的地理空間資訊綜合服務提供給城市規劃行政管理,它可以對地理空間資訊快速的獲取、實時的更新以及智慧化的處理,從而更加順利的開展城市規劃工作。利用GPS技術、RS技術以及衛星探測技術等,可以有效採集資料,藉助於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則可以做好資料處理工作,利用網路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成功釋出測繪成果。在本個城市,利用航空攝影技術,來對1比1萬的地形圖進行測量製作,促使全覆蓋得到實現,更好的開展區域巨集觀規劃和決策工作。在決策區內,藉助於工程測量、竣工測量以及航空攝影測量等技術,對有著較強現勢性的大比例尺地形圖進行製作,藉助於數字三維地圖,就可以更好的開展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

二是城市資訊化測繪體系的應用:通過城市資訊化測繪體系,可以將基本資料提供給本片區城市規劃工作,以便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城市規劃,獲取多樣化的測繪服務內容,產品也用可測量實景像5d替代了原來的4d產品,藉助於相關軟體及互動程式,可以對虛擬三維的可視場景進行構建,瀏覽、分析以及查詢功能都是事先的,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直觀的資訊,並且我們可以空間分析、屬性編輯顯示出來的三維地圖,可以對現實中的實際建築物進行模擬,並且相應的資料資料可以被獲得,得到更加準確完整的資訊資料。比如,本片區的某廣場商業綜合體專案,專案佔地在150畝左右,總建築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總投資在50億元以上,利用資訊化測繪技術來進行三維影像地形圖測繪、房屋基礎定位放線、驗線以及建築竣工測量等工作。

4、3S技術應用於城市規劃測量工作

藉助於先進的GPS測量技術,可以擴充和改造升級本城市測量控制網,並且在城市大比例地形圖的圖根測量、碎部測量等方面,也可以採用本項技術。藉助於RS技術,可以更新地形圖,進行城市國土資源測繪,採集相關的城市道路資訊等等,並且可以對本片區地形地貌、湖泊水系以及綠化植被和景觀資源等動態情況進行迅速採集。可以將城市地理資訊實時提供給城市規劃部門。藉助於先進的GIS技術,結合一系列的規劃資料,如道路紅線、規劃用地以及管線等,可以構建資料庫,道路勘測設計利用RS技術來實現,可以將基本的巨集觀交通訊息提供給本片區的交通網系,利用GIS技術,合理規劃和引導路網密度、出行距離和時間、交通可達性、公交服務半徑等,促使規劃區交通擁堵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藉助於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全方位和立體化的環境模擬道路方案,比如在本片區某條道路的景觀改造中就應用了GIS虛擬技術,可以對道路景觀改造規劃方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合理性進行預測和評價。總之,利用3S技術,可以科學預測分析和評價規劃區內國土資源分佈、城市環境以及規劃區土石方填挖平衡以及城中村房屋拆遷量等,對比多種方案,促使確定的目標得到最優實現。也可以將GIS技術利用歸來,對城市規劃設計、管理及資訊建庫的電子報批系統進行構建,這樣可以更加科學的開展規劃工作,提高規劃工作的效率。

網路RTK指的是將傳統傳統的數字傳輸電臺方式轉化為網路訊號傳輸方式,對差分訊號進行傳輸,這樣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儀器的使用壽命、傳輸距離和抗干擾性。可以對常規城市控制網全面取代,可以將GPS差分訊號提供給GPS測量、定位、導航以及變形監測等。

對無線控制網系統進行了構建,可以將地面點、房屋特徵等準確實時快速的提供出來,可以將更加精確的城市地形現狀圖提供給城市規劃工作。

5、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相較於傳統的技術方法來講,現代測繪技術具有一系列的優勢,在城市規劃中應用現代測繪技術,促使規劃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得到顯著提升,規劃效率和質量也可以得到提高。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科學的現代測繪技術,做好基礎工作,控制每一個環節的質量,以便動態管理城市規劃,促使城市規劃工作的現代化和資訊化得到實現。

參考文獻:

[1]包月長.現代測繪技術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應用[J].地球,xxxx,2(12):123-125.

[2]龔振文.論現代測繪技術在昆明城市規劃中應用[J].山西建築,xxxx,39(29):44-46.

[3]張磊,程麗.傳統與現代測量技術在城市規劃測量中的應用[J].山西建築,xxxx,2(13):55-57.

[4]張俊波.現代測繪技術在城市規劃建設領域的發展及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xxxx,2(6):144-146.

