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圈養還是放養孩子怎樣養

工作報告 閱讀(1.43W)

怕孩子和小夥伴玩耍染上“壞”習性,家長就把孩子鎖在家中“圈養”;放任孩子去瘋玩,家長又擔心從小缺少管教,太野蠻沒教養,“圈養”“放養”孩子怎麼養?。在“圈養”還是“放養”的育兒觀念上,家長愁上心頭。在傳統的德育觀念中,好像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好孩子就是要循規蹈矩;不為人先,不為人後……於是,多少家長恨不得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24小時監護。然而,教育專家指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缺少付出和挫折教育。

圈養還是放養孩子怎樣養

“圈養”之愛,擇鄰而居

高先生夫妻倆是上班一族,由於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小傢伙大部分時間由保姆帶,保姆每天都帶孩子到院子裡和一群小夥伴玩。孩子兩歲,正是喜歡模仿的年齡,漸漸地爸爸媽媽發現,孩子染上吐口水、踢人等壞毛病。“家裡沒有人教孩子這些,肯定是在外面學壞了”,夫妻倆反應迅速:讓保姆把孩子“圈”在家中玩。

古代孟母擇鄰而居,如今父母有過之無不及。專家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時,關鍵是父母要多跟孩子在一起,告訴孩子對錯。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總會學到壞毛病,但不能因此就不讓孩子和其他同齡人在一起。有時候孩子學吐口水等,無非是想引起注意,倒不見得是“學壞了”。家長不去強調,反而沒事。

有的早教機構還指出,“圈養”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溺愛,家長視孩子為心肝寶貝,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於是,有的家長為了給自己的孩子出氣而去鄰居打架;孩子不願意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家長就給孩子寫“病假條”……一批自私任性的小皇帝、小霸王就這麼成長了,幼兒教育《“圈養”“放養”孩子怎麼養?》。

“放養”並非“放任”

“放養”確如家長們擔心的那樣會讓孩子“放蕩不羈”嗎?一位父親的教子經驗讓人反思。他兒子在兩歲時,他曾嘗試教兒子認字,一天教幾個,全部可以記住。但孩子不知道學習認字的目的,所以放棄了這個“教學計劃”。於是,他開始讓孩子在外面野,每年假期專門送回東北老家鄉下去“野”,打野仗,堆雪人,扔泥巴,愛幹什麼幹什麼,甚至學會鄉下罵人的土話。現在孩子上學了,沒有學壞,既不打架,也不罵人,仍舊是很愛學習的小神童。

其實,“放養”並不是不教養,有的家長把“放養”當“放任”,整天忙於工作、事業或打工賺錢的家長,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對於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概不聞不問……教育專家認為,在現代社會,家庭中應儘量避免封閉式、隔絕式的“圈養”,也應摒棄無拘無束、放任自流式的“放養”——這都易導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問題兒童”。

親近自然,科學“馴養”

早教專家認為,學齡前孩子的“任務”應該就是玩。“圈養”或“放養”都不利於兒童身心的成長。關鍵是要在玩中培養其規則意識,可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導。

專家認為,孩子從小應有自己的同齡人群體,不要僅僅成為大人的“玩物”和附屬品;父母應該像高明的教練,對孩子進行科學的“馴養”,才能塑造真正的“千里馬”。

事實上,有專家提出一種新型的家庭教育即自然教育,就是讓孩子親近自然、接觸社會,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鍛鍊身體,錘鍊出了堅強的性格,培養了對大自然、對人類的博愛之心,讓孩子漸漸懂得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