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太極拳>

如何能將太極拳練好

太極拳 閱讀(2.83W)

太極拳的好處有很多,生活中想要練習太極拳,那麼就要了解太極拳的一些技巧。只有熟練掌握這些技巧才能更好的掌握太極拳,並且對自己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能將太極拳練好
  如何能將太極拳練好

腰胯的主導作用

練習太極拳要做到,“以腰脊之力帶動四肢執行”,但是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並不是按部就班的,要學會靈活運用。

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是腰和胯是兩回事,有的動作是腰動胯動,有的動作是腰動胯不動。如果這兩個概念不清楚,再怎麼練也練不好。

如雲手一勢,左腳向橫向左邁步,上身向左扭轉,收右腳向左移步。右腳橫向向左移動。上身向右扭動。

上身以及兩隻臂膀要向左、向右扭轉,用腰來帶胸轉動兩肩帶臂以臂帶手是180度的扭動,保持胯下沉穩固。

左腳向左移動時,左胯不但不能隨之扭動、反而還要微微向內(向右)合。向內向裡合的具體表現就是左膝微微內扣,這樣才能牢牢穩住左腳踏實穩定,不然,不論剛落地時怎樣擺正左腳,也經不住胯的扭動而扭動呈外八字。

同樣,右腳向左移動時上身隨腰而動帶動兩肩兩臂揮手向右擺動,右膝也要微微向內向左合住才能穩住右腳是平行狀。如果分不清胯和腰定和動之分,即胯不動只是腰動的關係,這個橫向平行的移步肯定做不規範。

再舉一例:分腳點劍一式,右手持劍,左劍指符於右腕處向身體左側扭轉反撩劍時,也是雙胯穩住不動,上身只是隨腰向左扭動將劍擺動左胯旁,如果雙胯和腰一起向左扭動,就會帶動雙腳扭動。

此環節一定要做成胯部以下下肢穩定,腰胸間以上帶動雙臂扭動。接下來右腳前踢右手持劍右後下點時,雙胯穩住,腰以上先微右轉胯以下和腰以上互不攪力,再揮劍下點,如果是下點劍時稍有發力,即右腳踢出時也要有同等的發力。

這樣動作才能穩定而舒展,不掌握這些細小的轉換過程,練數年也難以把握其穩定。

需分清身體各部位勁力轉換

身體各部位的勁力轉換,這就是各部位不同階段發揮不同作用的過程轉換。太極拳的用力方法是“發於根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一般理解發勁是在腳腿與腰身,領勁是在手,好像和射箭一樣,箭尖領勁,箭尾發勁,實際並不那麼簡單。

怎麼樣才能感覺並做到以腳催身,以身催手呢?在腳腰共同發勁中,當腳跟先發勁時,發勁點在腳,其次膝關節的伸縮催動腰身,這時發勁點在腰身,接著腰身也參與旋轉發勁時,腰身便從發勁點變成第二部發勁點,這時發勁點又從腰身向前移到肩,繼之又發勁摧動臂,臂又成了領勁點,再接著,當臂也參與伸張發勁時,臂同樣從領勁點變成發勁點,使勁力最後轉移到手上去擊達目標

在發勁與領勁的轉換中,腳和腰身的發勁並沒有結束,而是仍然在繼續。這樣,全身的.發勁便緊密結合起來,連貫成一氣。只不過,當中有主次不同,用力的輕重也不盡一樣。

如攬雀尾,掤和擠按都是手掌是領勁點,不注意這點,常常是身子已去,手臂還不到位,給人以乾癟之狀。步法也是這樣。上步時,提腿時領勁點在膝步當提膝伸前去時,領勁點由膝移到了腳跟;並由腳跟領勁向前蹬出,到達目的地。

又如42式拳中左分腳接轉身右拍腳,一些人常常拍腳無力不響亮。並不是腿部無力也不是腿部柔韌性不夠,而是沒有領勁點,腰膝及人腿的力量送不出去。如果腳尖繃直上踢。就會又有力又響亮,這也是領勁點的作用。

  太極拳的常見練習方法

一、落胯

落胯在太極拳中是非常多見的,在練習弓步樁和弓步的拳式定勢大腦時候都會用到“落胯”,練好落胯是非常重要的。

鬆開弓步前實腿的前胯和後胯,擺正髖骨盆的胯根往內收,是身正勢穩的下盤姿勢,亦有老練家稱為“沉胯”。

既然是擺正髖骨盆的身正,胯根往內收的轉動橫向幅度就沒有扣胯、轉胯那麼大;胯根往內收的墜落幅度是恰到好處的儘量收。

二、扣胯

“扣胯”用於側身半馬步的定勢和弓步拳勢的虛實過渡動作等,“實腿扣胯後虛腿提腳(簡稱扣胯提腳)”,比如“右摟膝拗步掌”至“左摟膝拗步掌”、 “右野馬分鬃”至“左野馬分鬃”的過渡動作。

有人提問:“扣胯有什麼功效作用?” 我回答:“一是使其中實腿腳底更加沉穩;二是帶動其中虛腿腳跟、腳掌提起離地。”

從基本功的虛步扣胯功可以看出,實腿的腹股溝內收而扣胯,同時乘鬆沉至腳底之勢帶動虛腿腳跟、腳掌提起離地。亦有老練家稱為“咬胯”,意念胯根處腹向腿咬去的狀態,很形象說明了“扣胯”的技術內涵之一是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