3S技術在現代城市規劃的運用與實踐

1 概述

城市規劃的核心內容就是規劃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城市戰略的發展方向,涉及到人居環境的諸多層面,並且以城市層次為主導的空間規劃,有效協調社會、環境和經濟的科學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城市規劃的內涵和外延也產生了明顯的變化,所涉及到的內容越來越廣泛,規劃的難度和工作量也越來越大.所以如果不能夠對城市各方面的資訊有著非常豐富的瞭解和準確的把握,就很難科學合理地規劃城市的未來發展.

3S技術的出現,能夠快速獲得城市多元化的資訊資料,能夠獲得多維、多平臺以及多波段、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巨量空間資訊資料,並通過3S技術中的資料探勘技術,實現對空間資訊的深度分析,從而為城市的科學發展規劃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援,正是如此,目前3S技術已經在城市的空間佈局以及用地規劃等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

2 3S技術在現代城市規劃的運用分析

2.1 GPS在現代城市規劃的運用

GPS是當前全新的一種現代衛星定位和導航技術,主要基於現代通訊技術,實現了空間的準確定位,能夠在全球的任意區域為任何使用者提供即時的三維定位和測速服務.隨著衛星技術的發展,其定位的精度越來越高,而且觀測時間較短,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具有操作簡單、全天候作業等諸多優勢.當前因為GPS測量技術的出現,測量速度和經濟效益增長開始越來越多,因此我國很多城市都構建了GPS控制網,這樣就能夠為城市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資料資料.而且隨著GPS技術的發展,其精度也滿足了當前測量的需求,還不斷向小型化和廣泛化方向快速發展,特別是伴隨著RTK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讓GPS技術在城市野外的資料測量也變得更加快捷而高效,所以在城外的控制測量以及放樣和地籍要素測量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另外基於GPS技術用於城市車輛的監控導航的應用也開始普及,而這更是當前GPS應用的重要市場之一,對於解決城市交通擁堵、促進城市交通智慧化發展無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RS技術在現代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RS技術又被稱作遙感技術,主要指的是遠離被測物體或者物件的位置上,採用儀器儀表通過發射電磁波資訊,然後對反射出來的資訊進行傳輸和加工分析,從而獲得物體或者被測物件的性質以及在一段時間內變化的相關資訊.由此可見,隨著RS技術的出現,有效拓展了人類對空間環境的認知能力,而隨著RS技術的不斷髮展,通過遙感測量獲得資訊就會更加準確,所以這種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地學、環境軍事以及測繪等諸多層面.而RS技術應用在城市規劃中主要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第一,運用於城市空間佈局分析.由於RS技術所獲得的資料具有巨集觀、綜合以及動態和多源、重複等屬性,並且能夠獲得更加廣闊範圍且具有高精度的城市地理空間資訊,所以能夠通過RS技術對城市空間佈局進行綜合分析.目前已經進行具體運用的主要包括城鎮的結構體系分析、城市內部用地規劃分析以及生態綠地面積分析和建築容積率分析等.

第二,運用於城市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現代城市規劃除了對城市內部的多元化要素進行綜合分析之外,還要對城市規劃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動態、實時的監測和控制.而利用RS遙感技術則能夠對遙感資料影象進行動態資料分析之後,再結合具體的工程實施情況進行配準疊加,在此基礎上就能夠得到各個工程專案的範圍和地理位置以及和城市總體佈局的關係,從而對城市規劃做好進一步的決策分析,充分發揮RS動態監測的實時、動態和經濟效益好等諸多優勢.

2.3 GIS技術在現代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所謂GIS就是地理資訊系統,其核心內容是收集、儲存和管理以及分析描述整個和地球表面甚至包括大氣層在內的空間以及地理分佈有關的資料資訊系統.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地理資訊科技,其應用於城市規劃主要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在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這導致了我國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用地和規劃佈局都在不斷變化,新建和擴建以及改建的專案也同樣不斷增加.

這就需要通過資訊科技優化城市規劃,從而促進城市功能完善,經過數年的努力發展,GIS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開始逐步實用完善.

當前GIS地理資訊系統在城市規劃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下面六個方面:其一是構建基礎的地理資訊資料庫;其二是規劃資訊查詢和管理;其三是輔助城市規劃並進行各項專題的分析;其四進行三維展示和漫遊;其五對規劃的成果進行網路釋出,促進資訊的傳遞速度;其六對規劃方案進行篩選和分析.

3 3S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實踐

3.1 3S技術的綜合運用分析

3S技術實際上就是將GPS和RS以及GIS三種技術進行綜合運用,這也是在城市規劃方面的.必然發展,同樣也是目前空間科學領域的前沿科學.其最終的發展目標是實現線上的連結和實時的處理.經過數年的發展,3S技術的融合和整合經歷了從低階發展到高階發展的整個過程.

