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綜合管理>

供應鏈綜合計劃

綜合管理 閱讀(4.28K)

綜合計劃的目標就是滿足需求並使利潤最大化。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供應鏈綜合計劃的文章,希望對您有幫助!

供應鏈綜合計劃

綜合計劃,顧名思義就是關於全域性綜合性的決策,而不是關於庫存單位水平的決策。

因此,綜合計劃是思考3—18個月這樣的中等時間範圍的決策問題的有效工具。在這段時間,以庫存單位來決定生產水平有點過早,但對於建立一套新的生產設施又太晚,所以,綜合計劃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最好利用現有設施?”

為了更有效,綜合計劃需要考慮供應鏈各個環節的資訊,因為綜合計劃的結果對供應鏈的績效產生重大影響。合作預測由多個供應鏈企業共同進行,是綜合計劃的主要輸入。另外,很多綜合計劃的約束因素都來自企業外部的供應鏈夥伴。沒有這些來自上下游的輸入資訊,綜合計劃就不能發揮它的最大潛力以創造價值。企業的生產計劃決定了企業對供應商的需求,也決定了企業對顧客的供給約束。

綜合計劃制定人員的主要目標就是識別以下的一些特定時間範圍內的運作引數:生產速率、勞動力、加班量、機器產能水平、轉包、延期交貨需求、現有庫存等。綜合計劃為生產運營提供了藍圖,為短期生產和分銷決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引數,使供應鏈可以有效改變資源配置和修訂供應合同。整個供應鏈都必須介入這個計劃過程,如果一家制造商計劃在一段給定時間範圍內增加產量,那麼供應商、運輸商、倉儲商都必須瞭解這個計劃並對其自己的計劃做出相應調整。理想情況下,供應鏈各環節的參與者共同合作擬定綜合計劃,以使供應鏈績效最優。如果供應鏈各方參與者獨立制定自己的計劃,將很容易造成計劃之間的相互衝突、缺乏協調,從而造成供應鏈的供給短缺或過剩。因此,在供應鏈中儘可能大的範圍內使參與各方共同擬定綜合計劃是非常重要的。

綜合計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根據計劃期內每個時期的需求預測,確定各個時期的適當的生產水平、庫存水平、產能(內部的和外包的)水平以及暫緩交貨量(未滿足的需求),以使該計劃期內企業利潤最大化。要制定綜合計劃,企業必須確定計劃的計劃期,要確定在該時間範圍內的解決方案,通常綜合計劃採用月或季度作為計劃時間單位。然後,企業需要確定綜合計劃和作出決策(綜合計劃將為這些決策提供建議)所需的關鍵資訊。綜合計劃者需要了解以下資訊:計劃期內每個時期的需求預測值;生產成本,包括正常人工成本和加班人工成本、轉包生產成本、產能變更成本和增加或減少機器產能的成本;單位產品需要的勞動力工時/機器臺時;庫存持有成本;缺貨或延期交貨成本;約束,包括加班的限制、解僱的限制、可用資本的限制、缺貨和延期交貨的限制、供應商引起的約束。使用這些資訊,企業可以通過綜合計劃作出以下決定:正常時間、加班時間和轉包的生產量;持有庫存;缺貨或延期交付的數量;僱傭/解僱勞動力數量;機器產能的增加/減少。綜合計劃的質量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很大影響,失調的綜合計劃可能導致可用庫存和產能不能滿足需求,從而喪失銷售機會,導致利潤損失。所以,綜合計劃是幫助供應鏈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計劃者必須在產能成本、庫存成本和延期交貨成本之間進行權衡。在制定綜合計劃時,其中一項成本的增加,通常會使得其他兩項成本減少。由於需求隨著時間不斷髮生改變,因此三種成本的相對水平導致其中一項成本必然成為計劃者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關鍵槓桿。如果改變產能的成本較低,企業就不需要建立倉庫或延期交貨;如果改變產能的成本較高,則企業可以建立倉庫,或者將旺季的訂單延期到淡季交貨。為了在這三項成本之間實現平衡,通常可以採用三種不同的綜合計劃策略,這些策略涉及資本投資、員工數量、工作時間、庫存以及延期交貨/銷售損失之間的權衡。三種基本策略是:1.追趕策略---將產能作為槓桿,使用這種方法,當需求水平發生變化時,通過調整裝置產能或者僱傭或解僱勞動力,生產水平就能夠與需求保持同步。2.勞動力或產能的時間柔性策略---將利用率作為槓桿,這種策略用於存在過剩裝置產能並且勞動力安排具有靈活性的情況。3.均衡策略---將庫存作為槓桿,在這種策略中,保持穩定的裝置產能和勞動力數量,以使產出均衡。在實踐中,計劃者多半採用混合策略,將以上三種方法結合使用。

