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武術>

太極跨的訓練方法

武術 閱讀(1.61W)

“胯”是人體下肢三大關節之一,是下肢三節之根,胯關節是腰與腿連線的重要樞紐。胯的技擊作用很大。拳論日:“有不得機不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腰與腿的靈活性關鍵在於練好胯關節。因此,有經驗的拳師講“得機勢應求腰胯”。胯的作用表現在:它可以調節上下肢協調,是行氣主要關卡,是產生爆發力的源泉,是體重的承擔者,是技擊進攻的武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太極跨的訓練方法,歡迎閱讀。

太極跨的訓練方法

  一、怎樣把握好胯關節呢?

  研究胯與其他關節的關係

練太極拳要求襠要開,圓撐、虛撐、虛靈,實質上是對胯骨的要求,若要開襠,胯根必須鬆開撐圓。胯不開,襠為人字夾襠。既不能承受體重的重壓,又不能使身體重心下降。上下肢必然變為呆滯,特別是對腰軸的旋轉影響很大,影響爆發力的產生。要使腰胯旋轉一致,必須做到塌腰,脊柱骨節相對鬆沉。肋骨下的腹機要放鬆,這樣使體重落到胯骨之上。進行運動時,只須注意胯的旋轉,就能帶動腰部的旋轉。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憑胯關節的鬆活圓轉,上下肢的靈活性全靠胯的領帶。拳勢中腰胯的平行旋轉甚多,發力就是在胯的旋轉速度加快時產生。引化來力也只須鬆轉而避之。

拳諺講:“襠內自有彈簧力,靈機一動鳥難飛。”看似強調襠勁,實際是對胯的旋轉的強調,只要久練胯的鬆沉、圓轉,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鳥飛之速。臀擊和髖擊是直接使用的技術。臀部訓練要求“斂臀”與“泛臀”兩者辯證訓練。斂臀是為了內氣團聚,通過靜勢的收斂臀部、提肛託腹的動作,才能使“氣沉丹田”。

初練時,可儘量放鬆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輕輕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然後,再輕輕向前向裡收斂。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來,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來那樣。斂臀須與塌腰、鬆胯、屈膝、開襠、圓襠、提肛等要求有機結合起來,這門功夫才能增進。臀部的技擊作用是平素練出來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擊要見機而用。臀擊是對付背後敵方而用的。要移步進身,將臀部貼緊對方小腹,配合手法,俯身將臀部上挑,發短暫的寸勁,使對方從我背後前翻倒地,如“閃通背”“裹變炮”“進步栽捶”等。臀部也可乘勢猛坐身後敵方的髖部或膝關節,使之疼痛倒地。用時應注意貼身猛轉,寸勁擊發,力點要準,速度要快,配合恰當,切記發後即收,保持內氣團聚。用好腿關節,全憑胯根轉。胯的纏絲行氣法是,逆纏絲胯催膝,膝促足,呼氣併發勁;順纏絲,胯帶膝,膝牽足,吸氣並蓄勢。

  二、胯的單勢練法

  1、轉腰胯功

①兩腿站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塌腰落胯,胯根撐開而鬆沉。膝微屈,兩眼平視,意念集中在胯根。

②雙手上升於腹前,兩手背朝前,手心向身體,兩中指相對,兩手距離約一拳,在臍部前,成摟抱狀。

③下肢不動,兩腳平實踏地,要以胯帶腰先向左側旋轉,雙手姿勢固定,向左後方轉到最大限度為止。

④上下肢不變,再以胯帶腰,從左側反轉回來,向右側後方旋轉,轉到最大限度為止,這樣反覆練習20遍。

  2、開合胯功

①立正姿勢起勢,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後,兩膝微屈,頂頭懸,沉肩塌腰落胯。

②上肢不變,先提左腿鬆胯,重心移在右腿上,鬆胯。左胯旋轉裡合,左腳尖領勁,合後左腳尖點地成虛步;然後,再鬆開左胯,腳尖領勁外撇落地,在右腳前約一尺距離,左右腳尖方向相反,方向都朝外,踩在同一直線上。

③接上勢,重心放在左腿上,鬆胯提右腿,右腳尖領勁,以胯帶腰,體向左側旋轉裡合,右腳尖點地成虛步。

④接上勢,以胯帶腰帶腿,腳尖領勁,外撇旋轉,鬆胯落腳,兩腳距離約一尺,重心移到右腿之上,兩腳尖方向相反,同踩一條直線,反覆訓練20遍。

  3、高踢腿功

  從立正姿勢開始。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後,虛靈頂勁,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氣沉丹田,先踢左腿,胯鬆開高踢,先腳尖朝下勾,腳面伸展踢,再腳尖朝上勾踢。先左後右,儘量使胯骨鬆開,筋、骨、皮同時放鬆拉長,這樣反覆高踢,左右各10次。

