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太極拳>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太極拳 閱讀(8.69K)

楊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自然、柔和、優美,因而使人再運動中感到舒適。練拳時,要著意體現鬆、穩、慢、勻的運動特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歡迎閱讀。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練習楊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一、總則

鬆,就是全身放鬆,從神態到動作都不能緊張,要注意克服拙力,恢復自然,而且始終如一。鬆的先決條件是心靜,就是要把心氣放鬆,同時全身的關節和肌肉都要隨之放鬆,一直鬆到足心的湧泉穴。內氣往下鬆沉時,必須注意不要把全身的重量壓在下肢上,膝蓋和小腿不要過分著力,小腹須始終鬆軟地鼓著而不能緊張地繃挺。

“氣沉丹田”是指內氣在意念的引導下連續不斷地徐徐向下、向丹田處沉降,而不能錯誤地理解成鼓盪氣息去衝壓丹田。鬆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要做到鬆而不懈。提起精神才能肢體靈活,做到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當氣血周流全身時,便可體驗到通體舒服和泰然自若。

慢,就是運身緩慢。在練拳過程中,維持適當緩慢的速度,是為了便於以氣運身,使內氣能夠從容執行而暢通無阻。隨著動作的節奏,有規律的調節呼吸。同時,仔細的按照拳術原則要求塑造自己的姿勢和動作,糾正偏差,體會收穫。如果動作過快,就很難達到這種目的。

顯然,這並不是說為慢而慢,越慢越好,而是要求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意向,適當地控制練拳的速度。條件發生變化,就應當加以調整,這樣才能做到慢而不僵。在緩慢的動作執行過程中仍能保持輕靈,才不至產生憋氣和呆滯等有礙健康的毛病。

勻,就是動態均勻。無論動作、姿勢、呼吸都要求均勻。在均勻的動態中體現鬆、穩、慢的特點。練拳一勢接一勢,要連綿不斷。所謂“運勁如抽絲”,既不能時快時慢。同樣,勻也不是被動的和絕對的。因為每一勢都要重起點經過執行到達終點,然後開始變換到新勢,在這裡體現著連續性和節奏性的結合。在這一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姿勢的勻稱,保持均勻而自然。這樣才能使人感到和諧,並表明練習者的功夫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

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可以加深內功的鍛鍊,探索鬆、散、通、空的奧祕,這是練就太極拳功夫的必由之路。在運用內氣使全身放鬆時,可以想象內氣通過小腹丹田經兩腿內微前側下行,過內踝到達足心湧泉穴,再由外踝向兩腿外側上引至兩胯,並且以意導氣,向四周散出去,想象其形成一個直徑約一米左右的氣圈,胯在氣圈之中。“散”的過程可以比喻為石頭投入水中形成的波紋逐漸散開。

運用這種想象之功,可以把內氣散發出去。要做到散,就必須使內氣遍佈全身,暢通無阻,毫不停滯。在練拳的經驗中,前人總結出“肘不張、肩不鬆、胸不開、氣不通”的格言,使我們瞭解到張肘、鬆肩、開胸這些動作、姿勢與內氣通暢的密切關係。

但必須注意:鬆肩不是懈肩,張肘不是翹肘,開胸不是挺胸,做到了開胸張肘,才能產生氣通的效果。做到了通,才有可能達到“全體透空”的最高境界。因為內氣通暢以後,體內臟腑得到調節,可使氣血流通,不易受疾病的侵害,而且能夠沒有任何負擔地主動應付環境。所以,鬆、散、通、空無論對於養生或技擊都很重要。

  二、身形

練太極拳時,對於身體主要部位的外形姿勢有一些基本要求:對頭部的要求,按老拳譜的提法是“虛靈頂勁”。對此有人做過通俗的解釋叫做“頂頭懸”,但由於這些概念不易理解,因此也就很難實行。實際上,這些說法無非是表明頭頂要正直,意念向上虛空,和全身一樣自然地保持中正安舒。這種姿勢和動作主要是體現提起精神,防止萎靡不振。這樣才能使大腦中樞神經指揮練拳的全部活動。頭部達到要求的具體表現是,下頦微收,頸項和衣領的後部微貼。但要避免因強行僵項而造成頭頸呆滯。要使頭部和頸部保持靈活舒暢。

