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2016年中學教師教育學模擬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 閱讀(1.74W)

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之後,本站小編建議大家時常學習,避免五年稽核不通過,下面快來看看最新的教育學模擬試題,僅供參考!

2016年中學教師教育學模擬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近代學制創建於( )。

A.盛唐

B.明末

C.清末

D.民國

2.戰國後期從正反兩方面總結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成為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的著作是( )。

A.《學記》

B.《孟子》

C.《論語》

D.《中庸》

3.在個體發展的動因上,持內發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華生

4.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遺傳素質

B.環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個體主觀能動性

5.青少年身心發展中的哪一條規律的存在,使得有缺陷的兒童接受教育具有可能?( )A.個別差異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6.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 )。

A.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B.辯證唯物主義理論

C.剩餘價值學說

D.歷史唯物主義理論

7.下列中,教育的哪一方面並不受政治經濟制度所決定?( )

A.教育的方法與手段

B.教育的領導權

C.受教育的權利

D.教育目的的確立

8.我國哪一部法律對未成年學生應盡的義務作了明確規定?( )

A.《義務教育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護法》

D.《憲法》

9.在師生關係模式上,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赫爾巴特

B.誇美紐斯

C.凱洛夫

D.杜威

10.課程是構成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以下選項不屬於課程設計的範疇的是( )。

A.教學參考書

B.教學計劃

C.教科書

D.教學大綱

1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處於( )。

A.主導地位

B.支配地位

C.從屬地位

D.主體地位

12.決定教育性質的因素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C.文化傳統

D.生產力水平

13.“藏息相輔”即主張( )。

A.教與學相結合

B.學與思相結合

C.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D.教學與勞動相結合

14.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道爾頓制的主要特點是( )。

A.打破班級組織,實行小組教學

B.教師輔導學生個別自學

C.將教學活動分為大班教學,小組學習和獨立自學

D.在同一教室的一節課內向兩個以上不同年級的學生同時進行教學

15.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徵是( )。

A.綜合性、可操作性與靈活性

B.科學性、實踐性與可操作性

C.全面性、適用性與科學性

D.基礎性、系統性與藝術性

16.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教育,這是德育中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倫理教育

17.德育過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B.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內部知、情、意、行諸因素之間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跟德育內容及方法之間的矛盾

18.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班杜拉創立的德育模式是( )。

A.認知模式

B.認知—行為模式

C.體諒模式

D.社會模仿模式

19.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 )。

A.動力

B.基礎

C.原因

D.重要條件

20.師生在學科教學活動中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標準,稱為( )。

A.教育目的

B.教學目標

C.培養目標

D.教學要求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1.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是實現__________的過程。

22.課程指課業及其__________。

23.遺傳素質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__________。

24.依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人的特殊要求,一般稱之為__________。

25.教學大綱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即說明部分和__________。

26.教學具有教育性是由德國教育家__________提出來的。

27.德育過程的結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__________四個要素。

28.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__________。

29.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即權威型、民主型和__________。

30.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是__________。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31.學習權

32.班會

33.鞏固性原則

34.教學過程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5.簡述啟發性原則的含義及貫徹的基本要求。

36.簡述學校教育對個體身心發展的特殊功能。

37.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表現在哪些方面?

38.簡述教學計劃的組成部分。

39.簡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3分)

40.你是如何理解教學過程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這一觀點的?依據教學過程這一本質特徵.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2.A3.A4.D5.C6.A7.A8.B9.D10.A11.A12.A

13.C14.B15.A16.B17.C18.D19.D20.B

  二、填空題

21.學生全面發展22.程序23.可能性24.培養目標25.本文部分26.赫爾巴特

27.方法28.擇業指導29.放任型30.個別教學

  三、名詞解釋

31.學習權是指學生有權利在義務教育年限內在校學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得以任何藉口隨意侵犯或剝奪學生參加學習活動,諸如聽課、作業等的權利。

32.班會是以班級為單位,在班主任指導之下,一般由學生幹部主持進行的全班性會務活動。

33.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34.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四、簡答題

35.【答案要點】

啟發性原則是重要的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1)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因勢利導,把學生許多一時的慾望和興趣,彙集和發展為推動學習的持久動力。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啟發學生理解知識,而且要啟發學生理解學習的過程,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3)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鼓勵學生髮表不同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

36.【答案要點】

(1)學校教育能夠按社會要求對個體的基本要求,發展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範;(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37.【答案要點】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38.【答案要點】

教學計劃主要由教學計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及其說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構成。

39.【答案要點】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班主任根據學校的整體辦學思想,在主客觀條件許可的範圍內提出相對理想的'班級模式,包括班級建設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途徑、具體方法和工作程式;依據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學校的培養目標和班級的現實發展水平,確立班級建設的目標。

(2)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班主任的領導與組織,對於形成良好的班集體,非常重要。(3)班主任是班級人際關係的藝術家,擔負著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使命。

  五、論述題

40.【答案要點】

(1)教學認識是學生的認識,學生是教學認識中的主體;

(2)教學認識是間接性的認識,學生學習知識不是親身得來的,而是現成的前人認識成果,主要表現為書本知識;

(3)教學認識是有領導的認識,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認識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

(4)教學認識是教育性的認識,學生在認識中不僅掌握知識,而且他們的各種情感、

態度、價值觀等也經歷著變化。

依據這些特徵,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是:

(1)必須考慮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不應該從成人的認識水平出發去進行教學:

(2)由於是間接性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絡實際:

(3)由於是有領導的認識,必須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4)由於是教育性的認識,教師必須充分發揮教學的教育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