  4、擺腳轉胯

立正姿勢開始。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後,虛領頂勁,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氣沉丹田,先左高踢腿,不落再向外側擺擊。與體側旁齊,再下落還原位。踢時腰要鬆開,通過擺腳旋轉,拉長胯旁肌肉。先左後右,反覆訓練,左右各數遍。

  5、跌岔開胯

①立正姿勢開始,虛領頂勁,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氣沉丹田,落胯屈腿微蹲。

②兩手握拳交叉於襠前為下十字手,上肢軀幹正直鬆沉,先橫出左腿,左拳與腿橫伸同步。右拳上掤於頂,左腳尖上翹,腳跟後側全都鋪地,右膝屈彎成90度,裡側落地,開胯,臀部完全著地。

③上肢左拳隨前弓腿前穿,左腳後跟與右腳裡側同時用力蹬地,把身體撐起,頭部要領勁。成左弓步時,再變右勢,以左胯為軸,體向右旋轉跌岔,臀部、右腳後側、左腳裡側都同時著地。右拳隨右腿前伸,左拳畫弧上掤,眼視前方,這樣反覆練習,左右各10遍。

  6、旋轉臀胯

①身體自然站立,兩足距離略比肩寬,足尖朝前,兩眼平視,虛領頂勁,沉肩垂肘,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後,鬆腰落胯,襠開圓,膝微屈,兩腳平行朝前,平實踏地。

②接上勢,意導胯臀向左向前,順時針旋轉胯臀,要儘量畫圓,向前轉收臂,向後轉臀,順時針轉10圈,然後逆時針轉10圈。

  三、走架訓練胯勁

1、練拳架時,在體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加大運動量,身體下蹲前進、後退時邁步要大。

2、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時,含胸拔背,鬆腰落胯,兩胯根要始終保持窩形;

3、邁步時,實足的胯根要微向裡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時旋轉。

4、要做到外三合,有時錯對相合,有時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條直線。

5、移重心時,實腿胯要鬆沉屈折,另一腿要放鬆隨腰轉前提,先合胯,後開胯。

6、定勢時虛實分明,先塌腰,後收斂臀,胯再放鬆,胯襠既開又合,保持骶骨有力。

7、要注意的是,以胯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體旋轉,再研究上下肢非同步旋轉的配合。

總之,腰襠要密切協調配合,活腰應鬆襠鬆胯,塌腰應開襠開胯落胯,擰腰應扣襠轉胯。只要靈活地掌握了胯關節的開合、鬆沉、旋轉,腰襠勁的耐力、彈力、爆發力就能產生,這樣才能悟出太極拳技擊之奧妙。

後附腰跨的'習練方法,讀者可以學習對比:

  怎樣練習開胯和鬆胯

開胯對學習太極拳是至關重要的,胯開的、鬆的程度對今後太極拳動作的規範和發勁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方法一:

1、坐

兩腳腳心相對,兩肘成90度,兩手掌心按在兩個膝蓋上,盤地而坐。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

全身放鬆,丹田吸氣。隨著吸氣兩膝蓋略上抬。

3、按膝

全身放鬆,丹田呼氣,隨著呼氣兩手往下按兩個膝蓋,使膝蓋、兩腿外側貼到地面。這樣一吸一呼,一按一抬連續練習,幾天即可徹底開胯。隨著胯開得程度,下按兩膝貼地靜止的時間逐漸加長,達到三分鐘以上為佳。

  方法二:

兩腳開立略大於肩,兩腳尖指向身體外側,身體正直,兩手叉腰。慢慢的下蹲,至大腿於地面平行時,在慢慢的起立。切記蹲起一定要慢。剛開始會有些前俯後仰,初練時可以手扶桌椅牆壁練習,慢慢的過渡到不用手扶的練習

  方法三:

開前胯就是站外八字,最好兩腳在一條線上,半蹲(彆扭吧),骨盆與大腿部交接部內收。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

開後胯就是站內八字,最好兩腳在一條線上,半蹲,膝蓋儘量內收,腳尖不能超過膝蓋,身體儘量後坐(更彆扭),感覺臀部的骨盆外翻就對了。還要把腿部肌肉內旋,使重量全吃到腳底(腳跟和腳內側),如果吃到膝蓋,會對膝蓋有傷害。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

開胯後,骨盆增加了橫向的移動距離,打拳時,開則骨盆向兩邊開啟,合則骨盆從兩側往前包合,太極拳講開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

