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衛生資格>

初級中藥師考試中醫基礎章節考點

衛生資格 閱讀(1.53W)

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提供了初級中藥師考試中醫基礎章節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級中藥師考試中醫基礎章節考點

 一、五臟的生理功能與系統聯絡

 (一)心的生理功能與系統聯絡

心居於胸腔,在五行屬火,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故稱之為“君主之官”。

1.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脈

心主血脈,指執行在脈中的血液,依賴於心臟的搏動而迴圈於周身,發揮其濡養的作用。心、脈、血三者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迴圈系統,這個系統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賴於心臟的正常搏動。

心臟的正常搏動,在中醫學理論上認為主要是依賴於心氣。心氣充沛,心臟的搏動正常,血液才能在脈內正常地執行不息,營養全身,而見面色紅潤光澤,脈象和緩有力等外在表現。血液的正常執行,也有賴於血液本身的充盈。所以,心氣充沛,血液充盈和脈道通利為血液正常執行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2)心藏神

心藏神,即是心主神志、心主神明。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之神,即是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由於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不僅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又能影響整個人體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所以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是大腦的生理功能,即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中醫學藏象理論中,則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分屬於五臟,而且主要歸屬於心的功能。古人之所以把心稱作“五臟六腑之大主”,是與心主神志的功能分不開的。由於血液是神志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故心主神志的功能主要依賴於心血的營養作用。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則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反應靈敏。

2.心的系統聯絡

(1)心在體合脈

脈,指血脈。由於脈管是血液執行的通道,故又稱脈為“血府”。心合脈,即是指全身的血脈都屬於心。心與脈在結構上直接相連,而脈中的血液要依靠心氣的推動方能執行不息,故說:“心主身之血脈。”心的功能正常,則血脈流暢;心的功能異常,則血行障礙。如心氣不足,血脈不充,可見脈象細弱無力等。

(2)心開竅於舌

心開竅於舌,是指舌為心之外候,又稱舌為“心之苗”。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覺和表達語言。舌的味覺功能和語言的正確表達,均有賴於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

(3)心在液為汗

心在液為汗。汗液,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後,從玄府(汗孔)排出之液體。由於汗為津液所化生,血與津液又同出一源,所謂“汗血同源”,而血又為心所主,故有“汗為心之液”之稱。

(4)心其華在面

心其華在面。華,是光彩之義。心其華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從面部色澤的變化顯露出來。由於心主血脈,而頭面部的血脈分佈又極為豐富,所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部紅潤而有光澤。

 (二)肺的生理功能與系統聯絡

由於肺位最高,故稱“華蓋”。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髒”。

1.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氣、司呼吸

肺的主氣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氣和主呼吸之氣。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一身之氣都歸屬於肺,由肺所主。肺主一身之氣,首先體現於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相結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全身之氣的生成。其次,肺主一身之氣,還體現於對全身氣機的調節作用。肺的呼吸運動,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肺有節律地一呼一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肺主呼吸之氣,是指肺乃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撥出體內的濁氣,吐故納新,實現體內外氣體的交換。與此同時,也促進著氣的生成,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因此,肺的呼吸均勻和調,是氣的生成和氣機調暢的根本條件。

(2)肺主宣發和肅降

“宣發”,即是升宣和佈散,也就是肺氣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佈散。“肅降”,即是清肅、潔淨和下降,也就是肺氣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潔淨的作用。肺主宣發和肅降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肺的宣發,撥出體內的濁氣;通過肺的肅降,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二是將肺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轉輸而來的津液和水谷精微,敷布至全身,宣發外達於皮毛,肅降下行而佈散。三是通過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通過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淨。

(3)肺主通調水道

通調水道。通,疏通;調,調節;水道,是水液執行和排洩的道路。肺通調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執行和排洩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肺主宣發,將津液佈散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洩;肺氣肅降,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過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這就是肺通調水道功能在調節水液代謝中所起的作用,所以說“肺主行水”、“肺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脈、主治節

朝百脈。朝,聚會的意思。肺朝百脈,是指肺具有輔心行血的作用,即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聚會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布到全身。周身的血液均統屬於心,心臟的搏動,是血液執行的基本動力。而血的執行,又依賴於氣的推動,隨著氣的升降而執行至全身。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氣,調節著全身的氣機,所以血液的執行,亦有賴於肺氣的敷布和調節。

