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建築師>

建築師非理性研究對作品的重要性

建築師 閱讀(1.23W)

建築師通常為建築投資者所僱傭並對其負責而不是建築施工者。一般認為建築師是一種藝術家而不是工程師,他的作品需要工程師從力學角度計算,選取合適的工程材料才能實現,有的建築師的設計過於超出現有的材料能力限制,則無法實現為真實的建築。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建築師非理性研究對作品的重要性

一、建築作品藝術價值的評估

從建築領域的角度上看,如技術角度、工程難度、城市規劃上看,全樓先天性傾覆力大,抗衝擊破壞力差。實現這棟大樓的傾斜度、迴旋式結構技術難度高,並且體形龐大,某種程度上與城市欠和諧。然而也有一部分聲音迴應,認為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建築,它帶給公眾強烈的視覺衝擊。正是因為這座建築,使北京CBD具有了標誌性。它帶給中國的意義不僅僅侷限於建築學領域範圍之內,而是在一種更廣泛和隱蔽的政治和文化運作的範疇裡。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文化批判,它代表“不懼權威,敢於嘗試,無所畏懼,高度自信”。

事實上,在這棟大樓建成之後,它的確發揮了其獨特的影響力,使中國以一個更開放,更具挑戰性的姿態面向世界。人們在談到建築界把北京稱為外國建築師的“東方淘金地”、“試驗田”時,每每都會以它作為典型代表。因此,建築設計作品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同一建築作品,不同的讀者具有不同的解讀。好的作品在於激發人的思想,使觀者看到它後能引起觀者自身的思考,這便是其存在的意義。

二、建築創作的雙向思維

建築師的創作,其出發點分為理性思維和非理性思維兩種,這兩種思維也有可能是並行的。理性思考的結果往往是確定的,它更多的側重條理性、功能性。建築師分析基地環境、城市氣候、建築功能等要素後,答案往往是可數的幾個,可以預見的;而非理性思考往往根據建築師的個人閱歷不同,面對同一物體、同一條件,具有不同的答案,它往往整合了建築師自身的成長過程、生活閱歷、知識積累,價值取向,甚至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建築師的個人氣質。非理性的結果往往是多元的,每一個建築師非理性思維的結果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

由此可見,非理性思維結果的不確定性遠遠大於理性思維,對於表現建築作品的藝術特點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對於建築作品的藝術價值的表達更具有影響力,作用力,非理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為沒有理由。我們時常對於找不到理由的作品的評價詞彙往往有“新鮮”、“神祕”、“先鋒”、“獨特”、“浪漫”等一類的詞彙,從這些詞彙上看出,沒有所謂的褒貶。甚至在這個崇尚時尚的時代,這些詞彙還散發著一種美麗的光環,令人欣喜和嚮往。

三、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從中國建築教育的角度看,目前我國的建築教育與國外的建築教育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從中國的建築教育人才的'選拔制度是在文理分科的基礎上進行的,文理分科使大學對人才的專業錄取也具備了文理取向。我國高校的建築學專業更偏向於錄取理科人才,中學階段對文理的區分造成了文理兩種人才的思維方式的不同。理科人才思維清晰、條理分明、注重因果關係,擅長以推理和研究為能力的邏輯思維,文科人才思維多元發散,擅長以論理和表達為能力的形象思維。然而建築作品一方面包含使用功能上的條理性、結構上的合理性、流線的邏輯性,也包含相當大程度上對視覺效果的要求。明顯地,理科學生更加擅長邏輯思維,中學階段對形象思維的培養上稍有欠缺。對於建築師的培養,藝術教育與建築教育原本應是一體的,文理分科對於我國的建築教育是不利的。這是國內建築師更傾向於建築工程師,建築作品缺少人文藝術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較於國內,國外的建築具有不同的價值取向。他們注重藝術,從接受建築師培訓之始即接受大量的藝術教育,西方的建築師被認為是藝術家。建築師的感性思維在建築作品的價值創作中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理性思維。理性思維固然重要,但理性思維只是一種手段,感性思維的表達才是建築作品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