  鬆胯練習

我們學練太極拳雙胯必須鬆開,襠部撐圓。鬆胯哪怕鬆開一點點都行,不鬆胯或未鬆胯時不能使內氣內勁產生。

鬆胯的標準:雙胯能下沉,襠開圓,雙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過胯膝往腳上負重,胯部相對不負重;雙胯隨身體重心移動胯部也能適當負重,轉換靈活,下盤穩固。

鬆胯的感覺:人的自重已紮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腳跟部;在膝部不前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鬆沉時,胯部有一種釋放能量的感覺,從上往下釋放;當你收縮會陰部時,胯部有一種吸的感覺。

大家通過靜練和慢練,細細體悟會找到感覺。

  腰、腿、胯的練習方法

前述已經講過,肩開一分,胯開一寸你就是半個武術把式,胯的活動量加大也是非經過苦練苦修很不容易得來的,胯和腰的動作是密切相關聯的,如腰動,勢必帶動胯動,尤為在前進、後腿轉換運動中,以及左顧右盼過程中,化勁走化五不以腰和胯配合就此帶動全身各部活動,而發勁動作必須鬆胯,鬆胯實則為沉胯,才能發勁整壯。

胯之練習方法如下所述:

  (一)胯

1、兩肩找兩腰、兩腰找兩胯,就此才能穩定自己身體,轉腰轉胯氣歸丹田。

2、郝式太極拳“合手”一式就是立行可見,可以鍛鍊胯部走勢最為典型之範例,說白了也為一種斂身的動作,外形似為肘部在做回收前提走圈運動,而實則是一胯帶肘,以肘帶手,隨肘向下向身側成圓回收,步隨勢稍收即可變為腳尖虛步點地,實腿下勢,胯向下鬆沉蓄勁,身體先進兩頭,打人如親吻,緊繼點地虛步前邁,意念提頂,下頜微收,頭和腳順利勁去了,自然身也進勢成功,此即為手進腳落力而發出。

  (二)腰

拳譜上講:“腰為主宰”“腰似車軸”“刻刻留意在要隙”話字雖然寥寥幾字。但足以告誡學者“腰功”在太極拳裡它的重要性,也就將其上升為理論探討這個問題,在套路中,或推手散打、**搏擊,或實戰對敵時,勢勢招招盡貫穿著腰勁,可以掂量“練習太極拳如練不到腰上,就等於不知太極拳勁理”這句話的分量,大有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著,比比既是,不知怎樣練,也就不會練,往往耗費幾多時間也是練不出腰勁來,就而導致數年功夫要功虧一簣,這樣些人雖也說得上很勤奮,練得很久卻沒有幾多長進,只得一個花架子而亦。初學太極拳推手的人一般常常僅以上肢運動為注意點,日日夜夜仍樂忠於一招一式勢上用心思,也有人雖也口口聲聲把腰常掛在嘴邊上,可一到具體行功走架時,在推手練習時就沒了腰。這種現象不止一人,從想象裡也知道太極拳離不開腰勁,可一旦付諸實踐即茫然不知所措,腰此時也不知跑到哪兒去了,想用也用不上。即因平常練習太極拳對腰勁真正瞭解認識還步夠,而經專門訓練仍太少,丟失要勁並步為奇,知道到理就好辦,所以得出結論。要向學好太極拳這門功夫,就要特意對腰身進行專職當然訓練。

1、只知有手而談不上腰勁,所以不妨乾脆先把手拋開,意念中,起落,伸縮,即在太極拳本手法棚捋擠按採洌肘靠八種手法欲法動勢。把意念活動著重點從手是就而轉移到腰上,索性把手徹底忘卻,思想裡自己就不存在,這叫丟掉了手才能找得到腰,從而悟出腰勁來。

  練習方法

腳先紮好步,兩臂在腰的協帶下在身前來回擺動,甩出後繼而收回,腰的動作就好比嬰童玩具的手鼓把子,人把身子來比做鼓,鼓在把子轉動下即為腰勁,鼓動且鼓上兩邊則有軟繩吸著物件,即如我們的兩隻胳膊和兩隻手,兩臂恰似兩條軟繩下還拴著兩個重重的鐵錘頭,即我們的兩隻手,練時仍要注意下肢兩腿的協調配合。