綜合計劃的目標就是滿足需求並實現利潤最大化,每一家企業在努力滿足需求的過程中,都會受到一定的約束,如裝置產能或供應商的交貨能力。當面臨各種約束時,幫助企業在一系列約束條件下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一個高效工具就是線性規劃,線性規劃能夠找到既滿足約束又創造高利潤的方法。為了提高綜合計劃的質量,在計算過程中必須考慮預測誤差。我們用安全庫存(就是為了滿足比預測高出的那部分需求所需要的產能)來解決綜合計劃誤差問題。企業可以利用多種方式設定安全庫存或安全產能,從而為預測誤差建立一個緩衝。如:使用加班作為安全產能的一種形式;使用永久僱用額外的員工作為安全產能的一種形式;使用轉包生產作為安全產能的一種形式;持有更多的庫存,作為安全庫存的一種形式;從一個開放市場或現貨市場購買產能或產品,作為安全產能的一種形式。

計劃者必須對綜合計劃中可獲得的資訊進行細化和分解,制定粗略的主生產計劃(MPS),以確定每個時期每種產品系列的生產批數。雖然該方法不一定最優,但它簡單易行,且考慮了可行性檢查。如果計劃者希望得到更好的方案,那麼可以使用更復雜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難以實施,且不可能完全反映複雜的現實狀況。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認為還是使用這種制定粗略的主生產計劃的簡單方法為好。

毫無疑問,綜合計劃是資訊科技應用最多的供應鏈領域,最早的IT供應鏈產品是綜合計劃模組,通常稱作工廠計劃、生產計劃或製造計劃。一些早期的模組只關注在滿足需求和可用產能的約束條件下生產可行的生產計劃,後來的模組能夠提供一些有效工具,可以基於提高產出或降低成本的目標從可行生產計劃中選擇最優解決方案。這些經典的解決方案通常將綜合計劃建模為線性規劃,然後得到各時期產品的生產計劃。現在,因為考慮到並不是所有的約束或合理的目標函式都是線性的,一些計劃模組也包含了非線性優化。但是,由於在編制綜合計劃的過程中要考慮大量的資料,且具備用線性近似非線性函式的能力,因此線性規劃通常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

現在的供應鏈模組通常整合了生產計劃和庫存計劃功能,供應鏈計劃模組把預測模組的輸出作為建立生產計劃和庫存水平的約束條件。執行系統使用這些生產計劃和庫存水平來組織產品的實際生產並設定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水平。因為這些問題非常複雜,所以綜合計劃模組甚至可以為小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IT可以在以下領域為綜合計劃帶來價值:處理大型問題的能力;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通過非線性最優化和線性近似);與其他核心IT系統(如庫存管理或採購)互動的能力。因為綜合計劃問題如此複雜,所以除了IT,通常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得到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綜合計劃的實踐中,一是思考的範圍從單個企業拓展到整個供應鏈。由於整個供應鏈中很多企業之外的因素極大地影響著最優綜合計劃,所以,應避免思維僅侷限於企業內部,要與供應鏈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進行預測,利用供應鏈提高輸入資訊質量將大大提高綜合計劃的質量。二是使計劃具有柔性,因為預測總是不精確的。既然這些預測在某種程度上通常是不精確的,因此綜合計劃需要有一定的柔性才能在實際中運用。三是當新資料出現時,重新制定綜合計劃。當輸入綜合計劃的資訊(如需求計劃)產生變化時,管理者應該利用這些最新的資料進行分析,重新制定綜合計劃,這樣一來,綜合計劃就可以避免僅僅在舊資訊的基礎上進行區域性優化,從而產生更好的解決方案。四是當產能利用率提高時,使用綜合計劃。當產能利用率很高而產能成問題時,根據訂單來安排生產計劃會導致產生產能不足的問題。當產能利用率很高時,能按時趕製出所有訂購產品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當產能利用率增加時,執行一項綜合計劃就顯得很重要了。