最初這三種技術相互獨立發展,但是在城市規劃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這樣就開始出現了相互補充的兩者相互合作,後來隨著這三種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三種技術的相互結合,進而實現取長補短,高度融合.這三種技術的整合利用形成了一個整體且實時和動態的對地觀測以及分析和應用系統,這就有效提升了整體的應用效率,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GIS和RS以及GPS三種技術的一體化可以為城市規劃提供直接的資料服務,並且能夠快速追蹤和觀測以及分析和模擬的被觀測物件的動態變化,從而更加精確地描述這些變化;而且這三種空間技術的整合融合還能夠充分發揮各自技術的優勢,不僅能夠實時和準確而且還能夠經濟地為現代城市規劃提供各種需要的空間資訊以及輔助決策資訊,回答使用者提出的各種問題.

3.2 3S技術在某城市中的具體運用

由於我國城市發展速度極快,再加上體制和技術方面的限制,在過去的城市規劃中,其結果往往會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中長期規劃更多側重於統計型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制定,卻忽略了空間佈局和產業建設專案佈局的科學合理性.這就需要運用3S技術來解決城市空間佈局方面的矛盾,下面就對某城市運用3S技術進行城市規劃進行簡要分析.首先是規劃系統設計流程.

該城市使用3S技術主要是在ESRI公司的ArcGIS系統基礎上進行了二次開發,主要應用了ArcMap、ArcCatalog以及ArcScene模組,在此係統環境下,應用ArcGIS內建VBA進行客戶化,並根據城市規劃的設計需求新增相應的功能選單和工具條,提升城市規劃的實用功能,其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3.3 應用3S技術的優勢分析

該城市運用3S技術進行城市規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下面四個方面:

其一是空間資料採集和運用實現了數字化.主要通過GPS和RS遙感技術進行資料採集,作為城市規劃的基礎資料,同時以數字化形式儲存,所以有效地提升了資料採集效率和分析效率.

其二能夠對各種規劃資料進行統一化管理.因為GIS系統能夠為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構建統一的管理平臺,從而在這個平臺下進行資料分析.

其三有助於規劃方案的空間分析,通過輔助設計對城市規劃進行區域性修改.

其四對城市規劃的成果進行網路釋出,通過資訊科技將城市規劃很容易釋出到網路平臺,從而為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提供了重要的平臺.這也有助於提升城市規劃的科學合理性.

4 結語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規劃,合理的佈局.因此搞好城市規劃工作對於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在城市規劃中3S技術的深入應用,對於城市的建設和管理無疑起到了更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當前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已經成為未來城市規劃的重點,這就更加凸顯了3S技術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隨著3S技術的不斷髮展,各種數字化技術存在著不斷融合的趨勢,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城市規劃水平的提升,從而為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前亮,莊雲.城市規劃測量中3S技術的應用初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xxxx1,(4).

[2] 李鵬山,孟相彩,李敏,張超.基於GIS和RS的海口市建設用地時空擴充套件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xxxx,(3).

[3] 楊洋,王海榮,徐明珠.3S技術在城市規劃領域的綜合應用[J].技術與市場,xxxx,(8).

中小城市的規劃建築管理工作要點

隨著我國城市化程序的逐漸加快,我國的城市發展以及規劃面臨著眾多變化,比如說: 經濟變革、城市擴張、經濟體制轉變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等,這些變化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小城市,可以促使中小城市規劃進行相應的轉變,並且不斷的探討相應更加適當的解決方法,制定更為完善的城市規劃管理措施,從而解決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眾多問題,推動城市事業以及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

1 規劃管理對中小城市發展至關重要

城市規劃管理對我國城市建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就如一隻無形的手可以為城市建築提供諸多與建築工程有關的資訊,比如說: 政府效率以及國家政策等等.城市規劃管理是無形的手的主要原因是:

其進入城市建築市場的手段主要是通過組織的公平競賽投標以及嚴格把關城市建築設計的質量等,在這種手段中其並沒有進行直接的控制,但是卻能夠對城市建築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並且通過這種手段可以為展開城市建築工程提供較為良好的環境.要想對城市建築行為進行規範一定要進行相應的城市規劃管理.所謂的城市規劃管理就是指:

主要通過制定相應的建築設計市場管理方法、稽核建築的設計方案以及提供規劃設計的條件等措施以及途徑等對城市建築行為進行規範.

