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影視製作>

淺談網路影視產業的生態邏輯

影視製作 閱讀(1.57W)

網路電影產量的膨脹不僅僅反映出內容創作的活躍,更重要的是網生影像的產業生態的蓬勃生命力,其中有很多網生影像的社群正在成為整個大生態裡的小生態,並扮演著行業熔爐的角色——鍛造人才、冶煉IP,譬如說,剛剛在新三板上市的北京新片場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片場),小編近期採訪了其創始人尹興良,與他一起探討了網路影視產業的生態邏輯。

淺談網路影視產業的生態邏輯

  網路電影:中國的B級片,粗糙但磨礪

“網路電影投資成本低,一部投資小的可能十幾二十萬,多的三五十萬。“尹興良介紹說,網路電影的製作門檻由於其成本低,因此湧入了大量的從業人員,內容品質的呈現上也就良莠不齊。此外,由於不同於主流市場的嚴苛監管,在網路電影的題材和內容表現方面往往比大銀幕和熒屏更“生動”,血腥、暴力或是情色內容往往更能觸達細分人群。

實際上,如今網路電影在很多方面與好萊塢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盛行的B級片有著相似之處。當時的美國影院實行雙片制,在投資較大、製作精良的A級片前會放映一部成本低廉、製作相對粗糙的B級片。B級片在實力明顯不對等的情況下,為了吸引觀眾,當然就要以色情、血腥、恐怖等元素來招徠觀眾。而在當下,網路電影要在視訊網站上與院線電影同場競技,爭奪流量,網路電影的B級片化自是難免。

彼時的好萊塢,B級片由於其嚴苛的成本控制以及觀眾導向的生產管理,為行業輸出了大量在今天被稱為有“產品經理”意識的導演、製片人,以及專攻特定型別、題材的獨立製片公司——直到今天,好萊塢B級片仍在為A級製作源源不斷地輸送導演,譬如《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古恩、《哥斯拉》導演加里斯·愛德華、《速度與激情7》導演詹姆斯·溫都是從B級片歷練出來的——一如肖央、大鵬、叫獸易小星從手機屏走向大銀幕。

尹興良在談到網路電影的`導演時,認為他們大多數都對商業敏感,“能屈能伸”,能理解和認同視訊網站播出後產生的各項資料。在尹興良看來,資料會清楚地告訴投資人、平臺播出方、創作人以及他們這樣的出品方、發行方“這個片子拍得好還是不好”。小編注意到視訊網站的後臺能夠在多個維度刻畫一部作品,包括播完率、人均時長、人均播放、拖拽點等等,這些資料其實比院線電影的票房、觀影人次、排片率、上座率等更殘酷——但於創作者和生產者則可因此更直觀地把脈作品在商業上的得與失。

新片場可以被看作是包括網路電影在內的網生影像的獨立製片公司,根據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介紹,其主營業務為出品製作和傳播發行,“公司主要通過在國內範圍內開展自主新媒體影視作品的內容出品業務、商業定製新媒體影視作品的制作業務、客戶新媒體影視作品的傳播業務和發行業務來獲取收益。”在其兩個自有平臺“V電影”網和“新片場”網上,分別聚合作品和聚合創作人,以社群的形態聚合網生影像的創作力。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上的描述是,“通過獨家或聯合拍攝、製作的方式,形成滿足市場觀眾需求的新媒體影視作品。新媒體影視作品的傳播發行業務具體分為自制網路影視作品的傳播發行、商業定製影視作品的傳播發行,以及授權影視作品的推廣發行等。”

“我們產生內容的方式跟普通的影視公司自己拍、自己做的生產模式不太一樣,我們一方面通過代理髮行去沉澱大量的內容以及沉澱一些資料。另一方面,通過我們的資料模型去篩選優秀的創作人一起合作。”尹興良介紹道,“代理髮行其實很簡單,就是平臺上優秀的創作人產生的作品,跟我們發行合作。我們相當於把內容發行到各種播出平臺,獲得推薦之後,會有一個分成,我們佔的比重從10-50%不等。”

隨著視訊網站全面轉向PGC的內容定位策略,以及各家對網路電影採購的日益加碼,作為上游市場的出品方、發行方愈發變得重要,於創作人而言低門檻的行業競爭當然激烈,專業的出品方和發行方能夠指導和幫助創作人生產符合播放平臺需要的網路電影;於愛奇藝、優土、樂視等播放平臺而言,就像傳統影視產業裡的院線和電視臺一樣,在上游產量激增的情況下,無法完全評估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出於避險策略選擇有長期合作關係並曾持續提供優質作品自然是這些播出平臺的首選。

在新片場的公開轉讓說明書裡顯示,與搜狐(飛狐資訊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土豆(上海全土豆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騰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愛奇藝(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優酷(合一資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均有一年期的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