“治節”,即治理和調節。故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的治節作用,主要體現於四個方面:一是肺主管人的呼吸運動;二是隨著肺的呼吸運動,治理和調節著全身的氣機;三是由於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因而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執行;四是肺的宣發和肅降,治理和調節津液的輸布、執行和排洩。

2.肺的系統聯絡

(1)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在體合皮。面板依賴於衛氣和津液的溫養和潤澤,是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由於肺主氣,具有宣發衛氣、輸精於皮毛等生理功能,故肺的生理功能正常,面板得養,則面板緻密,抵禦外邪侵襲的能力亦較強;中醫學把汗孔又稱作“氣門”,是因為汗孔不僅是排洩汗液的途徑,實際上也可隨著肺的宣發和肅降而進行著體內外的氣體交換,所以汗孔亦有“宣肺氣”的作用。

其華在毛。由於肺合面板,故毫毛也得到肺宣發的衛氣和津液的溫養和潤澤。肺的功能正常,則毫毛光澤而不易脫落;若肺失宣發,則毫毛憔悴枯槁,並易脫落。

(2)肺開竅於鼻

肺開竅於鼻,鼻與喉相通而聯於肺,鼻和喉是呼吸的門戶,故有“鼻為肺之竅”、“喉為肺之門戶”的說法。鼻的嗅覺與喉部的發音,都是肺氣的作用。所以肺氣和,呼吸利,則嗅覺靈敏,聲音能彰。由於肺開竅於鼻而與喉直接相通,所以外邪襲肺,多從鼻喉而入;肺的病變,也多見鼻、喉的症狀。

(3)肺在液為涕

鼻為肺竅,涕是由鼻腔分泌的黏液,並有潤澤鼻竅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若肺寒,則鼻流清涕;肺熱,則鼻流濁涕;肺燥,則鼻幹涕少或無涕。

 (三)脾的生理功能與系統聯絡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由於脾和胃同為消化系統的主要臟器,機體的消化運動,主要依賴於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機體生命活動的持續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故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如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1.脾的生理功能

(1)主運化

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

運化水谷,即是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飲食入胃後,經過初步的消化,輸送至脾,脾對之進一步消化,再吸收其中的精微,然後轉輸至心肺,化生氣血佈散於周身,才能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所以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運化水液,是指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佈散作用。飲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多屬於液態狀物質,所謂運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對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餘水分,能及時地轉輸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因此,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溼、痰飲等病理產物的產生。反之,脾運化水液的功能減退,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聚溼、生痰,甚則引起水腫。這也就是脾虛生溼,脾為生痰之源和脾虛水腫的發生機理。

(2)主升清

脾的運化功能,是以升清為主。所謂“升清”的升,是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上升為主,故又說“脾氣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故說“脾以升為健”。另一方面,脾氣主升,也是維持人體內臟相對恆定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才能吸收和正常輸布,人體始有生生之機;同時,也由於脾氣的升發,才能使內臟不致下垂。

(3)主統血

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即指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脾統血的主要機理,實際上是脾氣的固攝作用。脾氣充足,血液就能循其常道而行。如脾氣虛弱,不能控制血液在脈管中流行,則可導致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病證,也稱作“脾不統血”。

2.脾的系統聯絡

(1)脾在體合肌肉、主四肢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才能豐滿壯實。因此,脾的運化功能障礙,必致肌肉瘦削,軟弱無力,甚至萎弱不用。這即是《素問》所說“治痿獨取陽明”的理論依據。人體的四肢,同樣需要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脾氣健運,四肢的營養充足,則活動輕勁有力;若脾失健運,四肢營養不足,則可見倦怠無力,甚或萎弱不用。

(2)脾開竅於口

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脾開竅於口,係指飲食口味等與脾的運化功能密切相關。脾氣健運,則口味正常,能增進食慾;若脾失健運,則可出現口淡無味、口甜、口膩等口味異常的感覺,從而影響食慾。

(3)脾在液為涎

涎為唾液中較清稀者,具有保護口腔黏膜,潤澤口腔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於口外。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而發生口涎自出等現象,故說脾在液為涎。

(4)脾其華在脣

口脣的色澤,與全身的氣血是否充盈有關。由於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口脣的色澤是否紅潤,不但是全身氣血狀況的反映,實際上也是脾胃運化功能的反映。如脾失健運,氣血虛少,則口脣淡白無華,或萎黃不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