在建築設計中,設計人員一般是被建築商直接進行支配的,因此他們一般會為了使建築商相應的設計要求得到滿足,而不顧其建築設計所帶來的眾多不利影響,甚至有時會使用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

2 規劃管理實施中問題分析

( 1) 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中規劃建築的空間實體沒有得到逐一的落實.由於沒有劃分明確的中小城市規劃管理職能,使得政府和規劃間的雙向交流較為缺乏,並且由於政府沒有將宣傳城市規劃的工作做好,使得城市居民對城市規劃沒有明確的認識,這就使得規劃工作難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缺乏群眾的參與和支援.在我國中小城市建設中這種情況是經常出現的,如: 眾多中小城市在進行緊張的新區建設,在進行城市規劃管理的時候,同時也給公共設施預留了一定的空間,然而事實上,在新區的住宅完工之後,並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基礎設施,這就使得有時居民要花費多餘的時間以及精力去那些老城區,為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 2) 我國中小城市發展較為緩慢,城市建設和規劃都還在初級的建設時期,城市基礎以及城市功能配套設施建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這就使得中小城市容易出現建設與規劃不健全、不完善以及不科學等問題,並且城市的基礎設施以及城市的功能配套設施不能很好的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 3) 不能夠有效的開展環境建設和土地規劃工作.在中小城市規劃中由於無節制的用地,使得城市綠地以及綠化隔離帶的面積不斷減小,進而導致城市出現日益嚴重的生態失衡問題.由於就業人口的不斷增多以及房屋建築群密度的不斷加大等的影響,導致城市中心區的環境質量不斷下降,對城市的正常執行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一些中小城市實施發展工業以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戰略措施,使得廢氣以及汙水的排放大大超出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對居民的健康具有直接的影響.

( 4) 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職能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沒有明確的職能,使得政府各個職能部門中難以具有足夠的權威,進而導致了城市規劃建築難以協調其與其他各個專業的規劃,更甚者部分中小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儘管經過了多次的調整,但是仍然沒有在規劃建設管理、房地產行業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問題上形成一致的看法.

3 中小城市的規劃建築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

3. 1 建立健全城市規劃建築資訊系統

眾所周知,資訊是非常重要的載體,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進入資訊化時代的現在,資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城市規劃建築部門在中小城市中是一個綜合的管理部門,其可以巨集觀調控整個城市社會經濟中的財力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土地資源.在當今資訊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順利進行城市規劃建築與眾多資訊的支援是不可分割的.城市規劃建築管理部門主要職能是為了給規劃建築決策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決策者,城市政府部門不僅要以監督者的身份對規劃建築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責懲,更重要的是努力建立一個較為可靠的資訊網路系統為規劃建築部門提供相應的保證.

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要將其助手以及參謀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並且儘自己的努力的勸說政府領導對城市規劃建設各方面進行相應的協調.

3. 2 借鑑大城市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的做法和經驗

最近幾年來,由於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其所產生的負面效應越來越突出,導致很多人懷疑城市建設的時會功能和作用.但是就根本上進行分析,逆城市化傾向出現的原因,正是由於城市的不斷髮展給人們的加大了人們居住環境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是和建築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關係的,而其與城市發展的規模沒有多大的關係.目前我們總是將要進行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就是由於人們已經對工業生產的聚合效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要在人才、資訊以及產業的聚合協作上有一定的優勢,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大城市的投資效益要比中小城市多出至少一倍.目前在我國規劃建築中對大城市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這並不意味著中小城市就可以不追求建築的建設規模,而是說要以大城市的發展帶動其中心城市的進步發展,要使得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學習,特別是在城市規劃建築方面,中小城市應該在利用土地規劃上對居住環境的改善以及產業結構的升格進行更多的考慮; 將基礎設施以及老城中心區的改造工作做好.

3. 3 進行多學科融合協作,增強城市規劃管理的調控能力

在規劃建築設計中要想取得進步,就需要規劃師,因為其是規劃建築設計中重要的人才,這些規劃師很多是建築行業出身,因為具有相應的專業性的制約,目前我國眾多中小城市規劃師大多知識面較為狹窄,在一定程度上著對城市規劃建築部門在部分重大社會經濟決策中的權威性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使得規劃建築行業從業工作者的相應知識面不斷的進行擴充套件與提高.並且還要與經濟計劃部門加強相應的協作,與城市規劃建築部門相同經濟計劃部門也是研究以及制定城市發展戰略的,只不過經濟計劃部門更加側重於研究經濟社會的內涵.使得經濟計劃部門以及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之間的協作不斷加強,將會使得相關的政府部門對城市規劃做出決策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不斷增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對我國現在中小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有清醒的認識,採取相應的措施使得規劃管理水平得以不斷的提高.努力使得中小城市規劃管理和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進而使得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統一得以實現,不斷實現城鄉統籌相協調的管理目標,使得城市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得以推進.

參考文獻

[1]王建棟,李晶,周黎明. 關於中小城市規劃管理的幾點思考[J]. 城市建築,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