胸和背是前後對應的部位。老拳譜上有“含胸拔背”之說,意思是說不要挺胸,使意氣內涵。但練不好往往會形成凹胸駝背。這種偏差極為常見,必須注意防止。 “含胸拔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把身形調直,因此,理應提為“開胸和闊背”,使胸背在意氣內涵的前提下開闊舒展。這樣練拳才能感到舒適,而不致因緊縮而感到揪心。在技擊中按照此要求去做才能支撐八面,自如地運用招術。

脊背至尾閭要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是體現“中正安舒”的重點,。脊椎關節放鬆以及尾閭向下垂懸的基本功練習,對於養生架子的運用、技擊架子的發勁都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肩肘為上臂的兩端,老拳譜上有“沉肩墜肘”之說。意思是說不要聳肩翹肘,那樣會影響意氣下沉。但是,練習時過於強調沉肩墜肘,會很容易失之於“塌肩夾肘”,動作反而更加僵滯。因此,應該注意“鬆肩張肘”,使肩肘在意氣下沉的基礎上,鬆張自如,並在意想中形成一個於兩肩相平的氣圈。這樣練拳才能感到圓活,不至於拘束而彆扭,在技擊中也才能夠靈敏多變,成為肘部配合手勢進行功防的後援。

腕手相連,老拳譜上以“坐腕”表示基本手勢。其實坐腕很容易形成手勢僵化,因此應注意“鼓腕”。鼓起腕子使手勢鬆軟平直,有助於內勁由中指根發出和便於變換手勢手法。靈活的手勢手法自然會使人感到舒服,氣血周流順暢,這樣即使在寒冷的天氣裡,赤手練拳也會是溫暖的。相反,僵硬的手就容易因寒冷而受凍。手可變掌,也可變拳,還可變勾手,但都要避免僵硬。

無論在什麼動作中用掌,都要保持鬆軟平直,手心中好象老是擎著一個圓活的.小氣球。無論在什麼動作中用拳都不能死死握緊,手心應保留一定的鬆動餘地。在做“單鞭”勢的勾手時,手也不能過分彎曲,五指尖要自然下垂,讓內勁通過手背由中指根發出。兩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硬推、硬碰、硬杵,使人有遭受猛烈地碰撞的疼痛之感。

腰胯相通,老拳譜有“鬆腰鬆胯”之說,腰是全身動作的中軸,胯隨腰轉。放鬆腰胯是使全身動作靈活的關鍵,要在腰的周圍形成一個氣圈。要特別注意把腰、胯和全身的活動有機地、協調地聯絡起來,發揮其養生和技擊的功能。在練習鬆腰鬆胯時,尤其要注意以中正安舒為標準。既要避免翹臀挺腰,也要防止彎腰駝背。

踝和足是人體的基底,支撐著全身的重量。老拳譜用“十趾抓地”表示雙足在練拳時的一種狀態。但是這僅僅是指發力的一瞬間而言的。平時練拳時,應該腳踏實地,以意使兩足的湧泉穴與地吻接,足跟與足掌要自然地與地面接觸。如果平時練拳柔手時,腳指用力抓地,會造成足、踝部的僵滯。雙足在運動中同樣需要鬆活。練拳時應意在足心,前進則足跟先落地,後退則足尖先落地,轉動則一般以足跟未軸。無論何種步法,均要使重心在“二點”與“四點”之間處於靈活狀態。

人體的上肢和下肢是對應的,老拳譜有“外三合”之說,“即手於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意思是說運動中的上肢和下肢,尤其是相互對應的關節要互相配合和呼應。根據實踐經驗,在肩圈、腰圈、胯圈之間要以腰圈為主,上下相隨,靈活運轉。“外三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外部活動的相互配合,而要不斷體會它是用意念來接通有關部位。想象把肩圈接於腰圈之上,將胯圈接於腰圈之下。

在練拳時,用意念把肘和腰虛接起來,膝則隨腰圈轉動,形成肘於膝的相互照應和配合;用意念使肩沉在腰圈上,胯也是隨腰圈轉動,形成肩於胯的相互照應和配合。通過這些關節的活動把手足帶動起來,形成手於足的配合,這樣,從整體活動看來就是“外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