2、進入實練階段,即是在實踐中,即用即學,在推手過程中切實不忘的把腰勁貫徹進去,所謂腰勁其實就是身勁的體現,沒了腰腿勁,即是沒了身勁,單憑兩臂之力是微不足道的,舉例講一個道理,與人對陣,人家假設有十個兵力,我兩臂可比做四個兵力,再有八個兵力,成十二個兵力自然就超過對方,勝算的機會就會比較大,那麼其他的幾個兵力去哪裡尋覓呢,只靠兩臂顯然是無能為力了,既然不是手,然而必須藉助腰身之勁即為這八個兵力所在、囉嗦了一大會,能聽得明白嗎?兩臂棚出,停留在某適當位置,接下保持兩臂姿勢在原位基本一動不動,也就是兩臂這時沒有絲毫挪動之象,就當兩臂已不存在,只是腰身前送。此時還要注意致使兩肩去找兩胯,氣而下沉於腿,自然技用上了腰身勁。僅從外形外觀看出我棚出之兩臂對於下肢和身位發生了位移,表面似乎是兩臂著力,而實質內在對於腰身來講雖位置絲毫沒有動的跡象,實則完全用上了腰身之勁。

3、我們把腰好比是車軸,兩臂當做勢車輪,它們的安裝形式有三類情況。

其一車軸勢固定的,車輪以軸承按裝在兩邊,所以輪轉而軸不動。

其二車輪固死在中軸兩端,車軸安裝在固定好的軸承上,軸轉帶動著車輪轉。

其三車軸安裝在固定好的軸承上,軸可以轉,而車輪又加軸承安裝在可以轉動的車軸兩邊,車軸本身就可以轉動,而車輪也會轉動。

瞭解了它們的運動規律,對腰身的動作形式概念則大有幫助,前面列舉的兩種腰法練習,第一種是旋腰法練習,則屬於軸轉輪不轉那種形式。第二種是以向前為主的進攻方法的訓練,則歸類於軸不動而輪動的動作形式,將兩種現象統一在一起即為綜合形式,也就是軸轉、輪也轉那種如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等式都為一手或抄、或提、或摟或按,同時另一手而出掌攻擊,如何才能用上腰腿勁呢?與出掌腰先後撤,隨即前送掌出。注意腰襠更須向下鬆沉,臂申城似屈非屈,將展未展,在與對方身體某部位將接觸而未接觸時,坐腕發力。此時腰襠鬆沉和臂發力合為一整體勁,並與腿的動作合節合拍。

前腳踩,伴隨著膝蓋有向上,腿跟有向下直意,這樣才踩得穩,兩足足趾抓地,正體腿部在向後踩。

後腿蹬,足底向後蹬勁,膝部向前向上用力。

手指端一接觸點向前撐力,腰、脊、命門先微微前送繼而向後向下撐,如此正好與指端用力形成對拔之勢,意逼丹田迸發出來的勁力和氣貼脊背所形成的內功勁力,呼氣發出。

整個動作過程連貫一氣呵成,腰襠下沉,身體下勢下蹲,沉肩墜肘,接下座腕、展指、舒指、勞宮前凸,如此這般渾然自成全體一體體整勁發出。就此胯部的鬆沉勁和腰身、腰腿勁合為一體整勁勢太極拳也就成為一必行之定律,盡而各式須以腰勁完成。

3、以柔克剛、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其也都在於腰,具體的講,引是引對方的力,進則是進自己身體,我進到位了,即把他人置於空位,此敵揹我順之造就,其中奧妙仍要以腰勁進行,以斜變正,敗勢中找先手,皆勢勢體現在腰。

招招勢勢、無論是拉、是送、是轉、是側還是閃、擺、提、沉處處離不開用腰。

講腰為車軸,視兩臂的運動不為形,而為氣。腰為軸帶動車輪運轉,推手搭手相互接手就可全視為接意、接氣,而不是接勢、接力。這樣也容易對方每一動掌握在自己心中,練習化勁,一柔克剛,練習辦法即可讓對方先攻,對方一手按我手腕,,一手搭附我肘,隨意用勁,我前臂而棚要似頂非頂,似有無有,似無而有,“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在先,彼有力,我亦有力,我意仍佔先“,無力不等於軟,有力不等於僵,要養成敢於讓出一步的習慣,暫時背不叫背,實際分析,我用勢策略可以我一隻臂將對方兩臂佔住並加以控制好,就能夠從容騰開我一隻手來,任我所用,此為太極拳三隻手之技,也可以我兩臂最巧妙就勢將對方一半邊臂膀完全控制,使其另一半邊無能為力,仍叫武派最善用的半扇門技擊手段。

在對方或擰、或撇、或按,我前臂盡隨對方走勢,抱有永遠不抵抗的態度,叫從人所動,藝高人膽大心細嗎,不但敢放馬讓對方先進手,並且還敢於將對方力往自己身上放,必要時我卻助對方一把力使對方力向我身上放,此即為太極拳高明的地方,無形中也是難點,就在他人之力傾巢出動,他人之力將到還未到一瞬間,這就要全憑腰來化解對方來力,高手是講究不動對方絲毫的,由此可見,由背為順,走化勁在腰,然而發勁也盡為腰勁,有了腰勁才是修到了太極拳用勁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